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9届世界杯进球数是近4届世界杯最少的;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73.1%的进球数是经过0~4次传递后打进的;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进球属性以地滚和低平球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30min是进球的高峰期;其中抢点射门的进球率最高;边路进攻进球数最多;前锋队员仍是进球得分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孙志 《科技咨询导报》2008,(10):192-193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比赛上定位球进攻的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比赛中定位球进球数超过前两届该项赛事,占进球总数的1/3多,这个比率也高于前两届比赛,下半场定位球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任意球和角球的进球占定位球进球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4.
张浩 《科技信息》2009,(16):216-216
本文通过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场比赛的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高于上半场进球,全场比赛结束前15秒是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以脚进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集中在罚球区;进球最多的仍是前锋;边路进攻进球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2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着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几率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为研究对象,对32场比赛76个进球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掌握奥运会男足比赛的进球规律。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下半场开始的前10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边路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罚球区。  相似文献   

6.
以2012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16支球队之间的240场比赛的进球为研究对象,从进球所分布的时间段、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部位、国内外进球队员等方面,对联赛各轮进球情况、各队主客场进球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与逻辑分析,从而得出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进球方式以运动战为主、绝大多数进球来自外援等结论,为此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广大足球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9届南非世界足球锦标赛的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进球数量、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来探寻本届世界足球锦标赛的进球规律,为我国各级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本届比赛进球数量近五届场均最少;中路2区是射门得分的最佳区域;传切配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远射是破门的有效手段;定位球得分是打破场上僵局的一大法宝,教练员的换人对比赛的胜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16个进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与近几届进球情况进行对照.研究表明:具有鲜明特点的球队,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下半时前后15min是进球高峰,且下半场3个时期进球数相近;短传和长传球是攻入对方3区的主要战术方法;边路进攻和流动进攻战术进球都高于前4届,边路传中进球是得分的主流战术,定位球战术是球队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本届进球队员射门直接,战术简炼实用,禁区外射门得分高于上届,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锋队员得分呈逐届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15届亚洲杯足球赛复赛阶段16支队伍的32场比赛共87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杯赛进球数略高于上届;A区是进球的最佳区域;上半场前15min和下半场前15min以及后15min是进球最多的时间段;4次或4次以下的传球配合进球最多;中路进攻是本届杯赛的主要进攻途径;传球配合和定位球是本届杯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直接射门本届杯赛的主要射门方式,其中抢点射占有很大的比例。中国队在比赛中表现欠佳,与亚洲其他强队存在差距,特别是前四强,需要加大训练力度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0.
对第16、17、18届世界杯进攻手段、攻击区域进行数据统计。研究表明:两肋是足球比赛中防守最薄弱的区域,是各种进攻战术的结合点;各种进攻战术的发起阶段首选的位置是一支球队的两肋;加强两肋进攻取得破门的进攻手段在现代足球进攻战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两肋区域进球数多且进球率高。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各种进攻战术手段加强两肋的打法,对提高进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时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视实况观察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进球得分时段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进球具有时间段规律,这种规律表现为:①比赛上半时段进球较少,上半时段的前15 min是进球得分的最少时区;②进球得分主要出现在比赛的下半时段,而76~90 min是进球得分的高峰时区.  相似文献   

12.
胡靖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5):153-15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对在南非举行的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队伍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进行分析(不包括在点球决胜期所发进的点球)。得出以下结论:抢点直接脚射是所有进球方式中运用最多的,下半时后30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时段.在进攻前场发动进攻并进行较少次数的传球,进球凡率较大,在支持射门进球的最后一次传球的各种助攻方式中,直接传运用次数最多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发动威胁性进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第17届世界杯32支参赛球队在64场比赛中发动的1397次威胁性进攻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战中的技战术配合仍然是发动威胁性进攻,创造得分机会的主要手段,通过这类方式攻入130球,其中边路威攻数量最多,但入球率较低;定位球发动威胁性进攻进3l球,其中任意球角球仍占主要比例;从发动威攻的时间与入球的时间特征来看,上、下半时中段入球数与威攻入球率分别是两个半场最少的,是比赛的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14.
浙江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1897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院校格局,但是规模不大,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强.20世纪50年代浙江的高校经历先"稳妥"后"急进"的"院系调整".经过调整,中央实现了预期的目的,而浙江则是损失大于收益.从历史的眼光看,"院系调整"虽然解决了当时的困难,但也产生了很多影响至今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对性变态的研究,众皆谓德国的学者弗洛伊德开风气之先,在世界范围独树一帜。其实不然,早于弗氏一个半世纪前的中国学者曹雪芹已经研究了。而且,两者研究的目的性与研究的结论惊人地相似。只是一个是抽象思维,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叙述性的,一个是描述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求第九届亚洲杯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特点,本文从进球配合手段、个人突破射进、射手分布、射门方式、射门方法和在不同防守条件下的射门6个方面与近两届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育教学中设置恰当有效的目标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78名大学生按性别分别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1设置恰当有效的目标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实验组2设置恰当有效的目标但不提供反馈信息。控制组无目标设置和不提供反馈信息。体育教学以排球课教学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排球课教学后大学生排球技术水平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控制组,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设置恰当有效的目标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进行体育课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