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弱节点排序灵敏度法与奇异参与因子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弱节点排序问题,对灵敏度法和奇异参与因子法进行了比较.对系统运行点离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较近时,灵敏度法与基于潮流雅克比矩阵和降阶雅克比矩阵的奇异参与因子法所得到的弱节点排序相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算例说明当系统运行点离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较远时,灵敏度法与奇异参与因子法所得到的弱节点排序可能不同,但就改善电压稳定性而言,奇异参与因子法与灵敏度法的差别并不大.鉴于灵敏度法的计算量比奇异参与因子法小得多,因此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弱节点排序中应优先采用灵敏度法,并且只由负荷节点组成的降阶雅克比矩阵与潮流雅克比矩阵求取的负荷节点灵敏度相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简单而有效地评估网络拓扑结构中各节点重要性,本文基于节点的连接度和局部连通性,定义了一个节点重要度函数.该重要度函数指标实质上与网络中的平均最短距离指标是一致的,通过该重要度函数指标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网络中各节点的重要度排序.理论分析与实例表明,对于小型网络,该方法的计算比较简单,且直观、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LDU分解的电压稳定指标与负荷节点灵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压稳定性可认为是负荷稳定性问题的观点,从负荷的电压/无功灵敏度角度,得出了由矩阵的LDU分解得出的衡量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程度的最小指标与负荷节点的最大灵敏度的倒数相等的结论,为此提出用负荷节点最大灵敏度的倒数作为系统电压稳定指标,并在IEEE30系统进行了验证,进而指出灵敏度法优于奇异值分解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节点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相比具有整体性差、约束弱等特点,其抗震性能随着服役期龄期的增加而退化的状况相较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更加明显.该文通过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节点缩尺试件的动力加载试验获得其恢复力曲线模型,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龄期及不同动力加载频率对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信网络各节点和链路重要性的客观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和客观地评估通信网各节点和链路的重要性,引入了归一化容量加权可靠性指标概念,并从通信网络总体及局部两个考察角度定义了指标,一个是研究网络全部节点之间可靠性的总容量归一化加权可靠性指标,另一个是只研究两指定节点间可靠性的最大容量归一化加权可靠性指标。研究出了求解网络全部路由的逻辑代数化计算方法,据此推出了适宜于计算机编程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的全套代数化计算方法,解决了人工计算繁琐的问题。以节点和链路失效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程度作为评价标准,采取排序方法,实现了节点和链路重要性的客观评估。计算了一种典型拓扑结构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并从总体与局部角度分别得到网中各节点和链路重要性大小的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锈钢工字形柱弱轴端板连接节点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开展了4个不锈钢弱轴边柱节点的单调静力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中奥氏体型和双相型不锈钢节点各2个.分别得到了节点试件在单调静力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失效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螺栓力发展变化.结果表明:不锈钢弱轴边柱节点试件的静力试验曲线与骨架曲线较为接近,但随着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度的增加,出现损伤累积,骨架曲线的强度和延性出现下降.双相型不锈钢节点的初始刚度约为奥氏体型不锈钢节点的1.1倍,承载力约为后者的1.6~2.0倍,且累积耗能约为奥氏体型节点的2倍.静力荷载作用下,奥氏体型和双相型不锈钢节点试件的柱腹板受拉区域出现显著的塑性变形,且双相型不锈钢节点试件的螺栓头角部穿出柱腹板螺栓孔.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奥氏体型和双相型不锈钢节点试件的柱腹板横向加劲肋外侧焊趾处出现断裂破坏,滞回曲线存在明显捏拢现象以及不同程度的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此外,测得的节点转角满足现有规范限值,表明试验节点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对现有普通钢梁柱弱轴节点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现有普通钢弱轴节点计算公式低估了试验节点的初...  相似文献   

7.
