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的人权张扬不仅有其内在的原因 ,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根据我国国情 ,必须经过人权的宪法保护、人权的部门法保护、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的国际公约保护等几个途径来实现法治的人权张扬。  相似文献   

2.
法治的人权张扬不仅有其内在的原因,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我国国情,必须经过人权的宪法保护、人权的部门法保护、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的国际公约保护等几个途径来实现法治的人权张扬.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总结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明确意识到并且提出:国家要摆脱困境,必须培养“新民”.他指出“新民”须具备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自由平等意识.他认识到要培养“新民”,必须进行人权教育.梁启超对人权教育高度重视,他强调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也强调从完善法律和教育制度方面加强对人权教育的制度保障.他还身体力行,通过办报刊、兴学校等对民众进行人权教育.当然,梁启超的人权教育思想与实践也有其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学生中实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普及人权知识,树立科学的人权观念,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明确目标,规范内容,注意方法,讲求效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之邓小平人权观帮助学生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人权问题上所作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依法尊重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5.
运用人权理论考察了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人权之间的关系,提出并从人权的性质、主体、内容、特点、核心、实现条件、途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和发展我国人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小安 《科技信息》2007,(19):241-241,223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首次将“人权”二字引入宪法,无疑,这一举措对我国人权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确保这一“人权“条款的实现,我国有必要从立法、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份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历史性地将"国家尊重并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9年中国第一次制定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计划,并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由此标志着人权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飞速发展阶段。回首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胡适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他高扬自由主义旗帜,阐释人权思想,并毕生践行,既继承了严复、梁启超等老一辈学者的人权思想并有所发展,既师承杜威新自由主义又有自己新理解。笔者认为有必要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之巨大勇气对胡适的人权观(通过在人权运动时期的言论)进行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是惩罚犯罪和不伤及无辜的需要,它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权保护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刑事辩护限制过多,风险过大等。因此,应加大人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强化公安司法人员的法治观念,科学素质,改善侦查装备,提高其办案能力,在刑事诉讼中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权保护环境,以有利于我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婚生子女人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就其原因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现有制度设计上的障碍.我们应该在人权保护的理念下,从加大非婚生子女人权保护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现行法律有效实施、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等方面入手,为非婚生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举措对我国人权事业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冷静思考发现,宪法关于人权内涵和外延设计仍存在缺陷,同时,需要从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要以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人权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必要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权问题的斗争是现今国际上诸多焦点矛盾中的其中一项。特别是美国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屡屡针对我国的人权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引发海内外华人的不满。那么,美国当下人权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此,我们特别用马克思人权理论为工具,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一国人权的实际享有和实现的基本法律依据,宪法发展反映该国在人权维护和保障方面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成就。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在政治权、人身权、经济财产权、少数民族权等具体人权内容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中可看出我国宪法保障的人权所具有的广泛性、平等性和真实性,以及我国政府在人权维护和保障方面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我国人权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主要体现在 :一是立足我国现实 ,理性分析中国人权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深刻阐释中国人权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二是从全球着眼 ,揭示人类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 ,指出“普”“特”结合是实现更高层次人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秦代人权较之先秦人权又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政试图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人权;二是人士子述中有着较强烈的人权精神;三是民间人权意识的觉醒。秦代的人权显示出诸如人权认识的主体范围的拓展、更加关注人的“原生权”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权及其国际保护与区域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人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个基本特点,是二的矛盾统一体。人权保护首先是国内问题,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国际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全球范围内国际人权保护法制化进展缓慢,人权保护的效果也不明显。相比而言,区域性人权保护走得更远。欧、美、非洲三大区域以相关国际人权件为蓝本制定了各自的区域性人权公约,建立了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人权、人格权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提出自然人权和政治人权的人权分类。  相似文献   

18.
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研究中,应该坚持“商赋人权论”和“人权悖论”的观点。基于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无论是对内对外,均须采用“二重化政策”。即一方面宣传社会主义与人权的兼容性以击退西方“人权外交”的进攻;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剖析西方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时,是如何利用人权的悖论性质以售其奸的。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以批判人权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权思想。人权在本质上是人的存在条件,是人之为人的保障,这也是对恩格斯批判人权观的合理的当代解读:我们应从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角度出发来对这一解读予以确证,批判人权相对论对恩格斯批判人权现的错误解读,相信对我国当前的人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战后,欧洲以相关国际人权件为蓝本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人权公约。根据相关区域性人权公约,欧洲建立了一整套不断发展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指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以及国家报告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