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虚拟物流"理念运用到文献传递服务中的可行性,阐述了"虚拟物流"在文献传递协作平台中的应用模型,提出了基于"虚拟物流"理念的文献传递协作平台运行模块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信息科技与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在人类高新科技平台之上的虚拟实践引发了全社会实践方式甚至是带个哲学观的发展变化。因而梳理虚拟实践的相关哲学研究,不仅是在当前语境下推进对虚拟哲学进行进一步研究,也是对虚拟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先天"和"经验"是一对重要的范畴,是理解康德先验哲学的关键,但过于思辩,难以理解。科学在发展,哲学也在发展,今天可以更好地理解"先天"和"经验"这对范畴。通过结合目前科学及哲学的成果,从逻辑必然性出发,可以进一步阐述并澄清"先天"概念。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新加坡"教学工厂"和德国"双元制教学"的启发,虚拟汽车维修实验室正在逐步进入到汽修专业教学中。虚拟汽车维修实验室综合运用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相同原理、数学理论以其他汽车相关技术,属于虚拟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汽车维修实验室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就汽修专业教学中如何应用虚拟汽车维修实验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明银 《科技信息》2010,(31):276-276
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从电子类专业课的一节实际实验内容出发,探讨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和新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虚拟实验"课堂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意向性"这一概念作为专业术语是从布伦塔诺开始的。他将"意向的"、"意向的内存在"这样一些概念引入到哲学和心理学中,并且认为"意向性"是心理现象所独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可以通过"意向性"来区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胡塞尔从布伦塔诺那里接受了意向性的学说,并对它加以改造。通过胡塞尔现象学的极力宏扬,"意向性"这个概念成为20世纪哲学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这两种教学传授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都在向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区别只在于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更多地关注于"理论理性",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关注"实践理性"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两种解释路径都是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翻译研究出现了间性思维,主体间性从哲学层面引入翻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主体间性的早期萌芽,受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译论,也明显带有主体间性思想的印记。主体间性的现代性,给中国译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中国译者在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精髓的同时,应适当结合主体间性的现代意义,为中国译学找出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
"数据结构"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分析了传统的"数据结构"课程实验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数据结构"课程虚拟实验室的改革方案,介绍了"数据结构"课程虚拟实验室的系统结构,并分3类不同的用户角色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展望了虚拟实验室在软件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金融市场高度发达为核心的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但它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系统。然而,虚拟经济在某种情况下也会独立发展"分形运行"于实体经济,最后崩溃。早在120年前,恩格斯就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头足倒置"的影像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运用分形经济理论构建了美国经济的五维复杂经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证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独立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王超 《科技信息》2009,(34):I0382-I0382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作为哲学中的所述的"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所论及。本文主要从老庄哲学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虚静说。  相似文献   

12.
实践哲学的教育意义之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 《科技资讯》2009,(2):218-218
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观点出发论证"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根本问题。首先,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叙述作为实践哲学的三类不同哲学观点的发展情况。然后,解释教育的实践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在实践层面针对"天人合一"、"中道和合"思想对中国小城镇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并为当今小城镇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晶  任顺元 《甘肃科技》2011,27(4):182-184
约翰·杜威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特点及三个重要命题的介绍,引发其对儿童教育的三点启示:一是教育应适应儿童生活;二是训练儿童本能的有效方法是"游戏"、"作工"、"做戏"、"工作";三是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宪杰 《科技资讯》2010,(13):252-253
本文探讨了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一种智能化的"中学物理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虚拟实验为实验教学提供新方式,能够丰富实验教学形式,完善实验教学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校素质教育的缺失,确实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来弥补;一代青少年学子,真切需要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被歌德曾经赞叹和敬畏的"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哲学,对现代人类认知世界、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所发挥的作用日见重要和迫切。而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主流语境中,如何以中国经典和谐哲学引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当然就成为社会科学进校园的一个重要话题。《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阐发,几乎是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和总结。沿着这条理路,我们正可探索中国经典"和谐"哲学发生与演进的历史轨迹。人类"轴心时期"的先秦,哲学的元始结晶出了"天道—人事"的真理颗粒。把握这一真理颗粒,应该看做大学生人生"人之为人的必修课目"。  相似文献   

17.
和合历史哲学的"和合可能历史世界"是理的历史世界。社会历史的价值理想世界是一种虚拟存在,它指向形而上或未来世界。宗教历史学是指非实在性的存在性的社会历史的想像、虚拟和敬畏的历史学说;和合哲学历史学是指哲学的历史学研究,哲学是历史的灵魂,历史是哲学的血肉。和合家园历史学是一种终极历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构成虚拟实验的三维模型交互的基本要素入手,以"眼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实验为例,系统地描述了虚拟实验中三维模型的交互元素和具体的建模流程,以提高虚拟实验中的教学交互。  相似文献   

19.
把老子哲学简略地分为道与人两个层面的做法无法准确把握老子思想,必须加上道与人之间的两个重要环节"天地"和"万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老子哲学整体结构的完整认识。老子哲学整体架构确定了人与物和道的基本关系,勾勒出人认识道的基本途径,其目的是使政治符合"道",或者说以"天道"矫正"人道",以使天下"自正"。  相似文献   

20.
徐春园 《甘肃科技》2009,25(23):199-200
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就虚拟教学模式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专业英语"虚拟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有利于促进英语与专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