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燕  汪秉宏  王巧鸣  杨涵新  姜锐 《科学通报》2009,54(16):2284-2288
在交通系统中, 一种合理的信息反馈能够缓解交通拥堵, 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运用两种改进的信息反馈(改进的平均速度反馈和改进的拥挤系数反馈)研究了非对称的双通道交通系统. 模拟结果显示, 出行者平均出行时间与入口处车辆到达概率有关: 当到达概率较小时, 采用改进的平均速度反馈能节省出行时间; 当达到概率较大时, 采用改进的拥挤系数反馈更能节省出行时间. 另外还考察了系统中动态车比例、道路上瓶颈位置、瓶颈长度及道路长度等参数, 发现改进的拥挤系数反馈能够更好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远离地球     
《科学之友》2005,(15):56
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在距离我们170 000光年的遥远地方.也就是说,它的光要经过170 000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这个星系是它在170 000年以前的样子.我们看到太空中的物体越远,它们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就越长.借助望远镜和探测卫星,我们甚至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模样.当我们观察一个恒星系或太空中的其他物质时,就像坐在一部时间机器里一样.以下是各个天体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的大山结——帕米尔高原,雄踞"天尽头",雪峰刺天,冰川遍地,变幻莫测,险象环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神秘高原"。1991年9月20日,浙江民间探险家马中欣,到达海拔4000米的塔什库尔干时,一位年约6旬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  相似文献   

4.
它们步态轻捷,拥有让人咋舌的速度:它们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等本领;它们性情勇猛,在强敌面前,总是战斗到底,它们就是牦牛.在含氧量仅为东部平原50%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体重可达1 000 kg左右的它们,大多群居在一起,喜食柔软的邦扎草.引人瞩目的它们,被誉为“高原之舟”、“游荡在青藏高原的魂”和“青藏高原图腾”.  相似文献   

5.
重返金字塔     
扬珏 《科学之友》2002,(10):25-27
2002年9月的古萨高原热闹非常。埃及,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在这里,当地时间9月17日凌晨3时12分(北京时间8时12分),一次全球为之瞩目的考古探秘行动把人们带到了被岁月掩埋的4500年前……  相似文献   

6.
<正>不可否认,人类总是缺乏安全感。当你每天需要驾驶汽车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希望能有一位司机替你效劳。但如果这位"司机"就是你的爱车呢,你还放心吗?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惊叹,就当我们还在膜拜特斯拉的大屏操作系统时,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从图纸设计走向了实车试验,并将很快大规模投入市场。也许就在10年前,谁也不曾想过,我们的代步工具汽车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贴身服务者。与人类司机相比,自动驾驶汽车简直就是"完美驾驶者"。它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紧急情况能更快速地作出反应,面对拥堵复杂的道路,也能更妥善地处理。更诱人的是,它从不害怕、生气,也绝不会眨眼。面对离我们  相似文献   

7.
正政客在笨拙地摸索,卫生部门的其他官员避之不及,福奇医生却勇敢地站出来解释疾病。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医生是美国在传染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广受尊重,那是因为他能向受众清楚地解释科学,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资讯——而在近期,他受人尊敬是因为他设法纠正总统特朗普的声明,又没有明说他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琼斯·索尔克(Jonas Salk)由于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而名扬四海,开始进行他认为是最重要的实验——在La Jolla建造一所生物研究所,让那些富有建树的科学家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思考和工作并使之成为创造性的熔炉.  相似文献   

9.
正数字图像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使虚假新闻危机进一步加剧,但或许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一危机。2011年,照片取证专家哈尼·法里德(Hany Farid)收到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发来的电子邮件。三年前,这个男人的儿子站在路边——自己的汽车发动不起来了。当一些陌生人让他搭车时,他接受了。几分钟后,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开枪打死了他。当他走向他们的汽车时,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他的身影,但这段视频的清晰度太差,以至于  相似文献   

10.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大气热源及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跃男  张博  陈隆勋  何金海  李薇  陈桦 《科学通报》2008,53(15):1842-1848
利用1971~2000年NCEP/NCAR versionⅠ逐日再分析资料, 通过倒算法计算出大气热源资料集, 并采用相关分析和综合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Q1TP)对大范围大气热源及相应大气环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Q1TP)可以在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间激发出一支沿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到达白令海峡-北极的热源波列, 这支波列可能会影响到北美地区. 另外, 当夏季高原东部热源偏强(弱)时, 南亚高压偏东(西)偏南(北),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东)偏南(北), 年际变化上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西方向上存在“相向而行, 背向而去”的关系, 而高原东部的热源强迫似乎是其一种热力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有个美国人,有晚饭后吃冰淇淋的习惯.每当他驾驶汽车去一家商店买"香子兰冰淇淋"时,都会在返回时出现汽车难以启动的情况;而同样是去这家商店,如果是买其他品种的冰淇淋,返回时汽车却很容易启动.他将这一情况向该汽车制造公司反映后,公司派了一位工程师来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产生了这一现象呢?这位工程师为了能有根有据地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对车主每次驾车去买冰淇淋的各方面有关情况都作了记录.  相似文献   

