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态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4年1987年、1989年黄河口拦门沙的实测资料,在阐明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实测水深资料计算冲淤量,分析其形成和演化规律及演化的机制。为治理黄河口的淤积,以延长现行流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洞庭湖泥沙研究大多基于物理与数学方法的现状,为实现泥沙冲淤变化的空间定位与可视化,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提出泥沙冲淤变化空间定量计算与分析的综合方法。其步骤是:通过收集水下地形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根据不同时间的高程模型计算容积及其变化;对冲淤区域进行空间划分,计算各区域冲淤量;总结泥沙冲淤的总体与局部规律。选择西洞庭目平湖,运用该方法,定量计算其库容,分析湖底地形变化情况,对冲淤变化区域进行空间划分,最后分析并总结其冲淤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目平湖约85.42%处于淤积状态,少部分处于冲刷状态,北部淤积现象较严重,泥沙淤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减少。  相似文献   

3.
依据海河工程局1892-1943 年的水文观测数据等档案资料, 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河道的冲淤变化, 发现人类活动产生较大的作用, 而潮差和径流量是影响河道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今天维护海河泄洪防洪的功能。海河的治理过程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阶段, 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对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春中着重分析艾山-利津河段的冲淤变化规律,作者认为小浪底水库可使黄河下游总体上保持20年不淤,50年内相对减淤率为51.6%,艾山-利津河段也有减淤效果,但相对减淤率仅为全下游平均值的57%,河床抬升速度仍然较快。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洪、枯季泥沙冲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黄河三角洲海岸潮间带广阔、黄河入海水沙变化剧烈、近岸及河口区水动力条件复杂的特点,建立了1个潮流作用下的平面二维动边界全沙数学模型。动边界的处理采用窄缝法,并利用此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洪、枯季时悬沙分布以及底床的冲淤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据此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洪、枯季的冲淤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BP网络对三门峡水库泥沙冲淤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分布存储和容错性,适合解决非线性问题.在分析了汛期、非汛期水库泥沙冲淤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BP网络模型对水库泥沙冲淤量进行计算.网络训练时,非汛期采用动量法和学习律自适应调整策略,拟合误差较小,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10;汛期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方法,由于非线性关系复杂及人为因素多。误差相对较大,利用该模型预测不同水库运行条件下泥沙淤积量,计算量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的主要的几个断面的水沙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历年的来水沙状况,并结合塔里木河干流的河道特性及河道冲淤特性,初步进行了塔里木河干流泥沙冲淤分析及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Mike21软件建立狭长小型河口——风河河口的二维潮流、波浪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并运用验证合理的模型研究风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沙动力特征,探讨50年一遇风暴浪作用下狭长小型河口冲淤演变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纯潮流作用下,河道总体呈现"上淤下冲"的演变态势,潮不对称输沙是风河河口地貌演变的主要原因;河口冲淤在正常天气下受潮流控制,在极端天气下受风暴浪控制;常浪与潮流耦合作用下,河道内冲淤分布与纯潮流相似;50年一遇波浪耦合潮流作用下掀沙能力显著增强,其中SE向和E向波浪影响最大,近岸海域主要呈冲刷态势,河口河道呈淤积态势,并且淤积厚度比纯潮流作用下高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9.
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河口海岸环境问题的理想工具之一。但由于河口区域的海岸线与河岸线的形状非常复杂,加上众多的岛屿,给模式网格的划分造成很大的困难,为此,将自适应网格的生成方法应用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水动力学模拟,较好地克服了均匀网格拟合边界的困难,得到了较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海岸冲淤演变是一种长期而复杂的现象。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海岸演变模式进行分析与对比,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海岸冲淤演变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云香 《甘肃科技》2000,16(5):27-27,24
1 水库概况榆林河水库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境内榆林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建于1973 年灌溉面积2.2 万亩总库容700 万m3 水库主要建筑有粘土心墙石坝输水洞及溢洪道坝顶高程1577m 最大坝高33m 正常高水位1574.9m 设计洪水位1572.45m 校核洪水位1575.40m水库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设计五百年一遇校核2 水库淤减措施2.1 水库运用方式的改变 榆林河水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灌溉用水需要灌溉用水高峰期在5~7 月份此间河流来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必须由水库蓄水来供给而榆林河的汛期在6~9 月份此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入库水库需泄洪排沙为解决汛期…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扩建工程后的回淤现状及其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连云港扩建工程后,老港区和外航道的泥沙回淤强度,根据测图水深的量计资料,采用时间和面积加权平均方法分别进行了年平均值的测算;由于淤强的预测方法目前还不尽完善,因此,本文以动态系统自回归分析(AR模型)模拟了该港的序列淤强和其随机预测.  相似文献   

