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阳城县煤矿区中小煤矿土地塌陷数量、类型、程度以及塌陷破坏特征的调查,分析了造成土地塌陷的原因,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中小煤矿在采煤过程中造成土地塌陷与上覆岩性、地层构造、地形地貌、煤层开采条件、采煤与顶板管理方法的关系,以及土地塌陷规律,为今后综合治理土地塌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智慧  徐军 《科技信息》2013,(21):429-429,46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大量的矿产资源被人类挖掘一空,由此在城市中留下大量矿业废弃地,给地球留下了"疼痛的伤疤",这些矿业废弃地严重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如环境污染、土地荒芜、物种流失、生态平衡失调等。本文分析了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原则与重建技术,并对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案例进行研究,最后对矿业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阳城县煤矿区中小煤矿土地塌陷数量,类型,程度以及塌陷破坏特征的调查,分析了造成土地塌陷的原因,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中小煤矿在采煤过程中造成土地塌陷与上覆岩性,地层构造、煤层开采条件,采煤与顶板管理方法的关系,以及土地塌陷规律,为今后综合治理土地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废弃地恢复及栽植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废弃地通过景观更新设计可以得到重构,提升其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对城市废弃地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进行梳理剖析.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废弃地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废弃地的更新理念舜口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特色的景观更新设计可以使城市废弃地得到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研究区煤矿排污水和塌陷塘水微量进行采样分析,并且在淮南采煤沉陷区水环境现状和主要污染风险因素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微量元素在煤矿排污废水与矿区塌陷塘水的浓度差异和微量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认为煤矿排污废水可能是塌陷塘水中Cd、Cr、Mn和Cu元素的主要来源.据此对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实施水体中微量元素超标污染治理,构建多种功能类型人工湿地,利用塌陷塘调节蓄水作用缓解季节性缺水,建立健全沉陷区水资源监测、利用和协调机制等建议,为矿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尚文全  卢光亮 《科技资讯》2014,(34):113-113
近年,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而煤炭资源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就使矿产开采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大面积的煤矿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地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不同采煤塌陷区域的各自特点,通过对采煤塌陷区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煤矿采煤塌陷区域治理工程的完善措施,希望通过综合治理,能够为采煤塌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地表塌陷为实例。详细分析了造成地表坍塌的原因,井阐述了盾构施工对附近管线的影响,根据地表塌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的塌陷处理措施及后期施工中的预防措施,可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预防地表坍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济宁煤矿区地表塌陷积水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济宁煤矿区地表塌陷积水的时空演变规律,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对煤矿区1984-2013年的塌陷积水面积进行测算,分析了近30年来济宁采煤塌陷积水区的扩展变化情况,并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塌陷积水面积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随着采矿活动增强,煤矿区塌陷积水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边沉陷边治理"等原因,从2007年开始塌陷积水面积扩张速度有所减缓;采煤塌陷积水区主要集中在兖州煤田中部和济宁煤田南部,现已逐渐连成一片;预计未来10年内在枯水期地表塌陷积水面积将不会超过52 km2;加强煤矿区塌陷积水面积的测算与塌陷积水区的实时动态监测,可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肖广成 《科技信息》2012,(3):575-575,571
本文主要对高寒地区煤矿供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高寒地区井工煤矿供暖问题的难点及解决办法,为下一步高寒地区煤矿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