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1世纪公共行政的主流是道德的维度。服务型政府首先是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的政府理念,是公民本位和公民意志在社会管理中居于决定性地位,旨在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解决当下行政人员价值观失范的问题。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理念的体现,反过来讲,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其客观存在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新时期的服务型政府概念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对其建设必须加以价值理性探究。  相似文献   

2.
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根,也是民族精神之魂。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官克提出颇有见地的“五本”理论,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却往往表现出三个先天不足——虚、软、被动。改变这些“先天不足”,是我们德育工作突破的瓶颈所在。在坚持“以德治校,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和谐施教,全面育人”的德育理念之下,我区以“五行”为方略,努力构建学校德育新视点。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教育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社会制度原因和社会结构性原因。提出教育中最不平等的是使教育成为一群人控制另一群人的手段。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先消除阻碍教育平等实现的制度根源,确立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终身化的教育制度,以平等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行政过程是现代民主行政学公正行政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我国行政执法中公民参与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摒弃特权思想,公民提高参与意识,加强相关立法,健全参与机制,完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是推动行政参与制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为政以德)。以德治党应体现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最美之德,最大之善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统一是最基本的条件。党风关系到政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旗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科技理性的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善”,体现在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和对创新发展文化的使命担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表现为求真与尚善的统一,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得以确立和运行,都离不开社会成员对其制度价值合法性的普遍有效认同。在具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结构的现代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秩序必然建立在与公民内在自觉的、普遍有效的合法性意识相吻合的基础上。呈现出自由、平等、契约、权利、正义、秩序等等价值诉求的公民文化必然对法治秩序产生重要的内在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行学术生产体系强调效率、重视量化评价、依赖高强度激励、科层制盛行、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倾向,是工业社会制度延伸的必然结果。工业化学术生产体系主要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构建学术制度,主张通过高强度物质激励和严格监督约束,提高学术生产效率。这种人性假设及制度体系忽视了人性的善、人的复杂性和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方面性,容易引发学术生产的负面效应。超越工业化的学术生产体系,有必要重新理解后工业社会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改变学术管理思维,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多方面变革学术生产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既要立足社会视角形成对“五唯”顽疾的深刻认识,也要认识到工业化社会制度及其学术生产体系的两面性和改革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的正义观为理解制度正义的当代意蕴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代制度正义观把合理划分权利与义务、体现平等主义的诉求、追求制度运行的正义、公民社会权利的关照作为基本要求,其所蕴含的建设性和动力性价值功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起到推进和维护的作用。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影响制度正义实现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治理、公民文化、公共政策三个方面。致力于构建优良的政府治理模式、培育理性文明的公民文化、优化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是实现制度正义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善德文化是常德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善德文化确定为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能最有效地发掘出常德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相映衬,文化意蕴愈发浓厚,地域特色更加鲜明,从而使常德具备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发生的,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武力政治开始的,用暴力形式维护的政治统治的同时,也用暴力维护原始的神秘信仰。在缺乏暴力保障的小邦周,只能通过“礼乐”进行精神统治,试图打造一种人的美好精神生活和社会控制有机结合的德性政治。由于“自私”的人性最终使得美好的德性土崩瓦解,进而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精神控制和制度化的政治精神生活。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精神控制的有效武器,科举教育制度以及它所催生的宗法社会直接剥夺了人生存发展的意义,使人成了为“意识形态”的附属品,导致了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冯烨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15):101-110
 采用高新医疗科技实施的微创整形美容及相关"微整形",须在一定的伦理向度内健康运行。保障并促进求美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拥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安全性,是微整形首要遵循的奠基性伦理规约;维护和提高求美者的生命尊严和社会尊严的人道尊严性,是微整形应实现的目标伦理规约;良好的社会规范性是微整形公正、民主、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伦理规约。三大伦理规约协同遏制微整形种种伦理风险和失范现象的产生,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惠益求美者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市场经济的高效率运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当前,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解决一些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全面理解社会保障作用,解决国家和集体(单位)包揽过多、个人自我保险意识淡漠等偏差,建立多层次、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鼻祖,其写于1795年的《永久和平论》,为人类社会往何处去所作的哲学性规划,无论是对当下还是未来良序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幸福感的提升依然散发出持久弥新的魅力.本质上说来,“永久和平”是康德哲学的“德性力量”的世俗彰显.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至善概念实际上有四种含义,即“最高的善”——德性、“完满的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人类“共同的善”——“伦理共同体”、“最高的本源的善”——上帝。四种至善及其逻辑关系不仅形成了康德的至善论思想,而且构成了康德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康德伦理学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的不同方面如地位、外貌、言行、智慧、贞操、软弱以及婚姻等,研究了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以此来表现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这里指出了女性较之男性偏低的社会地位,同时讨论了不同时期影响女性地位低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根源。而这些根源又和当今女性的社会状况得到改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如此,要根本改善这一状况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居住休闲空间是一个包括地理位置空间、生态环境空间、人际关系空间、心理感受空间在内的综合空间体系。居住休闲空间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空间布局的协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居住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就是要达到居民所处居住休闲空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感受舒畅的和谐布局状态。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稳定谐调发展的良好氛围,而法治建设则是这种良好氛围的催化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与基础。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加强法治建设是应有之义,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进程的大步向前。  相似文献   

19.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呈现出优劣.正是有了社会,人性才有善恶之分.人性善恶论是伦理学最基本问题之一,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之一.要正视人性弱点,善待人性,给予人性正常自然的发展空间,使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个体的和谐。和谐社会个体的含义为个体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个体的标准表现为富足协调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高度完善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人格结构。和谐社会个体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培育公平的价值实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