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全与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社会中重要的政治和伦理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伦理观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战略的伦理向度也由此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并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伦理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  相似文献   

3.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进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婚姻伦理的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均衡,即构建合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对中国模式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三种现实形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国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形态,在动态的实践层面失衡现象的表征是国家自主性太强,社会自主性较低。我们需要通过增强国家的权威性,提高社会的自主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最终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现实形态,从而推动中国模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统治职能实现的基础,最终规定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国家管理职能的变化大体经历了“干预协调”、“参与支配”、“全面干预”、“全面管理”等四个发阶段。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现,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和必须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中国社会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的产物。但中国市民社会只是初具形态,要从一个初步的正在发展中的市民社会进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市民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国家在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构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推动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层自治、公共服务社会化、依法治国战略等为我国市民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契机。  相似文献   

7.
张静 《科技信息》2010,(17):I0350-I0350,I0385
随着住宅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高层建筑以其节省用地、眺望性好而在全国大城市大规模兴建。自高层住宅出现以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居住方式改变的带动下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的几个阶段,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居住需求的提高,本文以时间为轴分析了中国高层住宅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自从上世纪末,中国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以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简单、单向的信息公开到复杂、双向资源应用再到纵横交错的业务协同三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创新。而随着大部制行政机构改革的完成和电子政务自身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也将由现在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发展阶段向“互联治理”阶段递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政治民主化,走宪政民主的道路.实现政治民主化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和大力推进国家民主化建设三个模式.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必须把握“两带一化”三模式的内涵,实现三个模式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起于2013年11月,经历三个阶段的深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问题。乌克兰危机发端前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表现出阿拉伯共和制国家地缘政治影响力下降、美国战略收缩、海湾君主国及非阿拉伯国家实力凸显的现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阿拉伯共和制国家社会经济更加困顿,美国抽身中东速度加快,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进入了重建期。  相似文献   

11.
维新思潮是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早期-成熟时期-衰落时期,在近代中国现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化的三次选择中,维新思潮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推进中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邢健 《科技促进发展》2010,(3):I0040-I004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速发展的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迫切要求国家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政治经济发生转轨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转轨时期的中国在政治治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杈村,国家推行了村组合并的政策,希望通过村庄合并减少行政编制达到节省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本文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推行的村庄合并政策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村庄合并这一政策对基层(主要是农村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本文认为国家推行的村庄合并这一政策通过下达行政命令,将几个村庄合并成一个行政村确实在客观上达到了其节省行政成本的目的,有利于村庄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村庄合并这一政策往往并没有在文化、社会层面使几个合并的村庄达到真正的融合,这突出地表现在村级债务的处理、村庄干部选举、村民认同等多个方面。村庄合并要真正发挥其长效作用还必须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完善。此外,通过这次调研,笔者发现,村庄合并采取的方式不同往往会直接影响村庄合并的效益,也就是说,在村庄合并这一政策还没有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发挥基层政权在推行和村并组工作中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根据此次湖南浙江调研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从正反两方面对村庄合并所造成的政治和社会后果进行阐述,探究村庄合并是否符合捉村实际并希望能够找到村庄合并未来发展的一条合理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无产阶级学是指1923—1949年间中国现代坛上存在的一种巨大学现象。它在这26年里经历了“革命学”、“左翼学”、“工农兵学”三个阶段,完成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流贯其问的是服务于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功能意识。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思潮易变的特点正好与青少年求新、求异、求变的天性合拍,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经历了从民族意识,发展到民族主义萌芽、酝酿、高涨,再到新一轮民族主义高潮的出现三个阶段。在这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政治观念也经历了从低落到高涨的变化。这种变化与青少年政治观念的发展指标呈相关性,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和了解民族主义思潮的动向极有帮助,以利于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纪实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异军突起的崛起阶段。具有创造性的开拓阶段,具有多元性的稳定阶段。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新时期纪实学才真正成熟起来,开始了稳定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会是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学会史上经历了3 次发展高潮,分别受到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等政治运动的直接影响,其互动过程深刻揭示了学会的文化内涵、政治基础及精神动力。20 世纪80 年代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变革时代,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这个时期得到迅猛发展,迎来了中国学会史上第三次学会成立的高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大致经历了内容阵地建设、公共空间和个性化三个发展阶段。在分析三个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是宪政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主体,它作为社会和政府的统一体,是一个展开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行政国家、立法国家和司法国家.在司法国家阶段,国家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宪政体系也因此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凝固、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发展,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及其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及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及实践。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它在当今中国的积极作用,必须对其进行中国化和本土化,这样,马克思主义就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20.
路秋平 《科技信息》2012,(34):121-121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