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条件下,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方面的立法,明确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案件类型、案件情形、免证范围,并建立侦查人员强制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施行多年,且赞誉有加,有其特殊功能价值。《刑事诉讼法》中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有原则性规定,各地方陆续制定了相关具体实施的规范性文件,但层级多样、定位有异、程序设置不尽相同。为完善该制度并使其发挥应有功效,我国亟需由较高级别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牵头,以制定统一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难是困扰我国审判实践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缺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且提出应在建立证人适格制度、免证制度、规范询问证人程序、明确证人作证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事诉讼法新增加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具体规则设计上还存在尚未明确和细化之处,在司法实践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制度,以保障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实施。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阐述质证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质证制度功能的深入分析,揭示出我国质证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质证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却是我国民事证据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借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质证制度的完善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尤迪 《科技信息》2010,(18):63-63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为:作证率低,书面证言适用普遍,证人拒证、伪证相当普遍。现行有关证人作证立法上的缺陷,是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为研究基础,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刘恒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14-115
在我国刑事审判中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普遍现象,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立法方面存在法律漏洞。我国应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接受有关方面的询问和质证的制度会逐步实施,司法鉴定制度已经成为重要的诉讼证据制度之一。法庭或对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质证,一般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格,鉴定委托与受理的合法性,鉴定人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关系,鉴定使用的检验材料的可靠性,检验程序和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和鉴定结论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民事诉讼中的质证概念,对质证的主体、对象、内容进行了界定。在探究现实质证制度不健全的立法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程序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杨庆红 《科技信息》2008,(20):315-315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当代控辩式的审判方式要求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证人出庭作证率一直比较低,本文对造成证人出庭作证率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出庭制度的相关建议,即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相关立法,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大力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贾佳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34-1136
警察出庭作证是刑事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庭审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点。本文从警察出庭作证的内涵入手,在分析国外这一制度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诉讼中,质证是控辩双方针对案件中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辩驳的诉讼活动,但由于我国庭审质证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使得庭审中当庭质证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庭审质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执法司法环节、国民心理素质及我国刑诉法的相关制度构建的欠缺有关.为此,提出了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完善证人作证的法律保障条款;完善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等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4.
蔡啸 《科技信息》2011,(8):36-37
从理论上讲,警察出庭作证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及诉讼价值。但在我国,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席法庭作证尚缺乏立法、理论、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足够支撑。毒品案件在侦查、诉讼等环节的种种特殊性,决定了在边防缉毒案件的诉讼过程中需要构建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笔者认为,在边防缉毒案件中构建合理的警察出庭作证制度,需要从转变观念、完善立法、限制缉毒警察出庭作证范围、确立相应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的分析思考,从理论上阐明证人出庭作证的资格、范围、权利义务及法定程序,逐步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6.
出庭作证是证人的首要义务,然而诉讼中证人拒绝的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我国诉讼法的贯彻和诉讼机制的正常运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权利义务角度探讨证人作证制度完善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落实审判方式中公开质证原则、直接言辞原则的前提,是查清案件事实、提高诉讼效率的手段,是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保障。但我国民事诉讼审判活动中普遍存在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这种现象困扰司法审判活动由来已久,并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瓶颈",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立法上的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对证人权利保护不力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等三个因素。本文在分析造成证人出庭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证人权利保护机制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等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赵峰 《科技信息》2009,(25):I0381-I0383
证人保护制度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国家刑事司法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的标准。目前,我国在证人保护方面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的规定过于笼统、保护对象范围不明确、保护措施不健全等方面,使得对证人的保护在实践中难以操作。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现行庭审方式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在证人保护上相关立法的分析,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从权利义务相对等的法理学角度出发,就如何建立及完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这与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不力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这一现象入手,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方面分析我国证人保护制度不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鉴定程序本身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它应该是包括鉴定结论质证程序在内的一个科学系统,如果缺少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就难以得到当庭解决,使得鉴定结论的质证变得困难,势必造成鉴定程序本身科学的系统功能受到蚕食。同时,与鉴定结论厉害相关的当事人的质证权亦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