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个国家规模的大小是其特有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具体发展进程.无论小国还是大国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和不利之处.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因之所形成的大国综合优势和大国综合症表现得也尤为充分.因此,正确地认识大国综合优势与大国综合症,不仅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国情,这是确定中国合理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际政治领域,人们大多认为是大国"纵横天下"。不可否认,大国间的"斗"与"合"、"争"与"离",奠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小国之间的争斗,由于影响力有限,通常难以引起更多关注。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不对称较量,其中常常是小国占上风,这种争斗结局的反常识性,反而引发更多关注。战后,国际政治中的不对称冲突有增多的趋势。在不少情况下,是弱小国家向实力强大的大国发起挑战,并最终在较量中获胜。根据有关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一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大国效应是大国经济的外部体现,大国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特征。本文从规模效应、创新效应、空间效应和外部效应四个角度,对大国经济引致大多效应的发生路径进行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与时俱进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应丰富其内涵,坚守中国文化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特征,保证中国外交理念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保持始终一致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理论说服力;还应拓展外延,创新外宣话语表达与传播的路径、方法,增强其世界辐射力。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共同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特色与世界情怀,中国才能主动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以更为鲜明的国家形象、更为有效的外交路径介入国际新秩序的制定过程,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古往今来的国际关系是强权政治与强权外交的结合。小国弱国难以插足外交领域,如果示弱则更无外交可言,而夹在大国之问的小国弱国把生存希望寄托在结盟上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结盟从来就不可靠。所以虽弱虽小而不可示弱,惟有独立自主,奋发图强,才是富国强兵之道。  相似文献   

6.
在叶利钦总统第一任期的几年中,俄罗斯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亲西方”到“大国外交”的转变。“大国外交”的实质是:在维护与西方合作大局、不与西方对抗的前提下,为维护国家利益与西方积极抗争,努力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为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因此,“大国外交”是带有战略性、长期性的政策选择,是俄罗斯在冷战后  相似文献   

7.
王钰 《世界知识》2011,(22):67-67
蒙古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地处蒙古高原,夹于中俄之间,处于各大势力环抱之中,自然资源丰富,百年来一直是各强国觊觎之地。新世纪以来,随着东亚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以及亚欧大陆桥优势逐渐显现,蒙古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再次引起世界与地区大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国定乾坤,小国无外交。大国比小国拥有更多的权力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认识往往会蒙蔽我们对小国追求权力的观察。小国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获得与大国平等共舞的权力呢?当小国能创造一种大国所缺乏的新型权力资源,并能持久保障和运用这种资源,进而有利于建设美好新世界时,权力就可能到手了。还是以冷战后的东盟来解释吧。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更是明确点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究竟应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至今仍没有取得学理上的共识。按照现实主义理论,大国外交终究是大同小异的,难有长期性的"特  相似文献   

10.
2021年的第一天,阿根廷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卡洛斯·埃斯库德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终年72岁。埃斯库德因其提出的外围现实主义理论闻名世界,其理论的核心之处在于弱国或小国不要与大国对抗。该理论在一段时期内对阿根廷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世界,大国之间互动频繁,大国的元首外交举世瞩目。在电视屏幕上,观众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特普会"、七国集团加拿大峰会等重大场合,领导人身边都没有翻译,甚至一对一会见时也往往如此。取代传统现场翻译的,是领导人佩戴的耳机——由坐在被称为"黑箱子"里的翻译们进行同声传译信息投送。越来越频繁和高质量的同传,服务于新时代的大国外交。从"有座且留名"到"露面记又说"  相似文献   

12.
小国外交谋略极富研趣。小国者,惟其国小,其人就少,物就寡,实力也就弱。倘说国力是外交的物质基础,囿于此种窘境的国家,其外交就难免有其局限性。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小也有小的好处。殊不知小国外交若驾驭得当,不仅能驰骋于大国之间,获利于矛盾之中,还可发展壮大,人不敢侮。  相似文献   

13.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最为关键的任务是要理顺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守成之间的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更多是中国方面的主动和诚意,这种关系的关键词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早在1990年,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积极致力于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中美第四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发表《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提  相似文献   

14.
正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提出后,南太平洋地区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美、日、法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加大了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投入,大国之间在这一地区的竞争与博弈也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的5~6月,越南的外交犹如其天气一样炽热。越南领导人不但在国内频繁接待了多国领导人来访,而且还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周边国家和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5月11~15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6月初,越南总理阮春福先后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预计6月底前,陈大光还将访问俄罗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总理在访问美国和日本期间都谈及南海问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20,(19):80-80
《世界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书获中央部委重点立项,是中国国际问题学界对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审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格局的历史演进,以中国视角客观详实地分析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对百年变局下中国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以及美、俄、欧盟、日本、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走势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两类外交我常想,办外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外乎两法:一是崇尚信义,一是信奉权诈。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列国尚“信”,“信”被尊为“国之宝也”。列国“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大国信奉“信立而霸”,小国遵循“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一时盟会频起,都以信守盟约为重。曹沫劫齐桓公使许其求,齐桓公从管仲言不杀曹沫并与以失  相似文献   

18.
贺凯 《世界知识》2013,(14):56-57
6月27日,我有幸聆听了外交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的演讲——“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这是王毅自今年3月就任外交部长后,第一次系统地对外阐述中国外交的新思路。做为一名在国外教授和研究中国外交的学者,我听后感受颇深。王毅的演讲不但诠释了中国外交的原则和基石,而且还指出了中国外交的新方向。可以预见,中国外交在今后五年将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所作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对外关系布局中,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地位日益上升。本世纪初,中国提出了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亲邻、睦邻、惠邻等思想,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亲、诚、惠、容"对周边关系新理念,为发展与周边关系提出了指导思想。要落实这些政策理念,做好周边外交工作,需要掌握小国外交的逻辑。中国是地区大国,但长期缺乏地区战略作为一个地区大国,中国周边多是中小国家。中国的影响和利益主要在周边,对外关系的矛盾也集中在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年份,我们更加感觉到,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界不仅仅需要进行学理性和学术性的研究,还要与实际紧密地结合。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全球性大国,正在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更加需要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建设。现在我们所具有的一些外交理念,就像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