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榆林"地接秦封"位处"天之高、套之南、陕之北焉",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一直以来为历朝历代的"名郡重镇",其气候独特、物产独具、风景独异。今天榆林既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蒙晋5省接壤区最具影响力城市,更是陕西乃至中国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一块未开发的旅游宝地。适逢国家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和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发展榆林旅游业,已成为市委、市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全域旅游”的新时代,其火热的程度可以用“如火如荼”几个字来形容。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而且成为全球旅游的引领者。如何发展榆林老街旅游?发展怎么样的榆林老街旅游?是多年来许多人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榆林老街旅游的发展要放在榆林古城旅游发展的大视野下整体设计、统筹考  相似文献   

3.
<正>市委、市政府已将榆林卫城旅游做为榆林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进行打造。目前已开始对卫城城墙两侧和卫城内梅花楼——普惠泉重要景点不合时宜的建筑利用棚改政策进行拆迁,有力的推动了榆林卫城旅游的保护、建设和发展,为下一步榆林卫城旅游的大发展夯实了基础。旅游要成气侯、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发展,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建立应是必备的基础条件,也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最基本、最基础性的工  相似文献   

4.
对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温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温泉开发现状及横沟温泉既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提出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横沟温泉文化旅游开发目标,结合横沟客观环境及榆林文化特点,拟将以闯王温泉区为景区中心,分设窑洞展览区、情景再现区、游客参与体验区、实景微缩区和榆林特产商品区等5个项目区,对榆林文化进行全面开发,使游客同时实现温泉沐浴和文化沐浴的目的,以此将横沟温泉打造成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山庄,更好地促进横沟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敏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65
梅州市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人杰地灵,民风净朴,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埔县于2007年被授予"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牌匾.建区之初大埔县根据县实际情况就确立了"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良好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得到消费者偏爱.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和发展之魂,必须在确保其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融入旅游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中。因此,需引入"3+X"风险管理理论,对其进行风险监测、分析、评估和有效规避,拓展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做大做强地域旅游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的提出无疑是对国内旅游行业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随着"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县域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关注。文章结合全域旅游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县域旅游发展现状,立足全域旅游视角,就县域旅游发展策略展开研究,以便为同类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形成文化势能,它成为不同文化交流、探究和体验的能量。旅游是对文化的直接体验,文化动机是旅游的根本动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形。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它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河南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加强引导,营造宽松环境,创新经营机制;要以企业为主体,采用高新技术,实行名牌战略,使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得以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遂宁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着力于预测遂宁道路旅游客运未来发展的车辆需求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解决旅游的六大要素之--"行"在遂宁市2010-2015年道路旅游客运的棘手问题,为遂宁市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品的设计对旅游目的地及景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能直接将其推向市场和游客,达到最终发展旅游业的目的。秀山旅游业作为当地逐步兴起的产业,旅游产品合理的创新设计将会提升秀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及秀山旅游的品味。在对秀山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从设计方法着手并在设计内容上结合"花灯"、"边城"两张牌,开发出原生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是秀山旅游产品的主要定位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具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是我国第一批通过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在总结洛阳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洛阳具有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悠久历史文化的资源特色,探讨了洛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3次样条插值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1990—2011年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旅游节庆类型丰富,地方特产型和自然景观型节庆占比为50%。(2)4-10月是旅游节庆的多发频段。秋季的数量占比达40%,而春夏之交的比例约为38%。年内季节性分布从前期的"三峰三谷"型逐渐演变为中、后期的"双峰双谷"型。(3)旅游节庆持续时间的峰值有8个,持续时间在一周之内的节庆数量约为55%。(4)旅游节庆数量以及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弱东强"的特点,从西到东呈低、中、高"三级阶梯状"。(5)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旅游发展水平是引起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乡村旅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内容,认为它应该包括:第一、农业旅游;第二、民俗民情与乡村建筑旅游;第三、乡村文化旅游.并对每个内容进行了细分.最后指出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进行的旅游.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2日,第四届丝博会榆林系列活动之榆林高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招商引资签约会"在西安举行。会上,榆林市科技局副局长艾小斐、陕西科技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李大川与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军共同签订了榆林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意向书。榆林市科技局局长常少海、榆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华林等领导同志见证签约。  相似文献   

15.
以诗书礼乐为主干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或者说礼仪文化,其作用至大至微、至精至深,于个人层面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于社会层面具有纯化风习、氤氲祥和的作用。与之相联系,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礼仪文化的助推与提升。旅游礼仪中的礼是外在得体之"形"与内在仁和之"神"的统一,二者互为表里与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彰显与追求的应是一种特有的旅游过程中的"致和"精神。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主顾关系失谐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礼仪文化缺席而导致的"违和"现象。因而,弘扬旅游礼仪中的传统仁爱精神与进行恰当的旅游礼仪规范对于解决这些业内乱象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疗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智慧旅游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武威智慧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推行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工程、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四个方面提出了武威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对武威今后智慧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峡科学》2012,(1):44-53
旅游地学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地球科学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与地学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调查、评价地球发展演化历程中所保留下的地质遗迹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典型性和旅游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回顾了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内外旅游地学发展趋势,提出福建旅游地学发展的思路、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整合利用区域有效资源,寻求经济增长新助力是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旅游业正在逐渐成为小城镇带动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面对小城镇旅游中广泛存在的小片区、待开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出"灰色旅游资源"的规划概念,在解决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山景区开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灰色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发展动因,提出规划发展策略,引导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避免区域旅游资源形成恶性同质竞争,促进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中心旅游城市的构建及旅游资源整合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石家庄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提出石家庄市旅游部门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构建石家庄市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成为旅游者进行区域旅游的中转地,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和"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的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人口的压力,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三峡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近年来其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分析三峡地区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及三峡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是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调查分析表明,库区目前主要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旅游资源消失、水质恶化、库岸消落带、"三废"排放及移民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等.基于这种旅游生态环境条件及可持续旅游的系统性要求,提出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的建议:1)推进库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2)创新旅游开发理念;3)开展旅游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4)加强环保教育、转变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