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择1978-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GDP和三次产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系统中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的关系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第三产业自身和其他产业对第三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  相似文献   

2.
把握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规律是制定合理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和依据.笔者以山东省为例,运用 ADF 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借助 Eviews5.0软件,分析了山东省1978-2010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1)山东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三次产业变动是经济增长的 Granger 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成都市1980年至2013年的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成都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最终把经济带入衰退的境地.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利用东莞市1996年-2006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双对数模型,测算了东莞市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东莞市经济的良性增长;90年代中期以来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压缩第一产业空间,夺取第一产业资源为特征的,是一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东莞有妯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陇东地区在甘肃省的经济地位和2005-2018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历程。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增长率和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以及三次产业内部细分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增长理论强调产业贡献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已经不能充分解释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产业贡献率的作用,以广东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改革开放33年来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路径机理,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升级对产业贡献率均有正向作用,但弹性大小并不相同,三者的协同作用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10-115
基于城市经济引力模型,构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引力模型,利用安徽省17个城市及其所辖县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技术水平、城市经济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经济规模、偏向于城市的收入分配体制、城乡距离、农业现代化水平则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增长.研究表明,要顺利推进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在保证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叶青  史振业 《甘肃科技》2010,26(1):129-131,97
根据甘肃省1978~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特因果关系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成正相关关系。且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步增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特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特原因,即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没有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曹双玺  毕星 《河南科学》2014,(2):273-278
基于1990—2012年北京GDP数据和三次产业用水量数据,进行GDP数据与三次产业用水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通过后,对四组数据构建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北京GDP与三次产业用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用水量、第二产业用水量与北京GDP的增长负相关,第三产业用水量与北京GDP的增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南京市1981—2013年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双向动态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呈负相关.2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都起推动效应,但贡献度均不是很大,且存在差异,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3南京市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产生的效果最显著,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且南京市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产生变动的影响效果大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斌  贾莺 《科技与经济》2009,22(4):34-38
结合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和2002—2006年我国10个高新区的相关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量方面切入.利用DEA模型对我国高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新区的全要素增长水平高达1.3%.其中技术进步的增长均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依据实证结果,以湖南省作为实例分析.结合中央提出有色金属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得到了利用科技创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群来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此推动湖南省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2.
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我国1980~2005年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物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利用1991—2008年度安徽省经济数据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脉冲响应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稳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都市1980年至2013年的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成都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最终把经济带入衰退的境地。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贵州省1996-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得出贵州省旅游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0—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GDP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是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是单向格兰杰原因.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区域经济理论对达州市的资源特征、产业构成、区位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达州市的区域优势,进一步阐述了其战略发展的新思路,即:一是优先发展集约型农业及其加工工业,延伸产品链;二是充分利用日渐凸现的交通枢纽优势,建立现代化的商贸物资集散中心和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三是调整传统工业结构,着力开发有区域资源优势支撑的能源、盐化工、建材、制药、酿造等产业。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黑龙江省1995—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黑龙江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2)LGDP与LIRt′、LGDP与LTRt之间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3)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影响;(4)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互为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旅游外汇收入是单向格兰杰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海洋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海洋第一、三产业与海洋经济之间存在格兰杰单向因果关系,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角度优化海洋产业供给结构,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和状态空间模型,对1978-2015年武夷山市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武夷山经济增长对来自三大产业随机冲击的反应延迟;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特别是从1998年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这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武夷山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所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完善产业转型所需投资和人才队伍保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未来促进武夷山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