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孝萱 《工程与建设》2011,25(3):363-364
文章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一栋国内典型的五层混凝土框架-砌体填充墙结构教育类建筑进行了弹性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通过程序设置不同的砌体弹性模量和墙体截面尺寸模拟了不同抗侧刚度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剪力与基底剪力对比,观察了结构整体性能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混凝土框架-砌体填充墙结构在7度抗震设防区能完全满足规范上的...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经统计分析提出了框架与填充墙各自的性能水平划分及其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立了框架填充墙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6、9和12层三个典型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出框架填充墙结构在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分布.依据抗震性能指标,分析和评估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指出目前规范的不足.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用于评估结构性能的图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含填充墙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两榀单跨两层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深入研究了此种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有较稳定的后期承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此种结构有进一步研究和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对有无填充墙的两种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分析。在两种框架结构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深入研究对比了这两种结构在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制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较无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强等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分析。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有无填充墙的两种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在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制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框架结构在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带填充墙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较无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强等抗震性能。该成果对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带节能砌体填充墙的RC框架抗震性能,本试验设计了两个两层单跨的RC框架结构模型,分别为带填充墙的RC框架和不带填充墙的空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带填充墙的RC框架的裂缝开展进行了描述,研究了试件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并和空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能够提高框架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刚度,但是相应地降低了框架结构的延性;填充墙的存在使得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退化加快,然而,带填充墙框架的极限刚度仍然较大,表现出较强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7.
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榀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填充墙-框架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全墙填充和半墙填充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衰减、耗能能力及变形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连接方案对结构承载力的提高低于刚性连接方案,但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刚性连接方案,说明柔性连接方案减小了墙-框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不同填充墙分布形式,不同填充材料及不同填充率情况下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下的工作性能.方法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在地震作用下,采用不同填充墙布置形式的黏土砖填充墙、粉煤灰砖填充墙和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的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采用相同填充墙布置形式,不同填充墙填充材料时,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框架结构最大水平位移最小,位移角最小,扭转角最小;在不同填充率下橡胶混凝土砖填充墙-框架结构均能减小层间扭转角;橡胶砖填充墙-框架的刚度介于纯框架与黏土砖墙框架之间,能较好地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条件.结论橡胶混凝土砖结构墙体布置灵活,在地震发生时能较好地吸收和消耗地震波能量,橡胶混凝土砖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潘晓兰  刘笑强  郑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59-10468
为研究纤维布(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加固对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抗震性能水准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验证后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对未加固及FRP加固后的1000个随机结构模型进行了Pushover分析,最终基于各极限状态下层间位移角的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FRP加固前后填充墙RC框架针对不同极限状态的量化划分准则。不同加固方案的分析结果表明:FRP仅加固框架梁、柱对框架轻微破坏状态影响不大,但会大幅度提高框架中等、严重和倒塌破坏的延性水平,且提高幅度随着框架柱包裹FRP层数的增加而增加;FRP仅加固填充墙并不能改善填充墙在轻微和中等状态的延性水平,但可以明显改善填充墙在严重和倒塌状态下的延性水平;FRP同时加固框架和填充墙可以提高各自的延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综合评价现浇剪力墙预制框架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2榀1∶2的2层2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了这2榀试件的破坏机制、破坏过程、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半装配试件与现浇试件具有相近的开裂位移、裂缝开展形态、破坏模式、耗能能力和侧向承载能力,但半装配试件的延性略低,在不同承载状态下的水平荷载也略低.现浇剪力墙预制框架半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在地震中具有可靠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采用平面加载装置和空间加载装置对6个节点进行单、双向水平反复的对比试验,得到不同加载方式和加载制度下试件的滞回曲线.通过对各个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二维作用下对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更敏感,构件耦合作用明显,扭转效应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将低维条件下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推广到更高维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刘杰 《科技信息》2008,(22):116-116
阐述了框架填充墙结构是一种复杂的组合结构,它兼有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特点。从整体性能和填充墙对结构抗震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了这种组合结构的特点,并指出了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了解抗震结构填充墙的开裂机理和抗裂能力,并为砌块填充墙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砌块墙体的面内开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抗震结构中填充墙的开裂机理十分复杂,但其开裂行为及抗裂能力主要决定于墙体所处的层间位移角以及自身的材料强度.文中还得到了不同弹性模量的砌块墙体在不同裂缝限值下的层间位移角值,可应用于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选出性能较好的框架节点,为工程实践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两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和两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伪静力试验,以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为变化参数,研究分析两种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机理、滞回曲线、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性能.结果 4个节点试件的破坏机理基本相同,首先是节点加强环板外的梁端产生塑性铰,然后依靠塑性铰区的转动耗散能量.与钢梁节点相比,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节点的滞回曲线无明显"捏缩"现象,包络面积较大,耗能能力较强;位移延性系数可达到4.32,而钢梁节点为3.51,延性和变形能力较好,刚度退化程度较缓慢.结论矩形钢管混凝土梁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梁节点,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5个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形式、滞回特性、延性性能、承载能力,分析轴压比对试件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都一致的条件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滞回曲线越来越扁平,耗能能力、延性及极限承载力不断下降。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柱基本相似,略低于普通混凝土柱构件,因而可以确定再生混凝土框架柱适用于低轴压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结构层面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以梁截面高度为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2榀100%取代率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框架的滞回曲线呈现为饱满的梭形,试件破坏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heu在0.22以上,表明该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试件破坏时的层间位移转角在1/39左右,表明该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倒塌能力。随着梁截面高度的增加,试件的承载能力及初始弹性刚度会逐渐上升,而其延性系数则会逐渐下降;峰值荷载之前,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可以提升框架的耗能性能,峰值荷载之后,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则会降低框架的耗能性能,而梁截面高度对框架在达到峰值荷载后的残余刚度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高温后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个强梁弱柱框架和2个强柱弱梁框架,预先对其中2个框架进行明火升温试验,然后对所有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了各榀框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与高温和梁柱尺寸等因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强梁弱柱型框架的承载力下降更为明显,且屈服位移增大,极限位移减小;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的塑性铰出现顺序改变为柱底—梁端—柱顶,柱端更容易出现塑性铰.常温下强柱弱梁型(破坏形态为梁端先出现塑性铰)框架在火灾后可能转化为"强梁弱柱"型破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1个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试验,研究了这种节点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剪切延性等问题.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对解决节点箍筋密集、改善施工条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