12.
有个美国人,有晚饭后吃冰淇淋的习惯.每当他驾驶汽车去一家商店买“香子兰冰淇淋”时,都会在返回时出现汽车难以启动的情况;而同样是去这家商店,如果是买其他品种的冰淇淋,返回时汽车却很容易启动.他将这一情况向该汽车制造公司反映后,公司派了一位工程师来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而产生了这一现象呢?这位工程师为了能有根有据地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对车主每次驾车去买冰淇淋的各方面有关情况都作了记录.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飞行器也许既不是飞机也不是鸟,而是王蝶。每年的秋季,成千上万的蝴蝶证明了这一点。大量的王蝶种群从落基山脉的东部迁徒到南部。它们穿过得克萨斯,经过大约2 000英里(3218.6千米)的艰苦旅程到达墨西哥中部。大卫·L·基博的观察报告这样记载着。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动物学副教授。他指出,王蝶是利用风向的大师。  相似文献   

14.
王守华 《世界科学》2004,(10):45-45
彗星理论研究先驱弗雷德·惠普尔于今年8月30日(星期一)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一家医院辞世,享年97岁。他曾提出了著名的"彗星乃冰与尘埃冻结在一起的大团块"理论。他去世的噩耗是由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的,作为该中心的主任,他为之效力了近20个春秋。 1950年,惠普尔博士提出了他的"脏雪球"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周期彗星所受到的拉曳力似乎大于地心引力,到达目的地的时  相似文献   

15.
正他年轻时玩爵士、投身当代艺术、去印度学藏传佛教,直到30多岁才一心学陶,现已成为最能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民艺家。20多年来,他创作出的1?000多款生活器具呈现了"用之美",他说:"我想去制作人们认为不起眼的东西,我唯一的信条就是把生活用具和现代美术不分界线地融入日常生活。"他就是日本手艺人——安藤雅信。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期隆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变形隆升时间及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控制的河西走廊盆地是位于高原最北端的新生代前陆盆地, 其中巨厚的沉积物和沉积演化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盆地中最老新生代地层火烧沟组为山麓-河湖相沉积, 与上下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高精度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测年表明它们的年龄分别约为40.2和33.4 Ma, 前者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的最晚时间, 推断导致高原北部隆升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缘最迟在那时就已到达高原最北部, 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最晚也在那时形成和连通.后者揭示高原发生了第二次强烈变形和隆升, 并导致了盆地自此以来顺时针旋转了17°, 并使火烧沟组顶部代表的晚始新世高原最早期夷平面瓦解.  相似文献   

17.
1隐秘的岩浆房 从外面看,早已休眠的冰岛斯里努加吉古火山惊人地美丽。然而,一名摩尔多瓦摄影师最近冒险进入这座火山的岩浆房内部,当他从火山口下降120米到达岩浆房底部时,阳光正好从岩浆房顶部(那里是爆发性岩浆的出口)投射进来,让他看清楚了岩浆房壁的色彩——这些由岩浆泡、烫、熏出来的颜色,令他不难想象这座火山当初爆发有多么恐怖。  相似文献   

18.
正理查德·泰勒因发现夸克(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之一)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2月22日,出生于加拿大的实验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E.Taylor)在加州斯坦福大学去世,享年88岁。1990年,他因发现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夸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所任职的斯坦福大学宣布了他的死讯,但没有提及死亡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夸克的发现是物理学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它为标准模型理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该理论是所有已知基本粒子和力的分类系统。"在发现夸克之前,我们已经知  相似文献   

19.
微笑路标法国一些城市的繁华区,设有微笑路标——一位笑吟吟的妙龄少女在告诉行人,前方有娱乐场所。青蛙路标为了保护青蛙,防止汽车将它们辗死,捷克和瑞士在市郊和乡村公路上设置了"青蛙"路标。哭泣路标西班牙交通管理部门在有些险隘地段设置了一种"会哭的"路标。当汽车到达此地时,路标就会哭泣,迫使驾驶员小心翼翼驱车缓行。  相似文献   

20.
塞车!刺耳的鸣笛!在交通路况日益恶化的今天,驾车出行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快捷与舒适.放眼望去,汽车长龙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过,随着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异军突起,这一切将很快成为过去.未来10年,汽车安全系统将能够自动识别道路上的汽车、行人和动物,避免与之相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