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活动的频度较高;强身健体、消遣娱乐是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馆的收费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不力和缺乏锻炼的指导是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机抽取辽宁省12所高校的1 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并进一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意愿、学校课程设置、社会条件制约和气候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方法对芜湖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男女生锻炼时间、次数、活动项目等有所不同;运动场地、宿舍和校园空地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场地器材不足、没有时间、无人指导等原因是影响芜湖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与空间、锻炼项目的选择、影响学生锻炼以及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为缺乏运动场地、没有锻炼的同伴、没有掌握锻炼的方法。女生认为宿舍体育锻炼氛围是影响自己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而男生则认为是受班级和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影响。提出成立体育生活方式教育中心、健康干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设以及建立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跟踪监测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我国部分省市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教学满意度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主要结论: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的大学生与没有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满意度的差异显著;体育教学满意度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满意度对非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对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的大学生的影响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高校体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太原市高校普系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方式、锻炼时间、活动项目以及参加体育活动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健身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南国商学院大学生比较重视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认识正确。但是,南国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运动方式单一,女生锻炼的频率低于男生,学生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网络,生活不规律,健康认知偏差和学校健身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南国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因素。针对此情况,建议学生培养健身意识,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与教师的评价体系挂钩,增加趣味体育活动,并加强体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内蒙古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健身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揭示了当今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影响健身活动开展的因素和对策.为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出建议.为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培养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平  陶成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5):148-149
终身体育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是终身教育的目的之一.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从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参与规律、参与人数、锻炼能力、体育消费等七个方面对哈尔滨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特征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指出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终身体育意识欠缺的现状,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进一步推动终身体育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南师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赣南师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差,主要体现在学院和教师对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建议学院尽快恢复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健全课外活动锻炼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以自身为主要的研究工具,通过平民化的视角,利用现场记录、DV拍摄、实物收集等手段和叙事为主的报告方式,对长春市秧歌锻炼群体的体育生活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着重归纳秧歌锻炼群体的形成、群体活动、锻炼动机、锻炼效果、以及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杭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杭37所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杭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一般,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较正确.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够、体育活动时间偏短.影响在杭高校教师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时间、身心疲劳、无体育设施、健身意识不够等.建议高校加强宣传力度,改善健身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教师们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莆田市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调查分析表明:体育人口比例低,年龄结构成"L"型,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闲暇活动和增进健康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准体育人口存在锻炼的强度、次数、时间等不足,参与项目、形式、动机与体育人口无显著差异。影响非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缺乏余暇、工作负担重和没兴趣等。  相似文献   

14.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健康教育和快乐体育的关键.在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形成的同时,着重论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点及管理方式,使之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鞍山科技大学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缺少指导,缺少场地,缺乏时间,害怕嘲笑等.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意识从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瑞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3):151-15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10所普通高校1200名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现在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态度、习惯及体育消费等方面。并针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省3所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近十年来,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在参与动机、运用手段、消费、参与时间、不良习惯以及活动取向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特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大学生形成并保持体育生活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0名体育社团大学生和100名非体育社团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态度、闲暇时间支配方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运动价值取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频率,时间,强度,参与方式,运动项目的选择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3)体育社团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闲暇时间支配方式更加合理;(4)公安院校应提高重视,加强学生体育社团投入力度,改善学生体育休闲及生活方式,更加有利于警务化管理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9.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它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应当被引入大学生的余暇生活中.从我国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及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为高职院校构建休闲体育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0.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大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进的相应措施和方法.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更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