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通过对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比较、分析、考察,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代的画像石是汉代独特的造型艺术样式,艺术形式本身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它的绘画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情节式的图像组织方式、表达“所知”、“所感”的造型思维、流动如生的乐舞精神,这些特色使其艺术形式上充溢着张力,体现出宏大气魄和浑厚雄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4.
南阳曲剧是南阳地区的特色戏种,它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并呈现出多方面的艺术功能.南阳曲剧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独具特色的表演体系.该剧种经常介入民间丧葬仪制之中,互相之间紧密融合成为一体.民间丧葬仪制中的曲剧表演,从剧目选择、表演模式等方面来看,很好地呈现出教育、引导和调整家庭伦理关系的艺术功能,起...  相似文献   

5.
6.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吴越区域文化之内丧葬文化或习俗的独特特征进行概括和研究 ,揭示丧葬文化与区域文化历史背景、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联 ,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证明文化的区域性存在。  相似文献   

8.
汉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在汉代教育中,私学教育、又以其广博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鲜明独到的特点、渐至完备的体系,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汉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在汉代教育中,私学教育又以其广博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鲜明独到的特点、渐至完备的体系,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统称的“画像砖”特指先经过木版雕刻之后制作成一种箱体式母模的模具,在未干的泥坯上施压成一种带有纹饰图形的砖,再经过窑内烧制定型画像砖,即“模印画像砖”。模印画像砖生成在战国,鼎盛在汉代。这与以砖代木的历史性、厚葬风尚的追求、特殊商品的生产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汉代随着上帝观的改变和重建 ,出现了相应的祭祀仪式和造型艺术 ,神仙思想的流行 ,造就出绘画中的诸神系列 ,伏羲、女娲也在画中大量出现。汉画多历史故事 ,更多是表现世俗生活。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 ,使“玄想”与“实际”一体 ,遂使神仙、历史人物、现实生活并见于画面。  相似文献   

12.
丞相司直在汉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监察力量。它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又于东汉初撤销,迄至东汉献帝之世又予以复置,都有其历史原由。从史籍记载的历任司直来看,大致可以探明丞相司直在汉代演变的轨迹。职能是官职机构设置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我们从丞相司直的几个主要职能,包括谏诤、检举、弹劾、司德等,便可洞悉汉代对司直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丧葬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像,不仅仅是助生送死的问题,而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教化、文化传承、历史教育、群体凝聚、人生教育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汉兴之后,小学字书纷纷问世,按其编纂方式可分为《三苍》型、《尔雅》型和《说文解字》型三种。汉朝政府重视开展小学教育的讲学活动,在小学教育的影响方面,尤推许慎的《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5.
汉代学者训诂对词义不作考证,不注重用词特点,不顾及语法,因而常常出错误;又由于时代的局限而说错前代的事物或误释漏释汉代以前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16.
汉代诗歌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考和追求 ;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汉代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将汉代诗歌与汉代婚姻观念、婚姻形式作一联系 ,就个中所蕴涵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风俗现象,其中也以生动的笔调描写了一些人物的葬礼,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丧葬礼仪、风俗和观念。  相似文献   

18.
汉代赋学论     
汉代的赋学与汉赋创作呈现了几乎同步的现象,赋的兴盛期,也即赋学史的发轫期。汉代涉及赋学的文字大多散见于史书或非专论赋的单篇文章中,它们为汉以后历代的赋学研究,树立了框架,奠定了基本的范畴。汉代赋学以儒家诗论作为时代的主要文学观念,以之衡量和评判赋的整体创作或赋家及其作品的优劣状况,从而使赋含有了实质性的功利价值,而不仅仅具有文学本身的唯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丧葬文化总是与一定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宗教道德观念相联系的.秦汉以后,三峡地区多次汉族移民,因此,汉族文化与三峡地区文化相互融合,并影响到三峡土著的丧葬文化,与汉族文化一起,汇聚成独具特色的三峡地域丧葬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纸钱是旧俗祭祀时烧化给死人当钱用的纸币、纸锭之类 ,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丧葬和祭祀用品 ,纸钱既是实物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并具有各种复杂的象征功能 ,其间折射出传统丧葬风俗的基本观念和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