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电波暗室验证通讯基站双极化±45°天线恒定发射时正向垂直空间内随角度变化的电磁辐射规律,发现测试数据在45°下倾角附近渐增后渐进回归,与垂直波瓣描述不符。分析发现,单元辐射波瓣实际为±45°倾斜,测点受影响的垂直距离减小系数为2-0.5;发现65°的衰减特性符合COS4θ算式规律。外场验证表明,程序理论计算符合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金亮 《科技资讯》2007,(22):141-141
本文对GSM网络移动通讯基站的构成及基站天线等内容作了简介,分析了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介绍了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并对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防护作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中的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密集,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指导基站的规范化建设,消除市民的恐慌,采用理论预测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GSM900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安全防护距离:水平防护距离为26 m,垂直防护距离划6 m.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移动基站理论计算预测得出的功率密度值和类比监测的功率密度值进行比较,分析了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公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取厦门地区468个移动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地区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总体上控制较好,均低于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对周围环境及公众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龙岩新罗区110个移动通信GSM/TD-SCDMA基站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09个基站电磁辐射满足单个项目管理低于目标限值0.08W/m2的标准。超标的基站采取整改措施后,功率密度值也降低到目标限值以内。可见,龙岩新罗区的移动通信基站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在执行观测任务时,不仅会接收到观测目标产生的信号,还会接收到台址内外各类电磁干扰信号,从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其中以通信基站的干扰最为突出.为了预测通信基站对射电望远镜的电磁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地形的电磁干扰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地形高程数据转换成相对地形数据,以相对地形的波动高度作为判据,采用Deygout模型计算了通信基站到射电望远镜的路径损耗.再结合通信基站的天线参数,最终得到了通信基站对射电望远镜的干扰功率.文中着重分析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为下一步自主研发射电望远镜电磁干扰预测软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站是通信网络的重要能耗节点,精准计算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下基站节能量成为该领域的技术瓶颈.以3类典型场景通信基站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滚动时间窗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基站能耗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预处理的基站配置参数与实时数据建立滚动时间窗,采用PSO优化训练模型参数,并通过LSSVM回归估计训练模型,得到随时间窗数据变化的基站动态能耗模型.仿真试验与样本基站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能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泛化能力,对基站节能工程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选取泉州、南平移动第二批通信网总计1948个移动通信物理基站,其中泉州地区801个,南平地区1147个。对其地区分布情况,单、共网情况,单、共址情况,架设方式(塔型),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人们对TD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恐惧和误解,本文从专业角度客观地对TD无线网络的电磁辐射进行分析和研究,让使用者和TD基站附近的居民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担忧会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TD-LTE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进行理论预测,并按照国家规范对福州、泉州和宁德等地的68个TD-LTE基站380个监测点进行实地监测,分析TD-LTE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并提出尽可能消除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获得公众支持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天线近场辐射特性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电磁环境辐射测试及评价标准。文章研究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安全问题,分析天线近场区电磁辐射功率随着相对天线的距离和角度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垂直面还是在水平面,只要测量位置在天线方向图主波束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内,天线辐射场功率密度值始终存在远场公式计算值大于近场辐射仿真值,因此可以用远场计算值保守估计实际天线的近场辐射功率密度值。研究结果可为电磁防护距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不同增益下、下倾角、半功率角、系统损耗以及波瓣系数情况下,最佳水平、垂直防护距离情况。结果表明,单纯地采用常规法、实时法、修正法中的一种确定最佳防护距离均有不足之处,若需考虑实际情况,采用实时法更为适合,更能接近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计算方法中,不同增益下、下倾角、半功率角、系统损耗的情况下,常规法计算下的水平、垂直防护距离较实时法和修正法大,且常规法和实时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不同波瓣系数下的防护距离的时,修正法和实时法计算下的水平、垂直防护距离有交叉,同时随着波瓣系数的增大,其防护距离反而在减少。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的监测、预测及评价来研究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也是通信行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各地都离不开通信行业。通讯基站也遍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目前,因为人类的人口剧增,加之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导致地球气候多变,极端气候也越来越多。其中雷击灾害天气对通讯基站的影响最为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讯基站已经从大规模化过度为集成化、小型化。通讯基站设备属于微电子设备,所以通讯基站是否能正常进行运作是关系到移动通信的重要前提条件,正是因为此原因,结合可续技术手段,通讯基站的抗雷电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越来越高。通讯基站在进行建设的同时已经安装了一些避雷装置,虽然已经做了预防措施,但是基站还是会因为雷击而造成通讯中断,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如何做好通讯基站的综合防雷工作,保障通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现状,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危害的担忧,保障公众成员的身心健康。按照电磁辐射监测规范选取典型通信基站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标准,未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使用移动通讯业务的群体迅速扩大,城市里移动通信基站的密集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居民区、商业区及学校等人口较为密集的环境敏感区,一些移动基站已经架设到居民楼或高层建筑的顶楼天台上,而移动基站所带来的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受到公众的高度重视。该文综述了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分析了电磁波传播特性及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出要加强对基站建设的监管,尤其需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8.
吴修权 《科技信息》2006,(11):112-113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通信信号出现在每个角落,人们享受到了无线通信带来的巨大便利.但同时,因对电磁辐射的不正确理解,也对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产生了恐惧.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全面剖析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电磁辐射,走出既想享受无线通信的快乐,又担心电磁辐射影响健康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9.
赵秉华  廖诚  危明飞  熊璇 《江西科学》2014,32(5):693-696
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的标准,监测点位的设置和测量条件。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近场效应,推导出该效应的修正因子公式,并通过计算几种常见类型天线的近场效应修正因子,得出修正因子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对近场效应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常见天线近场效应在距天线5m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