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代表作《喜福会》中,描写了解放前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艰难经历,关注他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由冲突最终走向相互理解的过程。母亲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女儿们从无知到成熟一步步成长,这给我们从"成长理论"视角解读该作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掘墓人的女儿》是一扇打开人性丑恶世界的"大门",展现出了一幅人性冷漠的美国社会画卷。这一篇小说从独特叙述视角出发,冷峻地观照了"反犹太人"的彼时美国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作品吟唱出了女性荒凉怪异的灵魂悲歌。通过剖析《掘墓人的女儿》中伦理身份的演变,可以发现作者对现实世界象征和隐喻引申出来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英3位科学家发现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获奖原因: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塞门扎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人们了解氧气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已有数个世纪,但细  相似文献   

5.
正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1年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拉尔夫·斯坦曼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但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已于获奖前3天辞世2011年9月30日,和胰腺癌抗争多年的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离开了人世。不过,他的死讯却让2011年诺贝尔奖显得有点"尴尬"。就在斯坦曼去世后的第3天,毫不知情的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决定授予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过,人们却怎么也打不通那个本该把他从睡梦中惊醒的电话。不得已,工作人员给他写了封信,他的女儿在看到了那封信后,通知了斯坦曼生前所在的洛克菲勒大学。这时,人们才知道,这位同病魔斗争多年的科学巨匠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6.
正有关人士指出,儿童铅中毒是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置。导致儿童铅中毒的"头号凶手"是家里墙壁上刷的漆。1992年的一天晚上,正在家里看电视的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市民罗宾·布朗接到了来自家庭医生的电话。对方告诉她:他刚收到她女儿的检测报告,发现有些情况不对。建议她立即带着女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实际上,布朗的家庭医生已从检测报告的结果看出,布朗的女儿已经被铅中毒,而她只是美国成千上万饱受铅中毒之害儿童中的一个。从那之后的15年来,布朗等人一直在为消除她家和其他家庭孩子的铅中毒而努力,而由于政府部门重视不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0,(16):71-71
<正>7月31日,仅有8000人的纽约州小镇莱茵贝克成为全美上下关注的焦点,克林顿夫妇在这里为其独生女儿切尔西和她的意中人马克举行了一场婚礼。美国运输部联邦航空局先前下令,哈德逊河沿岸成为禁飞区。莱茵贝克镇  相似文献   

8.
政治正确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美国人中的一些弱势群体反对语言歧视的诉求和美国人进行语言自律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政治正确"的渊源和内涵、在美国英语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8月6日,美国主要针对伊朗非能源领域的首轮制裁正式生效。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制裁大棒",伊朗方面做出了强硬表态。早在7月21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表示,伊朗与美国进行任何形式谈判都是"明显错误",美国和伊朗现政权之间存在"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问题"。7月25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将自  相似文献   

10.
正7月7日,美国两艘"伯克"级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虽然这并非美国军舰首次通过台海,但却是台当局首度主动证实。而在此前一天(7月6日),美国向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正式开启中美贸易战。在中美关系及两岸关系的敏感时刻,美舰穿越台海引发各方强烈关注。7月18日至23日,解放军在东海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弹演习,这被认为是针对"台独"势力"挟洋自重"的警告。近段时期以来,美国频打"台湾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隐含、渗透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通过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提出了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0日爆料,奥巴马政府正酝酿对美国核政策进行调整,在提出讨论的几个政策选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宣布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此作为奥巴马在总统任期最后几个月进一步推进其"无核武器世界"理念的"布拉格议程"的又一具体步骤,完善和巩固"核遗产"。报道透露,7月份以来,奥巴马内阁的国家安全成员("原则委员会")已就此召开了两次会议,相关政策建议正提交奥巴马  相似文献   

13.
正如此轻松可以拥有枪,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有关,其内容是"纪律优良的民兵部队对自由州的安全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侵害。"刚刚过去的7月,枪声在美国的大地上不绝于耳,从月初响到了月末。7月4日开始是美国的国庆日假期,但今年节日的氛围却不和谐。就在5日这一天,在休斯敦举行的国庆派对"加勒比海音乐节"中,一名男子在会场内开枪击中4人;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夜总会区,两  相似文献   

14.
王丽妍 《科技信息》2012,(32):I0084-I0084
《喜福会》这部小说中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冲突不断出现。《喜福会》中的中国移民母亲在中国出生和长大,中国文化植根于她们心中,她们在中国的早期生活与来美国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她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反,女儿们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她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是美国式的。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是形成母亲和女儿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在家庭养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女儿赡养老人成为农村家庭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认为"养儿防老"预期的弱化、养老形势严峻、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提高是"女儿养老"兴起的原因,并分析了女儿比儿子更善于照顾老人、女儿能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慰藉、女儿的赡养较少利益考量等优势,认为在农村家庭养老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拓展农村"女儿养老"空间,能够减轻社会保障的压力,满足老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潇匀 《科技信息》2013,(8):508-508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相似文献   

17.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地提出并论述了"软权力"思想,他所说的软权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美国的政治文化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观,这一点在外交方面表现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软权力理论将美国历史上固有的使命观、例外论、"天定命运"等思想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本文把软权力与政治文化结合起来,阐述这两者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进而指出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中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美籍华人李先生夫妇为2007年在美国出生的儿子起了小名"阿福",在美中国留学生陈先生夫妇称同年在美国出生的女儿"阿娜"。为使妻子产后能够正常上班,李先生和陈先生分别邀请其居住在中国内地的父母赴美照顾孩子,可老人说邻里邻居已经习惯了,不愿到美国居住。于是,李、陈两家决定把孩子送至中国内地寄养。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9日至26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邀请,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和女儿来华访问,七天时间里,米歇尔一行访问了北京、西安、成都三座城市,游览了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在北京大学和成都七中发表了主题演讲,在美国驻华使馆主持了圆桌会议,并在白宫网站开通博客,每天更新日志与美国青少年分享她的中国之行。米歇尔此行也开创了美国"第一夫人"单独正式访华的先例。  相似文献   

20.
与野火共生     
正前几天,我们一家子去爬山,经过了一片桂叶漆树林。这种美国南加州特有的植物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它的叶子展开了就像是月桂的叶子,其实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远,是不同科的植物。桂叶漆树的叶子从中间往上卷起来,就像一个个的墨西哥玉米卷。我摘下一片叶子,闻到一股芳香,问我女儿:"知不知道它的叶子为什么这么厚?"女儿说:"是不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