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知识产权和文学成就而言,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成就堪比哲学家拉尔夫·W·艾默生(Ralph W.Emerson)。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认为,就人生而言:生活应当向前,而理解需要回味。因此,一个传记作者必须在两个方向上着力,一是讲述生活中奋发向前的故事,另一是评估回味个中的甜酸苦辣。"生活应当向前"为了追求一种怀旧、回顾性的理解,一个传记作者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而过滤生活。在我为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9封信件,弗里曼·戴森叙述了他与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交往轶事。"在我的生命里,三样头等重要的东西依次是:家庭、朋友和工作。"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他近期出版的《模式创造者》(Maker of Patterns:An Autobiography Through Letters)一书的引言中如此写道。该书收集了作者的很多信件,前后跨越40载人生岁月,以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出世界历史和物理学各种划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袁闯 《世界科学》2007,(7):40-42
科学传播(SciCom)是一个实践与研究的成长区域。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传播活动、课程和从业者的数目都在稳步增加。但是,科学传播究竟是什么?它在何种方式上不同于公众的科学意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素养?本  相似文献   

4.
<正>物理学家提出过量子力学的许多种诠释,譬如哥本哈根诠释、一致性历史诠释、多世界诠释、系统诠释、交易诠释、宇宙学诠释等。同时,也有一些物理学家赞成量子力学的不可诠释,其中的代表人物、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大卫·默明(David Mermin)留下了一句名言"闭嘴,计算!"(Shut up and calculate!)。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的这篇文章便化用了默明的名言,他指出,"一些陈词滥调说,哥本哈根诠释要求不做深入探究的信奉,但这对物理学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假期,惬意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吃瓜群众看神仙打架了。这回对阵双方阵容豪华,正方:萨德里·哈萨尼(Sadri Hassani),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物理学荣休教授,积极向公众传播科学精神,著有科普书籍《从原子到银河系》,似乎天然具有对什么是科学的裁判权。哈教授将近年来兴起的在物理学领域进行的关于意识的研究痛斥为"通过借用、误用在物理学领域普遍理解的术语和概念,各种各样的神秘主义给自己换了一身新行头";反方:劳瑞·铎西(Larry Dossey),医学  相似文献   

6.
正弗里曼·戴森是一位数学天才,在亚原子物理学领域也做出了令人铭记的成绩,后来他又转向地球未来的环境、太空探索和核战争等主题,作为一名作家和科技预见者而获得了社会名望。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于2020年2月28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附近的一家医院过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7.
陈轶翔 《世界科学》2013,(10):13-16
●对科学细节的关注,不仅使卡尔·威曼(Carl Wieman)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还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大学本科的科学教育方式的改革上。威曼认为,就全美国而言,大多数研究型大学针对本科生的科学教育方式都是不科学的,而且收效甚微。由物理学教授转身为科学教育改革者的威曼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高等教育会无视数十年来的  相似文献   

8.
樊洪业 《科学》2005,57(6):6-9
随便翻一翻老一辈科学家的传记.会发现很多人在忆述早年求学经历时,都曾淡到“科学救国”的理想。如果有条件接触到他们思想改造运动以后的应时文章或传记资料。又会发现多数人都有围绕“科学救国”展开的自我检查。再看一看近20多年来的言论。1985年前后,热门话题是科学立国、科学强国、科学兴国。到1995年则定格在“科教兴国”,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融到了一起。“正-反-合”背后的政治风云在变幻.“救、立、兴、强”的字眼在演进.在20世纪的中国.这“科学”是与国运紧密关联着的。  相似文献   

9.
刘兵  侯强 《科学》2005,57(5):30-33
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生物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而已。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文化的一次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雷 《自然杂志》2005,27(5):304-306
<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一书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早期碰撞时的情形并进行了一些反思.本文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科学本身的内涵,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以及科学文化如何传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迷人的基因     
光着眼于科学知识普及的科普读物己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花笔墨去阐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应是明智之举。《迷人的基因——遗传学往事的文化启迪》(以下简称《谜人的基因》)试图表达的也正是科学精抻与人文精神的大贯通,力图通过遗传学往事的追忆,让读者得到科学文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开创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元,也留下了不少超越先贤、启迪后学的文字。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仍是颇受教益的。本刊特从中选择少量重新发表,作为迎接创刊百年献给读者的礼物。本期重新发表的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原发表在《科学》创刊号上。任鸿隽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学术界多称为"李约瑟问题",并时有讨论。由于任氏的这篇文章用文言写成,这次特别配发了文言的译文。还请译者专门撰文对这篇文字进行了解说.梳理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探讨"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脉络。任氏撰文时恐怕没有想到,后人会对"李约瑟问题"展开争论并把它叫做"难题",他自己的答案其实是清楚的。他行文时。也没有在"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上着墨太多。在创刊号上,他这篇文字最想表达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创办《科学》的心声。所以,他着重说了科学是什么,以及在中国传播科学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并在最后强调:"要之科学之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不然,虽尽贩他人之所有,亦所谓邯郸学步,终身为人厮隶,安能有独立进步之日耶"!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方法",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多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到作者后来所撰的《科学精神论》,以及《科学》前辈作者的其他有关论述.他们当时用"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种子"等字眼所指称的,其实就是"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学思维方式"。抓住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育,就抓住了在中国发展科学的"种子"和传播普及科学的"渔"。不然尽贩他人之"鱼".怎么会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进步!关于"科学思维方式",本刊近年来正组织思维方式: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科学思维方式:结构和生成》、《科学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的本体论预设》等系列文章进行论述。读者可以参阅。  相似文献   

