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学界掀起了一股媒介文化研究的热潮。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史上的"双璧",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观点对于我国的媒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媒介不仅是一种文化工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则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拓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但是,从我国的现实语境出发,中国的媒介文化研究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以发展出一种全新并具有实践性的多元化视野。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地方文化在历史转型期的转型研究,在更广泛和宽容的层面上,建立一种人类性的思维桥梁与文化空间,突破以往狭隘的"小文化"的价值尺度与观念,实现多元多样的文化共享与理论创新。其转型镜像为文化语境转型、理论观念转型、批评方法转型、理论话语转型、研究价值追寻转型等。这既可以显示当前地方文化研究以跨文化视野重构的必然趋势,也可以得出转型是地方文化研究、学术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多数仍处于最基本的呈现事实的层面上,而缺乏系统完整的清理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以动漫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对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四川动漫文化产业为例,探讨了创新模式,培育动漫产业链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晋商精神研究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文化是明清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 ,晋商辉煌的业绩是经济史上的奇迹。研究一些晋商精神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英文文献阅读、实地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梳理英国的媒体与传播研究,界定其疆域和主要流派以及发展脉络。对比英美两国的研究传统,应将对应美国"传播学"的英国式研究称为"英国媒体与传播研究"。英国的地理特点、经验主义传统、阶级国家和多民族/移民国家影响着英国的媒体与传播研究。文化研究、媒体研究和媒体政治经济学是其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教师视角来研究大学改革研究,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的重要性。它是基于作为行动者的被改革者的底层立场,来考察大学组织内部改革场域中教师的所思所言——他们心目中的学校改革和一举一动——他们行动中的学校改革。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过程上来看,基于教师视角的大学改革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兴起的。文化研究一经诞生,其对人文学术界的影响力便迅速从英国扩展延伸至世界各地。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研究初入中国,对中国的人文学科,尤其是文艺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国际学术思潮,虽仅有50年的发展史,但其巨大的理论生命力令人无法忽视。西方关于文化研究的著作很多,甚至一度成为西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课题已由很多职业院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操作性、实践性并不是很强;研究的落脚点也未重点放在"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层面且研究的范围狭窄。本文通过对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若干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借以指导在校企文化对接中的具体文化建设,形成具有职业性、特色性、实践性、贴切性、区域性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何谓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新”就新在它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观,也不同于原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它有着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精神内核和全新的实践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是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东方传统主义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并存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一经产生,就显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与形态,而且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指引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研究采用历电的、叙述的和实践的三维方法,它以历电的感染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以逻辑的穿透力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进行叙述,以实践的创造力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从文化观的视角,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思想统领,并转化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的新文化观,它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先进文化为重大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游客凝视"由英国社会学家厄里(Urry)提出,理论逐渐演进,产生"东道主凝视"和"双向凝视"概念.凝视被认为是一种交互式行为,是双向凝视,不仅作用于游客,同时也作用于东道主,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凝视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主客关系、东道主文化发展、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变迁、旅游地形成、游客体验、旅游地形象等几方面.在理论研究领域,凝视理论将有所发展,体现在进一步与相关理论结合、学科间交叉研究、用以探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问题;在应用研究领域将体现实用价值,对旅游规划和旅游过程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的争论已有三十多年,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文学经典的标准问题。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经典不同的理解。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与该争论的历史背景出发,我们关注文化研究在该问题上提出的两个重要特点:去经典化与非精英化。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兴起,才使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质疑传统文学的经典定义,从而表达出他们的文学经典观。  相似文献   

13.
从西湖文化产生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内涵和特点、学术基础以及对杭州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论述了创立“西湖文化学”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概念的意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理论日渐发展,文化研究对文化概念进行不断的解读和改写。从对意识形态的揭示到文化霸权观念的提出,再到对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文化主义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边界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不断浮出水面,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多元、变动不居的概念。当然,文化研究还会继续发展,它还会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进一步解读和改写:  相似文献   

15.
汤君 《泰山学院学报》2008,30(2):108-111
翻译活动在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交流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翻译研究主要是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和剖析,中国的研究者也必须格外注意中文学养的修炼。不然,就可能在译文评析当中出现偏差,或者造成观点结论欠妥。  相似文献   

16.
周榆华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24-25,28
近30年来,明代藩府与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藩府存在状态的研究,二是藩府文化事业的研究,三是藩府文人与文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大体上沿着从整体阐述到专题探讨、从否定批评到客观评价的方向转变,这正是国内近年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每个民俗学学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科有多少经典或创新著作是翻译的结果,尽管这个问题常常被隐含了。民俗研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因为两个领域近年来愈发成熟和关系密切。无论是跨文化或语言研究还是对文化研究郝离不开文本的翻译。这种翻译不仅能提供文本,同时也能在研究新的文化时促进文化协商。民俗学者必须面对民俗与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回顾历史归纳出民俗与翻译研究的四个挑战。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Application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spectroscopy in the study of living systemsrepresent an ever-expanding area of researchactively pursued in man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institutions[1 ] .The interestin studying living cellswith NMR techniques stemmed from the exchangeexperiments of human blood cells in D2 Operformed by Odeblad et al.in the mid-1 95 0 s[2 ] .Continued interest in defining and explaining theproperties of water in biological tissue from themid-1 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