13.
香溪河是一条多泥沙的山区河流.香溪河古洞口Ⅱ级水电站为发电需要要求进水口前淤积的泥沙进行有效的清除.通过水工模型比对试验在原取水防沙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取得了效果较好的取水防沙方案.  相似文献   

14.
泥沙淤积是伴随人类在江河上修建水库大坝以来的一个老问题了。虽然以往的成功及教训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新修的水库依然被严重的泥沙淤积所困扰,大大的减少了水库有效兴利库容,降低了水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7年,2002年和2003年3幅不同时段的卫星照片,以及各相应时段上海港潮汐水位和1982年海图等资料,采用RS,GIS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九段沙及江亚南沙的面积,实现了对工程前后九段沙岛泥沙冲淤特点及冲淤速度变化的分析.从沙岛的自然延伸方向、航道整治工程方向和南北方向计算了沙岛各部分的淤涨与冲刷速率,分析了深水航道对该岛屿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九段沙及江亚南沙的演变特点及速度有明显变化:①九段沙6年来的淤积面积增长很快;②沙岛自然延伸方向淤涨速度有所下降;③沙岛沿航道整治工程导堤方向上的淤积速率增加;④沙岛局部位置冲刷程度有一定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多沙河流上水利工程对水沙运动规律的影响。根据三门峡工程的运用实践,实际资料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对黄河冲淤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水利工程对多沙河流水运动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河口推移质水道冲淤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珠江三角洲横门出海水道的整治工程研究中,引进了一种计算以推移质造床为主的水道冲刷深度的方法,针对推移质造床的水流、泥沙特点,将推移质看作接近床面运动的浓度较高的悬移质来处理,并引进一综合参数来校正将推移质作为悬移质近似处理时造成的与实际情况的差异,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的实测值得率定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推移质引起的冲淤情况,较为准确地计算和模拟了推移质河床的冲淤数量与冲淤过程。  相似文献   

19.
波浪作用下堤前沙质海床冲淤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规则破碎波作用下不同水深、不同波谱、不同粒径和不同海床坡度情况下堤前沙质海床的冲淤形态,按照波作用和泥沙粒径的相对关系,将其分为5种类型:堤前冲刷Ⅰ型、堤前冲刷Ⅱ型、堤前冲刷Ⅲ型、堤前淤积Ⅰ型和堤前淤积Ⅱ型,并分析了各种冲淤形态的形成过程.总结和比较了不同波浪作用引起的堤前海床冲淤形态之间的异同,从入射波组成的角度,揭示了不规则破碎波作用下堤前海床冲淤形态与立波及规则破碎波作用下冲淤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三峡水库下游的河床冲淤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和分析了三峡建库前后坝下游汉口以上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分析丹江口、三门峡等水库下游实测资料表明,在水库下游河床冲刷、沙量恢复过程中,各粒径组输沙量均不会超出建库前水平,这是与河床边界、河型等因素无关的一般性规律,目前三峡水库下游冲淤计算成果与其他水库下游的冲淤规律存在矛盾之处,汉口以上河段冲淤情况以及对防洪的影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