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倍子蚜与寄主植物DNA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协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倍子蚜特指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几种植物上形成五倍子虫瘿的一类蚜虫.本研究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测定了五倍子蚜10个种共19个样本的mtDNA COI基因部分DNA序列(660 bp),从GenBank下载瘿绵蚜科Pemphigidae瘿绵蚜属Pemphigus、卷叶绵蚜属Prociphilus和棉蚜属Eriosoma及纩蚜科Mindaridae纩蚜属Min-darus种相应基因序列为外类群,构建五倍子蚜种之间的MP和ML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两种方法得到一致的结果.五倍子蚜10个种共形成3个大的聚类簇,圆角倍蚜属的红倍花蚜和倍花蚜、铁倍蚜属的4个种(亚种)分别以很高的置信度聚为一支,铁倍花蚜属的铁倍花蚜、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与倍蚜属的角倍蚜和倍蛋蚜聚为一支,但是其置信度较低.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nBank下载五倍子蚜第一寄主盐肤木属Rhus植物cpDNATrnL-F区序列(980 bp),建立寄主植物种之间的MP和ML系统发育关系,与角倍蚜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明显的协同进化关系,但是五倍子蚜的聚类并没有完全和寄主植物之间形成一对一的平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 1987—1990年间,在永顺车坪乡咱河村和西歧坪乡土捧湖村五倍子基地,发现小凤尾藓(Fissidens jippeLianus Doj ef MOLK)羽叶凤尾藓(Fissidens Pjagioehijodes Besch)、南凤尾藓(Fissidens adelphinu Besch)上寄生蜡珠球,经采用性母形态签定法和接种等法观察研究,证明了小凤尾藓、羽叶凤尾藓、南京凤尾藓为红倍花蚜《Nurudea rosea(Mats)》新冬寄主.且寄生越冬率高,三月底四月中旬羽化的有翅性母咸蚜有生命力,可迁飞上树正常产生干母,在盐肤木(Rhuschinensis MiLL)小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作者三年来对湘西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的部分研究结果,共收录冬寄主藓类30种,其中18种为湖南冬寄主藓类新记录,并在野外实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生产中最为重要的5种冬寄生名称.此外,作者对部分藓种作了分类上的修订.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作者三年来对湘西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的部分研究结果,共收录冬寄主藓类30种,其中18种为湖南冬寄主藓类新记录,并在野外实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生产中最为重要的5种冬寄主名称。此外,作者对部分藓种作了分类上的修订。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分布于秦岭南坡的藓类植物5个新纪录属、1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纪录亚种。5个新记录属为耳平藓属、雉尾藓属、明叶藓属、同叶藓属和长灰藓属,13个新记录种和一个新纪录亚种为毛尖紫萼藓、长柄缩叶藓、尖叶耳平藓、粗蔓藓、短齿平藓、短肋雉尾藓、毛尖青藓、蜜叶美喙藓、喜马拉雅小锦藓、全缘小锦藓、纤细同叶藓、暖地明叶藓、齿边长灰藓和四川真藓。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3种山西省藓类植物新记录,分别是变形小曲尾藓(Dicranella varia Schimp.)、短肋残齿藓(Forsstroemia goughiana S. Olsson, Enroth et D. Quandt)和拟扁枝藓(Homaliadelphus targionianus Dixon et P. de la Varde)。其中,短肋残齿藓为太行山新记录种,拟扁枝藓属(Homaliadelphus Dixon et P. de la Vard.)为山西省新记录属。文章提供了3种藓类植物的形态描述、形态解剖图以及变形小曲尾藓孢子体的超显微结构图,此外还提供了短肋残齿藓rps4的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贵州水银洞金矿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Doz.et Molk.)、异芽丝瓜藓Pohlia leucostoma(Bosch Lac.)Fleisch、短柄小曲尾藓DicranellagonoiCare.和狭叶丝瓜藓Pohlia timmioides(Broth.)P.-C.Chen ex Redf.Tan及其基质中Cr、Cu、Pb、Zn、Cd、Co、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比较,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中,Cr、Cu、Pb、Zn、Cd、Co含量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而Hg和As平均含量分别高达6.95mg kg-1和401.70mg kg-1,分别超出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值的4.63倍和10.04倍,说明水银洞金矿已被Hg和As严重污染。关于藓类植物对元素富集能力的分析发现,土生对齿藓对Cr相对富集;异芽丝瓜藓对Cd强烈富集,对Cr和Co相对富集;短柄小曲尾藓对Cr相对富集;狭叶丝瓜藓对Cd相对富集;纤枝短月藓对Cr和Pd强烈富集,对Zn相对富集。