13.
"理想实验"与物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景生  谢星海 《自然杂志》2000,22(4):240-244
本文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说明"理想实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对物理学新理论的建立、对已有理论的补充、完善、对物理学的革命性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科学工作者应重视对"理想实验"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的数学     
正探索物理学规律和生物学规律的交叉地带。牛津英语词典是大家都认可的知名权威工具书,但它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非生命物质和能量性质的科学分支"——显然并不全面,因为物理学同样研究生命。早在1900年,物理学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大会时就报告过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如今,物理学和数学仍旧在帮助生物学家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15.
正国人对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奖的兴奋尚未退却,又一项世界级科研大奖落入我国科学家囊中,引起世人瞩目。2015年11月9日,由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领衔资助的"科学突破奖"揭晓了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成为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5个团队之一。这是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  相似文献   

16.
当今科学依旧如火如荼地开展,正如本期"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的困顿"栏目所描述的一样,组学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或将开启大生物学的新境界;对物理学家来说,所谓"物理学的困顿"也不过是在物理学盛世之后探讨未来更多研究路径,吹响向"彰暗物理学"进军的号角.然而,科学的繁荣也带来了错综复杂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问题.当科学遇上政治,科学顾问登场了.  相似文献   

17.
正声音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声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传统领域,研究声音的物理性质,比如振动如何产生声波,声波如何在媒介中传播,声波的频率、强度、速度,等等。然而,我们对于声音的感知,或者推而广之,动物对于声音的感知,还有超出以上性质的很多问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有没有声音?"简单来说,这里的"声音"可以有两种含义。一个含义是客观的声音本身,  相似文献   

18.
这一次,我用大师的语录,为朋友们集成一篇随笔,说说科学艺术家。普朗克从小喜欢文学和音乐。17岁那年,经过冷静思考,他最终选择了物理学。我们要提到他的关于热力学和热辐射的书—这些都是物理学文献中的杰作,没有一个物理学家的藏书室可以没有这些书。在这些书中。普朗克把他自己的大部分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概括进去了,  相似文献   

19.
尼尔斯·玻尔是20世纪一流的科学家,也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率先运用量子理论研究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被视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亦有"原子力学的奠基人"之誉。对于玻尔的科学发现,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20.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Higgs:The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God Particle’),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著,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2012.$24.95(277页),ISBN 978-0-19-960349-7《宇宙尽头的粒子: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如何引领我们到一个新世界的边缘》(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How the Hunt for the Higgs Boson Leads Us to the Edge of a New World),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著,达顿出版社,纽约,2012.$27.95(341页),ISBN 978-0-525-95359-3由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研究程序获得的备受瞩目的成功,看到相关新书的出版也就一点也不令人吃惊:它会告诉你这个由LHC开始的戏剧性故事,以及那个很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这两本书一是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的《宇宙尽头的粒子: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如何引领我们到一个新世界的边缘》;另一是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的《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两本书都介绍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史诗般的传奇,虽然作者有他自己处理故事的方式,但二者都着重突出了所涉及的人。事实上,在描述历史和人物上二者都是最强的。理论家卡罗尔以一个准知情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参与LHC的研究,但他是一个颇有些名望的物理学博主——在今日世界,有关一项发现的传闻在博客世界中出现要远比官方的通告来得早——卡罗尔叙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他的"媒体"来关注2012年7月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宣告的。《宇宙尽头的粒子: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如何引领我们到一个新世界的边缘》一书的开篇是引导性的描述和有关标准模型的简史,以及对LHC探测器是如何工作的作了粗略的解释。然而,这本书关注的重点是希格斯场和玻色子,作者在对称性以及如何打破对称——即使这意味着得到了一个破缺的对称性——等问题上花费了一些笔墨,特别是有关希格斯机制和LHC的章节十分有趣,文笔优美流畅。这本书非常适合于那些喜欢以谈话形式描述希格斯玻色子及其意义的读者。如果你的邻居是非专业人士,那么他们也会喜欢它。当然,《宇宙尽头的粒子》也存有一些不足,即在书的前半部分中,经常出现卡罗尔的自说自话。应该说,一本好书会吸引读者沉浸到故事之中,直到一切都结束。该书还介绍了量子场论,这一理论描述了如何将电子、光子和所有其他亚原子粒子表达成不同场的振动模式。由于通俗文学中难得见到独特的见识,《宇宙尽头的粒子》一书对于一个对现代物理学细节感兴趣的读者会有所裨益。然而,卡罗尔给予量子场论的待遇比我期待的"肤浅"。其实,要是以适当的难度将这个问题对目标群体多写几页,将会大大拓展这本书的受众面。最后,我对此书的一个忠告是,卡罗尔频繁提及的引力子,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推测中的粒子,可在书中却给粗心的读者留下印象,似乎它们是公认的事实,而不是理论上的假设。《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巴戈特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不是物理学界的局内人,他的作品如同保鲜盒,致使读者很容易地进入他的故事而无需刺激性的情节。尽管他的题材相对狭窄,该书实际上是在写关于对称性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确实是过去近百年来的最高成就,在那期间,科学家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对称性在我们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该书的第一章,介绍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数学家埃米·诺特(Emmy Noether,她的名字与拥有守恒定律的物理学理论中的数学对称性紧密相联),然而,在描述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缺陷。巴戈特给出空间和时间对称性的常见例子分别导致动量和能量的守恒,但他试图通过量子力学相对称性来解释电荷守恒的起源。这是准确的,但我不能确信非专业人士会理解他的描述。在我看来,读者更情愿简单地接受另一种被发现的对称性,即电荷的守恒,虽然它仅仅意味着对"量子力学相是什么"这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