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GIS的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Arc/Info提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首先选取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构建数字生态环境模型,然后对二级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一级指标指数,最后对一级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潜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预警评价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苏维词  李久林 《贵州科学》1997,15(3):207-214
阐述生态环境预警评价的原则和标准,建立了生态环境预警的类型,生态环境预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式,分阶段地对乌江流域内的39个县的生太环境作了预警评价。为流域开发和治理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课题主要内容、成果: 本研究通过对萧山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及限制因子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确定了其所处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及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⒈ 对萧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结合其社会经济情况,建立了城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1992~1997年间的萧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说明了本套指标体系在县级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具…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和确定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的的大小要应地划分五个等级,并针对性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背景调研、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发生学、生态结构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剖析了各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特殊生态环境保护区的结构与服务功能;在深入理解生态安全内涵的条件下研究了指标体系框架,并以锦州市华北山地林业生态功能区为例探析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研究了指标体系在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生态现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政府职能部门与科研院所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云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全省各县市及地区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如何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森林效益计量研究文献,结合世界各国的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生态公益林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初步构建了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复合生态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对牡丹江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结果表明,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9.
孙玉红  何勃夫 《科技资讯》2010,(21):152-152,154
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复习,构建了以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五个维度的石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石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为石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总结国内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需水保证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产值水资源用量,人均水资源使用量,废污水处理率,生态环境用水率和人均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生态环境优劣的定量描述和评定,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以莆田市为例,建立莆田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莆田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莆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善莆田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莆田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莆田市的生态环境总体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预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按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分析提出生态位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城市环境进行了回归分析,对生态环境变化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白银市合理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已建成水利工程的潜在隐患日益明显,人们开始反思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己经着手弥补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灾难的影响。水利工程引起的自然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评价效果是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成功与否决定了评价效果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恩施州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为64.79,达到"良好"水平.为恩施州合理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首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针对重庆市的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协调度的三级影响指标体系;接着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通过数据仿真可以看出重庆市1990年到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量化评价标准由中下水平,上升至接近良好水平,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实验结论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较真实地反映重庆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较高且环境质量整体向优,城市的污染物控制力度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成为生态环境评价的短板要素.据此提出加强对包头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管理,从而加快推进"绿色包头"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建卫 《河南科学》2011,29(3):338-34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多Agent技术,建立智能化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模型中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和时间上可以自适应调整,使得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具有科学性、智能性、发展性,为培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协调度的定义、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运用综合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并据此对郑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做了量化分析,结合郑州的市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与GIS的北京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Rs与GIS技术.参考200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北京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对北京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生态环境综合总体状况为良,其中远郊区县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生态环境状况优于城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