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银洞金矿矿区,这五种藓类生长很好且生物量较大,意味着它们具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或抗性,可作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矿区的生态修复素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证明了羊角藓为枣铁倍蚜和蛋铁倍蚜新冬寄主,且寄生越冬率高,在溪沟两岸的岩面和灌丛粉岩土面,其枣铁倍蚜的寄生率比蛋铁倍蚜的寄生率高123%,在阴坡山地的石灰岩面和煤渣陀上的粘性土面,其蛋铁倍蚜的寄生率比枣铁倍蚜的寄生率高94.4%,羽化的有翅性母成蚜有较强的生命力,可迁飞上树正常产生干母,在红麸杨小叶上致瘿分别形成枣铁倍和蛋铁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证明了羊角藓为枣铁倍蚜和蛋铁倍蚜新冬寄主,且寄生越冬率高,在溪沟两岸的岩面和灌丛粉岩土面,其枣铁倍蚜的寄生率比蛋铁倍蚜的寄生率高123%,在阴坡山地的石灰岩面和煤渣陀上的粘性土面,其蛋铁倍蚜的寄生率比枣铁倍蚜的寄生率高94.4%,羽化的有翅性母成蚜有较强的生命力,可迁飞上树正常产生干母,在红麸杨小叶上致瘿分别形成枣铁倍和蛋铁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产自花坪的广西藓类植物31个新记录种,其中,灰藓科(Hypnaceae)有4属9种,羽藓科(Thuidiaceae)有2属5种,蔓藓科(Meteor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均有2属3种,提灯藓科(Mniaceae)有2属2种,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孔雀藓科(Hypopterygiaceae)和短颈藓科(Diphysciaceae)均有1新记录种;在19个属中,鹤嘴藓属(Pelekium)和长灰藓属(Herzogiella)为广西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五倍子中钙、镁、铁、铜、锰、锌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常压250℃条件下消解样品,并进行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对于所测元素,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8 2,回收率96.0%~109.8%,RSD〈4.70%。五倍子中上述6种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钙,镁,铁,锌,锰,铜。结论:五倍子中含有较丰富的钙,镁,铁,锌,锰,铜元素。所得数据可为五倍子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大帽藓科植物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对河北省大帽藓植物进行了整理研究,现知该地区有本科植物7种,其中,中华大帽藓为最近在河北省发现的一个新种,西藏大帽藓、剑叶大帽藓为河北省新记录种。简要概述了每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并根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大帽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苔藓植物新记录属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分布于江苏省苔藓植物1个新纪录属、23个新记录种.1个新记录属为陈氏属(Chenia);23个新记录种为圆叶异萼苔(Heteroscyphus tener)、叉齿异萼苔(Heteroscyphus lophocoleoides)、多褶耳叶苔(Fmllania polyptera)、尼泊尔耳叶苔(Frullania nepalensis)、溪苔(Pellia epiphylla)、小叶苔(Fossombronia pusilla)、粗肋凤尾藓(Fissidens laxus)、多形凤尾藓(Fissidens diversifolius)、黄边凤尾藓(Fissidens geppii)、微疣凤尾藓(Fissidens schwabei)、立膜藓硬叶变种(Hymenostylium recurvirostrum)、平叶墙藓(Tortula planifolia)、丛生短月藓(Brachymenium pendulum)、中华短月藓(Brachymenium sinense)、灰黄真藓(Bryum pallens)、日本匐灯藓(Plagiomnium japonicum)、细枝毛灯藓(Rhizomnium striatulun)、南亚灰藓(Hypnum oldhamii)、黄灰藓(Hypnum pallescens)、扁灰藓(Breidlefia pratensis)、金灰藓(Pylaisia polyantha)、弯枝金灰藓(Pylaisia curviramea)和陈氏藓(Chenia leptophylla).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真藓科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本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报道了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所产的真藓科 (Bryaceae)植物 4属 14种 1变种 ,即 :大叶藓属Rhodobryum (Schimp .)Hamp .(1种 ) ,短月藓属BrachymeniumSchwaegr .(1种 1变种 ) ,丝瓜藓属PohliaHedw .(3种 )和真藓属BryumBill.(9种 )。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探讨 ,并编制了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真藓科植物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目前全世界共17属.我国有6属54种,新疆有4属12种.其中仙鹤藓属在全世界有20种,中国有6种,1变种.通过利用扫描电镜法对仙鹤藓属植物的孢子和蒴齿进行微形态观察,利用徒手切片法对其叶片、茎进行切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并照相,结果发现从新疆天山西部地区特克斯县琼库什台和巩留县塔里木采集的3份标本具有相同的特征,并与文献进行比较后发现其特征与小胞仙鹤藓[Atrichum rhystopphyllum( Müll. Hal.) Par.]一致,确定为小胞仙鹤藓.最主要的特征是叶腹面栉片4~6列,多数高2~5个细胞.仙鹤藓属和小胞仙鹤藓是新疆首次发现的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本文提供了小胞仙鹤藓的详细的形态描述及图版,并提供了新疆金发藓科植物的分属检索表;该种的发现为新疆金发藓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藓类植物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分布于白龙江流域的甘肃省藓类植物的1个新纪录科,8个新纪录属和66个新纪录种.