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Bohr  T 姚时宗 《世界科学》1990,(3):7-8,16
格温(E.G.Gwinn)和韦斯特韦恃(R·M·Westervelt)在他们最近的一篇论文(Phys Rev Lett 59 157—160,1987)中探讨了冷却P型锗的电子迁移从规则行为向紊乱行为过渡的一条途径。在此以前,利谢贝尔(A.Iibchaber)和他的合作者用很不相同的物理系统(水银的对流)找到了一条同一性质的途径。这个新实验作为半导体物理学的一项研究是很有趣的,并由于它的许多技术结果:这两个实验都显示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现在能被实验家们用于检验向紊乱过渡的理论。紊乱已成为物理学的一门活跃分枝的一个总括的名称,它描述在大部分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出  相似文献   

2.
开心益智     
《知识就是力量》2007,(11):78-78,80
智力趣题·运动员的项目鲍勃、卡洛尔(女)、怀特和艾丽斯(女)都是运动员。有一次,他们围坐在桌旁聊天。(A)鲍勃与体操运动员坐在正对面;(B)卡洛尔坐在羽毛球运动员的右边;(C)  相似文献   

3.
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这位杰出理论物理学家的新量子力学教科书——《量子力学教程》——给这个领域带来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中便包括了他对现有量子力学的解释感到不满●史蒂文·温伯格的研究领域覆盖了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物理学以及宇宙学等内容。他同谢尔登·格拉肖(Sheldon Glashow)和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一起,因对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贡献而赢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  相似文献   

4.
就像那些不爱出风头的人一样,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的话,可能会对作为国际物理学年的一部分——以表彰他在1905年作出杰出贡献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感到局促不安。  相似文献   

5.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11,(11):24-25
几十纳秒,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感觉不到的一瞬间,但在实验物理学中却能产生重大差别。9月23日,一个欧洲物理学合作项目——OPERA(利用乳胶寻迹设备开展中微子振荡实验项目)——宣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在位于瑞士和意大利两地实验室之间进行了一次中微子基本粒子的地下之旅后,经过测速,研究人员发现,中微子完成这段行程要比光速走完同样距离  相似文献   

6.
郭汉英 《科学》2004,56(3):19-22
温伯格(S.Weinberg)在他的《引力论和宇宙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一书的开篇,写下这样一段话:“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完成的逻辑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有些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英雄时代流传下来;而另一些则是像空想小说那样,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向往中产生出来。”为什么温伯格会这样写呢?  相似文献   

7.
王家骥 《科学》2004,56(5):10-13
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常数(如光速C、普朗克常量h、万有引力常数G、精细结构常数α等)对于物理学理论的建立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些常数之所以被看作“常数”,依靠的是经验,即实验和观测结果,而无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些常数一定不能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尽管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存在着不确定性,甚至引起麻烦,然而这对科学来说却未必是个坏消息——在1860年代,物理学看上去是如此的美妙。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C·麦克斯韦(James C.Maxwell)发表了他的一系列有关将电、磁、光统一到一个理论的论文,即使用少数几个方程式就能表达的论文。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解决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即光究竟是连续的能量波,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物理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美国《今日物理学》杂志高级编辑查尔斯·戴(Charles Day)两度来到中国,走访并接触了一些实验室和部分研究人员。在他眼里,中国除了文化和历史与西方不同以及创新性有待提高(涉及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外,中国的研究实验室与西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及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物理学发展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以下是查尔斯从中国历史、政府支持、国际合作等方面撰文谈了他对中国物理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恩里科·费米是20世纪杰出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后一位19世纪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学全才”。他在1927~1938年领导一个学派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工作轰动了国际物理学界,为意大利物理学恢复了世界名誉,带来了意大利物理学的复兴。本文从学派产生的特有背景出发,探讨其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Heise  W  王自华 《世界科学》1989,11(10):11-12
当今,与物理学的热点中心有关的基本粒子物理学,有时被投之以这样的提问:在这个领域中提出的任务解决后,是否从整体上看,一个物理学的终结随之就来到了呢?或许有人会给出这种论证:由于所有物质和全部辐射均由基本粒子组成,因此,由它们的特性和行为所决定的定律的全部知识——譬如在一个“宇宙方程”之中——也就必定在原则上为全部物理过程确定  相似文献   

