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知世界的肉体感官媒介正在被网络媒介所取代,网络对外部世界的中介化程度越来越强;极端情况下客观现实的真假问题,也需要符号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被悄悄置换为“网络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网络中介压迫之下,身体直接感知世界的方式渐渐弱化,发展到最后,人类甚至可能拒绝接触客观现实,在“宅”中以网络为媒介作用于人的快乐脑区,直接寻找生存的“终极幸福”。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介公理集合论来讨论粗糙集。首先给出中介化算子的公理化定义,讨论它的一些重要性质;其次给出与等价关系相对应的中介化算子的构造性定义,并指出它满足上述公理;再由中介化算子出发,构造出相应的等价关系。最后讨论中介化算子与等价关系之间的联系,证明两者是相互惟一确定的,用等价关系将集合改造成粗糙集与用相应的中介化算子将集合化为中介集,这两者是等效的。本文将粗糙集纳入中介公理系统理论框架之下,为研究粗糙集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盈利模式的维度来解读互联网金融,或许可以为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之梦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自从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它就被寄予厚望:促使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而这些愿景要完成从"乌托邦"向"实托邦"的跨越,需要的不是沸腾的民意,而是一个个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奋力冲刺。逐利是企业的天性,也是企业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通过盈利模式的维度来解读互联网金融,或许可以为我们预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和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之梦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媒介素养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当前远程教育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有必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视与电子网络这两种媒介在文艺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说来,传媒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并推进着文艺的产业化:媒介文化使作家、艺术家变成了流行文学家和艺术家,因此他们的创作自觉地具有市场意识,朝向大众,追求读者效应;媒介文化也培育出了大众文化、商业文艺的消费者,这是文学艺术产业化道路拓宽的一个根本保证;媒介参与营销是文艺大众化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历时性描述来阐明:西方现代艺术在选择和改造媒介方面是在传统艺术狭义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向广义媒介扩延的过程;同时论述艺术家在选择和改建媒介上对艺术观念建构的意义,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介使得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几大载体,逐渐走向融合。融合环境下,媒介之间的藩篱被打破,媒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电视节目创新势在必行。文章从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受众收视方面的变化、媒介融合给电视节目创新带来的影响以及媒介融合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三方面来探讨媒介融合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相似文献   

8.
地方党报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媒介区域图式,主要职责在于塑造地区形象。媒介区域图式是由地方党报为首的各种媒介传播的特定地区相关信息构成的,媒介区域图式反映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了地区形象。地方党报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构建媒介区域图式方面的优势,在塑造地区形象、传播区域文化上大显身手。地方党报构建媒介区域图式的途径是,依托当地优秀文化,挖掘重大题材,运用多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一项落实全科育人的攻坚工程。媒介经营管理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有助于新闻专业的学生理解当今媒介市场格局、媒介资源配置,更好地体悟媒介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在明晰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媒介经营管理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教学主体、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融合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提升教学主体课程思政教研能力、丰富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媒介经管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来提高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的思政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丁燕 《科技资讯》2013,(4):26-26
电子媒介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电子媒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有着某些方面的共性。首先,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是形象的、直接的。其次,电子媒介传播的普及率更高。再次,电子媒介的传播能力比其他媒介更强。电子媒介的缺陷亦非常明显。第一,信息传播的强制性。第二,电子媒介的图像型播放及无间歇的连续播放,剥夺了信息接受者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压缩了人的想象能力。第三,电子媒介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色情、暴力、浅薄、庸俗等不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公信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媒介研究特别是媒介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陈鹏等发表的论文《公信力战略与整合营销传播———打造电视媒介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及其论证过程也不无存有争议与推敲之处。尤其是应当基于对公信力是电视媒介竞争的制高点还是生存底线、建立公信力的法宝是不是整合营销传播等观点的质疑分析,进而对“如何打造电视媒介核心竞争力”这个重要问题表达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方婧  张萍 《科技信息》2012,(34):204-204
进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鲁西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鲁西地区大学生在媒介接触行为、媒介使用目的、媒介认知水平以及媒介参与度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将质性分析和量化数据相结合,结果显示家庭媒介素养整体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现状令人担忧。家长的媒介素养能力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家长在媒介管理、媒介获取与媒介应用三方面都显著偏弱。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与其媒介素养显著正相关,社会对家庭媒介素养能力的整体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营建良好家庭媒介氛围,提高家长自身媒介素养,通过亲子共识、共视、共享媒介,培养家庭成员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自我完善,参与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中国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的趋向。因此,促使媒介生态环境和谐有序、形成一个健康的良好态势,已成为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消费主义角度,通过创建政府与媒介的良性互动机制;媒介与受众协同进化、共进共生;媒介之间和谐共存,良性竞争;媒介内部的平衡发展等方面构建和谐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影响着媒介生态的发展走势,牵动着高校新闻教育的改革走向。面向媒介融合趋势及其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诉求,高校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加强改革,着力培养具有跨岗位、跨专业、跨媒介的全能记者。  相似文献   

16.
袁莹 《实验室科学》2008,(1):178-180
信息时代我国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西方各种媒体通过互联网向我国网民不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我国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尤其要在意识形态方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青少年群体;要加速网络立法,网络、学校和家庭的媒介素养教育要同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育者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传播先进文化;强化主流媒体特别是网站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当代媒介形式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尤其对审美文化的扩展性方面来看,当代媒介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已确立,虽然审美文化对媒介的变化存在着依赖性,但是忽视了媒介文化对美和艺术的影响,破坏了其本源和模仿现实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数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知识、智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走进了21世纪。与此同时,各种样式、种类、流派和风格的人类文化,在不断涌现的新的文化媒介、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的支持下,发扬光大、日益繁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文化媒介的共享性、传播性、创意性和流通性等方面,论述文化媒介的产业特质。  相似文献   

19.
媒介信息素养的测评是媒介信息素养研究的重要方法.首先要初步建立媒介信息素养测评量表(Media Information literacy scale,MILS).经文献检索、专家讨论建立测评量表的层面与条目.使用量表对浙江37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SPSS20.0进行探索性因子统计分析,MPLUS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获得由19个题项构成的媒介信息素养测评量表(MILS量表),由三个因子构成,即媒介技能、媒介批判和媒介态度.量表Cron-bach系数为0.891,因子分析载荷系数在0.692-0.869之间.量表总分平均值为(28.58±7.00)分.媒介素养水平在不同地域、年级及零花钱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实践表明,MILS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学生媒介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的测评.  相似文献   

20.
李丹  裴硕 《科技智囊》2021,(5):55-59
随着VR/AR、5G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各类终端媒介走向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人机共存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整个社会呈现出智能化倾向.文章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分别从感知环境与符号环境两个层面来理解人工智能,探究当前人与技术的共存关系、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媒介与思想意识的共长关系.在这一新的媒介环境下,原有的传播格局被逐渐消解,新的传播格局正在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引发传播形态的交互,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为复杂;二是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导致了传播内容的转变;三是这一新格局倒逼媒介管理者对自身角色做出改变,并完善传媒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