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策越  郭宏  张先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698-11705
时间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协议的PCF帧(Protocal Control Frames)是决定该网络能否正常工作的核心要素,一旦发生针对PCF帧的攻击行为,可能会导致整个时间触发以太网的时序错乱和瘫痪。为了更好的深入分析这种攻击行为,本文提出一种针对PCF帧的攻击行为的性能评估方法,可对攻击者能力和攻击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估。首先以不同阶段的时钟同步过程为考量依据,对攻击行为的实施过程和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建立针对PCF帧的攻击行为分类框架。然后对攻击行为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取,并结合量化参数,推导出攻击行为性能量化的数学表述。最后通过典型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应用说明,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较为合理的对攻击效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关系量表(同伴接纳、交往恐惧、交往自卑三个分量表)、攻击行为问卷(AQ)对397名高二学生进行测试.探究自尊水平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考察同伴关系对于自尊预测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自尊、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同伴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2)同伴接纳能调节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低同伴接纳时,自尊对攻击行为无显著预测作用;高同伴接纳时,自尊对攻击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高同伴接纳减少了高自尊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
李秀玲 《科技信息》2013,(13):475-47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以精神分裂症见,本组资料共75例,占70.75%;攻击对象以患者及医护人员为主;既往有攻击行为者再住院时出现攻击行为较常见,占66.98%;另外,青壮年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占多,为66.03%;患者住院次数亦与攻击行为有关,以首次发生率最高。结论:根据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丹媚 《科技信息》2007,(18):8-8,26
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的研究发现,反应性攻击和手段性攻击需用不同的神经认知模型解释;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更有可能达到酒精滥用和依赖的标准,也更易受酒精诱发的攻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攻击行为有敌对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之分.本文探讨了两种攻击行为的有关认识,分析了两者在攻击目标、计划过程、中介变量等方面的不同,在攻击动机、信息过程等方面的混淆,指出了能够有助于解决两类攻击行为混淆的知识结构攻击模型的主要优势及其对攻击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伟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6):57-57,63
在公寓管理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严重危害到校园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学生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偶然因素的影响;思维方式的问题;人格障碍;情绪唤起水平的问题;道德发展水平的低下;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等。学校可以通过合理宣泄、移情能力的训练、完善人格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消除攻击行为,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攻击行为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对贵州省58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与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父/母亲过度保护均与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拒绝否认与攻击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父/母亲过度保护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张涛  石惠  陈屹 《科技信息》2009,(20):I0012-I0012
情绪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攻击行为理论模型认为情绪不仅参与、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全过程,而且情绪本身就可以导致攻击行为。高水平的愤怒体验、低下的共情体验、情绪调节功能缺陷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概率模型,描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入侵检测响应行为. 分析了入侵检测响应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主要考虑连续性攻击、随机攻击和阴险攻击3种攻击行为,设置最优的检测强度和响应强度,平衡系统节能和入侵容忍. 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攻击强度和检测行为,调整检测响应强度,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可靠性最优.   相似文献   

10.
攻击的遗传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人类的许多行为一样,攻击具有遗传学基础.随着行为遗传学的兴起,研究者主要运用双生子研究与收养研究模式对攻击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攻击,特别是严重的或终生持续的攻击或反社会行为具有明显遗传性;遗传与环境在攻击发生发展中具有交互作用,消极环境因素在高攻击性遗传危险的个体身上效应更大,攻击或暴力遗传危险使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个体更可能出现攻击与反社会行为.这些研究发现对攻击干预具有重要实际价值.本文最后提出了在理解和解释遗传对人类攻击的作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攻击的生理机制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已有研究发现,性激素是造成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体内5-HT的浓度越低,攻击性越高.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颞叶和前额叶与攻击有关,这在人类病理及健康被试均得以证实.但攻击行为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论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综观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的各类文献,我们发现:paeke和slaby对攻击行为下的定义是:攻击行为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包括个体,也可是群体)的行为。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分类,可将攻击行为分为仇视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而对攻击行为测评常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但在研究中,应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于青少年攻击心理的成因,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本能说、挫折——攻击说、驱力说、习得说和工具性攻击说;而家庭、同辈群体和暴力影视传媒是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神经心理与生物基础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与攻击行为成负相关,荷尔蒙与攻击行为有一定的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最后,对于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培养他们的亲社会情感以及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影视文化和朋辈群体的“正义”与“义气”行为,并且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控力。  相似文献   

13.
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不仅受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基因因素的影响,如单胺氧化酶基因、5-HT转运蛋白基因、多巴胺D2受体基因等.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会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本文对近些年来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行为研究和脑成像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协同攻击的复杂性使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在对协同攻击行为的层次性和关联性的分析基础上,将协同攻击行为划分为基于时间的行为和基于空间的行为,结合适当的攻击表达方法,提出一种应用于网络协同攻击的检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但是该领域对体育活动与儿童人格心理的关系涉及较少,为了找到体育活动与儿童社交焦虑和攻击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和论证。方法:以南通市实验小学、南通市北城小学、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的206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制定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攻击行为问卷来开展问卷调查,探讨了儿童体育活动与社交焦虑、攻击行为的关系。结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缓解儿童的社交焦虑,但也引发了儿童更多的攻击行为。儿童攻击行为与社交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班级环境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江光荣编制的班级环境问卷、Raine的主动与反应攻击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400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班级环境、自尊与主动和反应攻击呈显著相关;班级环境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的情绪就像一张白纸,环境因素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效应。 气候——气象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升高,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增加;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使犯罪率降低;云量递增,盗窃与攻击行为也随之增加;气压降低,常使人焦燥不安,自杀事件增多等等。由于气候可影响人的情绪,因而又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有利的气象条件(气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越轨同伴交往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94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拒绝、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对留守儿童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正...  相似文献   

19.
家庭视角下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成因与矫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家庭在造成和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现实背景,较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了家庭导致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家庭对于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功能,并提出了矫正家庭与家庭矫正两条具体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路径。  相似文献   

20.
母性攻击行为和识别行为是构成母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嗅觉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主要嗅觉系统和梨鼻系统在母性攻击行为、识别行为中的作用不同 ,其它感觉模式在这两种行为中起辅助作用 ,而且动物的后天经验会影响母性行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