1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沃尔特·莱温(Walter H.G.Lewin)是一位71岁的物理学教授,他在MIT拥有很多追随者和崇拜者.由于MIT开展了全球性的网络教学,莱温教授因此成为了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举行的“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上,我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爱因斯坦对实验物理学和技术物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Dev  SB 任修海 《世界科学》1991,13(8):49-54
本文考察了物理学科学家向现代生物学的转移现象,强调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世纪30年代鼓励理化技术用于实验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促使这种转移的因素有德尔布吕丸所领导的卓越组织——噬菌体小组、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因使用核武器而产生的对物理学的反感、对活力论和新活力沦的放弃、生物学的定量化需要和生物学家对传统描述方法的背离、物理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前途光明而曲折的生物工程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影响.最近几年里作者与一些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和其他转移的科学家的会谈清楚表明,除上述因素还有以下其它原因:物理学科学家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物理学变得越来越复杂、常需要许多人的协作和极其贵重的仪器、个人的作用不太明显,而生物学问题看来简单又十分有趣;物理学家能够将生物的多样性系挽联系起来并找到一统一主题;深信生物工程可以缓和疾病、污染及饥饿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科学家们对生物学工作的态度以及未来物理学科学家如何影响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5.
姬扬 《自然杂志》2019,41(5):384-385
<正>黄昆(1919.9.2—2005.7.6)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和半导体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19年是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黄昆出生于1919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作为名义上的战胜国却在巴黎和会上遭遇耻辱性的外交失败。这一年还不是  相似文献   

16.
<正>在设计师和非常规演示活动的帮助下,一群法国凝聚态物理学家开始致力于去吸引那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对于凝聚态物理学家,2011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它标志着超导发现100周年,这是量子物理学中最有趣的话题之一,且目前仍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当某些特定的材料——例如,铝和铅——  相似文献   

17.
外星人蒂姆     
<正>敌人潜入。飞船时间23:00"哇哈哈哈哈!"这个偷渡上船的外星人——他经常提醒我们,他叫蒂姆——爆发出了一阵邪恶的大笑。这是一种怪异的行为,因为他被纳米绳绑定在桌子上。我瞥了一眼船长鲍勃。他也回瞥了我一眼。我们都瞥了一眼蒂姆。"难道这不是邪恶天才的胜利笑声吗?"蒂姆说。"是的。"鲍勃说。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篇关于伪科学之危险的评论中,萨德里·哈萨尼(Sadri Hassani)避而不谈这一事实:心灵被引入到量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结构中,因为人们发现在被观察的粒子和观察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几位量子物理学巨擘——例如马克思·普朗克、埃德温·薛定谔、约翰·冯·纽曼和尤金·魏格纳——都声称观察者的意识对被观察的物理事件是否存在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心灵事件能够影响物理世界。1963年  相似文献   

19.
链式反应     
《科学之友》2004,(5):62-63
新科学的诞生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可勒尔(HenriBec-querel)发现铀元素能以一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射线释放能量。1898年,玛丽·居里(MarieCurie)和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发现了其他具有放射现象的元素。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发现了两种形式的射线,他将它们分别称为α射线和β射线。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射线都是高能量的微粒。1911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从此科学的新分支——核物理学诞生了。黑暗中的撞击两位德国放射化学家奥托·哈恩(OuoHahn)以及弗雷茨·斯特拉斯曼(FritzStrassman)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成…  相似文献   

20.
在展示物理学的过程中,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向人们证实,通过简单的透明胶带即可产生X射线. 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塞思·帕特曼(Sech J.Putterman)博士和他的同事报告说,当拉开透明胶带时,即粘合剂离开胶带表面的瞬间,会有强烈的电子流被释放出来.电流依次产生强烈而短暂的X射线爆——每次爆发时间为十亿分之一秒,包含大约30万X射线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