新纪录科是四齿藓科(Tetraphidaceae),新纪录属是白氏藓属(Brothera),圆口藓属(Cyroweisia),异蒴藓属(Lyellia),拟白发藓属(Paraleucobryum),平珠藓属(Plagiopus),锯齿藓属(Prionidium),扭毛藓属(Streblotrichum)和四齿藓属(Tetraphis),新纪录种为白氏藓(Brotheraleana),短颈圆口藓(Gyroweisia brevicoulis),宽果异蒴藓(Lyellia platycarpa),拟白发藓(Paraleucobryum enerve)和长叶拟白发藓(P.longifolium)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弯叶白发藓(Leucobryum aduncum)、灰羽藓(Thuidium glaucinum)、脆叶锦叶藓(D icranoloma fragile)、短叶剪叶苔(Herbertus sendtneri)和透明叶苔(Junger-mannia hyalina)不同浓度的水提液培养黄瓜种子,测定了5种苔藓植物水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幼苗根和芽的生长量与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苔藓水提液在一定浓度下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黄瓜幼苗根和芽的生长,短叶剪叶苔能够提高黄瓜幼苗叶绿素的含量,灰羽藓、脆叶锦叶藓、短叶剪叶苔和透明叶苔可提高黄瓜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在群落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研究浑善达克沙地3个不同区域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林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微生境群落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苔藓植物12科、23属、39种,以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为优势科,真藓属(Bryum)、柳叶藓属(Amblystegium)、青藓属(Brachythecium)为优势属。其中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有11科、16属、25种;扎格斯台沙地云杉林有10科、13属、18种;乌兰布统沙地云杉林有11科、18属、28种。(2) 3个区域可划分11种微生境群落,白音敖包和乌兰布统地区群落变化较复杂;随着水分条件提高群落优势层片总体变化为:顶蒴藓类短丛集型→侧蒴藓类松散垫状匍匐型→顶蒴藓类高丛集型→侧蒴藓类交织型,优势种个体也逐渐增大。(3) 3个区域中等微生境水分梯度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最复杂,但是大面积分布都是侧蒴藓类交织型+顶蒴藓类高丛集型群落,优势种为垂枝藓(Rhytidium rugosum)、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大赤藓(Syntrichia princeps)等。  相似文献   

19.
在"林城"贵阳,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18.3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1.7%,森林覆盖率较高。树附生苔藓植物因其特殊性是可以作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树附生苔藓在贵阳分布较广泛,其中以作为贵阳市行道树或栽种树的刺槐树(Robinia pseudoacacia L.)最为典型。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公园以及黔灵公园3个地点共选取了13棵刺槐树进行野外生态调查。结果发现了树附生苔藓植物8科12属14种。常见种为全缘刺疣藓Trichosteleum lutschianum(Broth.et Par.)Broth.、平锦藓Platygyrium repens(Brid.)B.S.G.、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Broth.、矮锦藓Sematophyllum subhumile(C.Muell.)Fleisch.、真藓Bryum ar-genteumHedw.、异叶红叶藓Bryoerthrophyllum hostile(Herz.)Che和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Doz.etMolk.)Bosch et Lac.等。优势科为真藓科,其次是灰藓科,分别占总数的50%和37.5%。生活型只有矮丛集型和交织型。本次对贵阳市刺槐树附生苔藓的初步调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阳市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也是对将来监测贵阳市大气污染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北美五倍子蚜(Melaphis rhois)3个种群共32个个体的mtDNA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北美倍蚜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变异。在测得的683bp COI基因序列中有75个变异位点(占所测核苷酸序列的11.0%),4种核苷酸T、C、A、G的组成分别为40.2%、15.0%、32.5%和12.3%,具有较高的A+T含量72.7%。M.rhois 32个个体的COI基因序列共产生10个单倍型,其中两个单倍型为主体单倍型,除阿肯色的一个个体与新泽西的6个个体共享一个单倍型外,其余单倍型单独或由同一种群的个体共享。AMOVA分析显示,五倍子蚜种群内核苷酸多样度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高,分化显著。TCS网络图和聚类关系显示,五倍子蚜不同单倍型按地理分布形成明显的簇群,其中俄亥俄种群的单倍型单独构成一个分支,与其余两个种群关系较远;俄亥俄种群与其他两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也比较大,该种群可能属于五倍子蚜的一个亚种或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