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的变动既取决于投入结构的变化,也受到需求因素的影响。采用信息熵指数,利用标准产业结构和中国产业结构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的熵特征;基于信息熵的分解方法,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的需求因素影响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比例及它们的产业分布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最后,利用中国1990~2005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应用分析,给出我国需求因素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中间品贸易带来的复杂国际分工特征,本文构建全球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考察了1996-2009年各国最终需求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对我国碳排放的诱发量和诱发系数,并对整体诱发量变化区分生产端和需求端的五类影响因素变动进行了分时段分国别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国外最终需求通过中间品贸易渠道而间接诱发的中国碳排放越来越大,且欧美和东亚国家最终需求有不同特征的诱发效应.期间,可反映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中间品贸易隐含碳的经济技术效应和国外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是整个诱发量变动的最大推手.分国别看欧盟和美国的贡献最大,分阶段看入世后各效应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和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景华 《系统工程》2004,22(9):69-73
近年来结构分解分析(SDA)已经发展成为投入产出技术领域的一种主流经济分析工具。指出SDA模型分解方法理论上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提出加权平均分解法,并研究了这种方法的相关性质,证明了在文献中广泛应用的两种分解方法——两极分解法和中点权分解法是这种分解方法的近似解。作为实证.应用加权平均分解法.对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变动的因素做出了定量分析,发现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国内消费的拉动.其次是投资和出口,主要阻碍来自于直接消耗系数和进口替代。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北京市能源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能源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的变化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3)完全需要系数和最终需求结构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了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4)最终能源消费系数的影响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 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 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 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7.
最终需求对经济拉动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发现2002年到2007年最终需求对中国GDP的拉动效率有所下降,为分析其下降的原因,文章针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 该方法将列昂惕夫逆矩阵分解为替代效应和制造效应,并分解出了各个区域对拉动效率下降的贡献. 研究发现内资企业国内品增加值率下降和最终使用结构变化是最终需求对GDP拉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外资企业产品对进口品的替代则有利于提高最终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出了需求侧的全球完全碳排放强度度量方法,建立了经济体维度和最终需求类型维度变化的贡献率分解模型,以及包含碳排放系数、中间投入技术结构、增加值系数和最终需求4类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1998-2007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代表性国家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完全碳排放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完全增加值重心在发达国家,完全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贡献仍来自欧盟和北美自贸区.各国消费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均小于出口和投资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并带动了整体完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碳排放系数仍是促进需求侧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其他3类因素对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影响效果不一,其中在出口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中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国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通过对非农就业人数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我国在1997-2002年阶段以及2002-2007年阶段非农就业人数增加的背后支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GDP和消费等最终需求构成项的总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在两个阶段均很明显,但是1997-2002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高于2002-2007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 基于LMDI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LMDI方法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相结合, 建立了中国产业CO2 变动的结构分解模型, 并 通过中国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 分析了1997-2007年全周期以及1997-2002 年与2002-2007年两个子阶段中国产业 CO2 排放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结果表明, 最 终需求总量变化是驱动中国产业 CO2 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出口、投资要比国内最终消费的 影响力更大; 各产业能耗强度的下降是中国产业 CO2 减排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产业视角看, 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是中国产业 CO2 排放的'大户'. 长期看,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转变, 能 耗继续上升与 CO2 排放增加的趋势则很难改变. 中短期内, 适度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改 变进出口结构, 同时继续降低各产业、尤其是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的能耗强度, 是抑制中国产业CO2 排放过快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期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递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测了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基于对未来人口、劳动力的增长和部门水平上的技术变化的估计,本文运用递推动态的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1995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就业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本文强调了非中性的技术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对增加值系数的描述,提出了四种增加值弹性指标来判定关键部门,弹性指标考虑部门规模,更具有可比性,且用最终使用变动影响的GDP及劳动者报酬、税收、营业盈余变动比率来测度部门重要性,使关键部门判别与国民经济GDP指标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具有政策意义.在此基础上,用此法对1997年中国做了实证分析,给出1997年关键部门的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含有结构变点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 给出基于贝叶斯推理和MCMC 模拟的参数估计方法, 对我国创业板IPO 上市首日的收益率与交易量、大盘走势之间的日内高频变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在中高收益率分位点上结构变点均出现在开盘阶段附近, 而在较低的分位点上变点位置向后推延至中盘附近; IPO 交易量对收益率在变点之前的影响要大于在变点后的影响, 而深证成分指数交易量对收益率在变点后的影响要大于在变点前的影响; IPO 交易量对收益率的影响在变点前的较低分位点、变点后的任意分位点上均呈现出"量利分离" 特殊现象; 深证成分指数交易量与新股收益率在变点前后任意分位点上均呈现正相关, 但影响系数呈现变点后大于变点前、极端分位大于中间分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变结构协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提出了变结构协整的定义及分类,将变结构协整分为3种类型,参数变化型协整,部分变化型整和机理变化型协整,对于第一种类型提出了基于ADF检验统计量的变结构协整检验和建模方法,并对中国国民收入与社会总消费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收入与社会总消费的协整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量测算影响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为契合房地产业与居民消费高度相关的特点, 采用将居民部门作为内生变量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建立了基于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技术. 将房地产业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劳动报酬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方式、 固定资本形成等因素, 定量测算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各因素的贡献大小. 结果表明:房地产业的增长应主要归因于固定资本形成、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 劳动报酬率的下降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Leontief逆矩阵是投入产出模型的核心, 常用以计算部门间拉动关系以及最终需求变动的影响. 经典的Leontief逆矩阵完全没有考虑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但由于部门内部生产周期和部门间流通周期的存在, 使其在有限期间内对部门间拉动效应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 本文研究部门内部存在生产时滞时, 部门间需求拉动的水平与传导规律, 即Leontief逆矩阵的形式. 以生产周期作为生产时滞的度量指标, 并建立生产周期特征矩阵对部门分类. 按照给定时段实现的需求系数和诱发的需求系数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上下时序间变量的迭代, 得到各时段的完全需求系数. 迭代变量包括: ① 实现的需求系数; ② 完全需求系数; ③ 诱发的需求系数. 模型应用的效果在于合理的生产周期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部分协整型协整变结构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宝臣  张世英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3):239-244,255
提出了变结构协整的定义及分类.将变结构协整分为3种类型:参数变化型协整,部分变化型协整和机理变化型协整.对于第2种类型变结构协整问题提出了基于Chow检验统计量的3种变结构协整检验和建模方法.给出长期方差为常数和长期方差存在漂移的情况,在最大Chow检验,平均Chow检验和指数Chow检验下统计量的渐近性质和极限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