节点中心性是复杂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从电阻网络出发,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定义了一种新的中心性指标KL(G),该指标由通过节点的电流和基于度的电流方差构成.这个指标在网络流的基础上考虑了网络的全局信息和节点所处位置的局部信息.我们将指标应用于实际网络中,发现其可以识别出对于社团结构来说重要的节点,结合辅助指标w还可以区分社团重叠节点和桥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电网拓扑结构和基于潮流追踪技术,提出一种关键节点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潮流运算,得到电力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潮流流向,然后对电力网络进行潮流追踪运算,得到节点之间的链接强度,并以此建立电网的加权有向网络模型,定义加权有向网络中的出、入强度,根据节点强度和负荷权重定义节点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以IEEE39节点系统和IEEE14节点系统为测试案例,得到各系统中节点的重要性排序。按照排序结果对节点进行过负荷攻击,以系统在节点受到攻击后潮流熵的变化来验证节点重要度排序是否合理,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电网关键节点识别中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对于电路节点分析法,作者提出了一种直接通过对节点编号的适当排序而使得所建立的方程组在 LU 分解中填入节点最少的方法,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排序的具体方法——直观法和系统法。该法具有存储量少、计算量也少的特点。文中还任选了一个电路,通过对节点任意编号,按廷奈-沃克算法及本法编号所产生的填入计算,足以说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节点敏感性分析的无网格法节点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无网格法进行数值计算时,由于节点的布置对于计算结果的精度有直接影响,因此节点布置方案以及节点性态特点是无网格法中的研究重点.把有限元和形状优化设计中的节点敏感性这一概念应用于无网格法,选择势能密度作为响应变量对无网格法中的节点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节点布置方案与节点敏感性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悬臂梁的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并改进节点布置方案,使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交叉口车流运行状态,本文引入公交乘客可靠度指标用于评估公交乘客通过交叉口的可靠性,分析了信号周期时长、公交车比例与公交乘客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非公交优先方向流量对公交乘客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乘客可靠度会使信号周期时长增加,并且随着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车比例增加,交叉口信号周期长度也随之增长。最后通过与Webster信号配时方案的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为城市交通提供不同信号配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昆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信息化管理与监控系统,对高原地区同一公交线路上同步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和纯柴油公交客车进行了运行数据采集,对运行车辆的油耗数据和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动力公交客车节油效果明显,平均百公里油耗较纯柴油公交客车降低了11.34%;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燃油经济性波动较大,受高原环境和驾驶员操作习惯影响明显;高原环境的差异性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导致混合动力公交客车故障率明显高于纯柴油公交客车,且随运行时间增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公交停靠站站长及公交车在站停靠乘客上下车的过程,考虑交叉口与公交车站距离过近致使公交车成簇式到达对停靠站的影响,并改变站台容纳数和乘客到达数量得到相应的公交车站内站外延误。对模拟得到的延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公交车成簇式到达时,站台容纳数的增大并不能根本改善公交车在站延误,且使公交车站内延误增大。模拟结果说明公交车在停靠站的到达状况对公交车在站延误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公交停靠站的改善应充分考虑交叉口对公交车行车及停靠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广西桂林客车厂设计的JT661和GL662A型客车为例,用计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客车在不同载客量下应力响应的差别。以此为基础,应用结构可靠性理论讨论了不同载客量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从而为今后设计和使用客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反映城市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上车人数的基本状况及其收入情况的数学模型。首先,以昆明市运行状况较好的某条公交车线路作为对象,在抽样调查上车人数的基础上,我们将一天的运行时间划分为四段,每个时间段内的上车人数近似于服从正态分布。其次,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每个时间段内的上车人数分布的密度函数。最后,得到了该公交线路在每个时间段内的平均收入,一天的和一个月的总平均收入,结果与公交车公司的实际收入比较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网络规划法对预想事故进行自动选择和排序。网络规划法能适应网络拓朴结构的变更,极其容易地模拟发电和输电支路的停运,有利于事故的选择和排序,为电力系统N—1安全分析提供迫切的信息。文中根据电网中的有功和无功率之间存在弱耦合,采取有功和无功解耦进行自动故障选择和排序计算,分别以有功总负荷削减量和无功补偿量作为评定事故严重程度的性能指标,两类子问题采用统一模型和统一算法,且通用一个程序进行计算。文中对IEEE 5、14、30、57、118节点系统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服务频率高、客流需求大、运行环境复杂等主要特点,公交车辆之间串车、交叉口延误、站点延误等问题较大,严重影响了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以及服务可靠性。公交优先控制是降低公交车辆在信号控制交叉口延误的有效方法,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考虑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需求,欠缺考虑公交车辆之间的串车以及交叉口下游站点由于泊位数不足而导致的排队延误问题。本研究基于车路协同环境提出了一种公交车队运行速度调控方法,让公交车辆以协同车队的方式主动适应信号配时相位;同时,对协同车队引入准入规则,使得协同车队同时满足串车预防与下游站点停靠泊位数约束的双重要求。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显著降低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车辆停车延误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同一线路公交车辆的串车现象以及站点排队进站情况,实现了公交运行效率与可靠性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种考虑多个指标的模糊数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hen的效用指标和模糊数的期望、方差结合起来,综合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多指标模糊数排序方法.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常用排序方法存在的缺点,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较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公交优先的理念及公交专用道等设施的发展对NOx等污染物的减排有重要意义,基于车辆、道路、交通等因素的仿真模型成为研究公交车辆污染排放的最有效工具。本文以城市公交车辆NOx排放为研究对象,围绕公交车辆、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三个方面对当前研究领域应用的主要排放模型进行了整理,得出如下结论:当前仿真模型的发展要求需要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微观模型和多种模型及算法的组合,使仿真过程和结果精准化;大量模型研究为揭示公交车辆单车排放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耦合多要素的模型研究是当前仿真分析的主要方向;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公交车辆的工况并减少排放,相关模型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排放效益;扩散模型和微观模型等大量用于站台、道路等的优化设计,确保接送乘客的效率提高并减少NOx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