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辐射传输(RT)模型和几何光学(GO)模型的建模思想,建立适用于半干旱草场的遥感反射率模型。考虑到研究区土壤裸露严重,比较分析经验土壤模型Price Walthall和机理土壤模型Soilspect应用于草场遥感反射率模型的优缺点。研究表明:草场模型较好得拟合了遥感观测值;土壤反射采用Price Walthall,模型参数少,但草场的“热点”效应不明显;土壤反射采用Soilspect,模型参数多,且难以获得;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模型。此模型可用于内蒙半干旱草场的退化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借鉴国外职业体育先进经验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我国的现当代体能训练逐渐进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实践训练中。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现代体能训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女子排球、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了骄人成绩,这与他们重视体能训练密不可分;在大众健身领域,普通老百姓对于增肌、塑型、减重、提高各种身体素质训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火热,我国现代体能训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结果显示:(1)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历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理论引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2004年;二是学习消化阶段:2004年后期—2008年;三是吸收应用阶段:2008年奥运会后—2012年;四是蓬勃发展与创新阶段,2012年奥运会后至今。(2)我国现代体能训练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现代体能训练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二是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呈现“碎片化”状态;三是现代体能教练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四是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发展结构不平衡。(3)我国现代体能训练的未来发展路径:一是系统整合,推进我国现代体能训练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二是重视体能教练员在训练中的地位,逐步建立现代体能教练培养系统;三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培训与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科尔沁沙地沙质天然草场进行连续牧压梯度试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地下生物量迅速下降,连续强度牧压下沙漠化在短期内(3~7个月)强烈发展;随着牧压的增加,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也上升;放牧造成的沙漠化在初期阶段相对容易治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辽妥外涂在治疗早产儿脂肪乳外渗引起局部水肿、疼痛、皮肤变性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18例,采用将患处的渗出液挤出后,再用喜辽妥外涂的方法处理;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50%硫酸镁湿敷患处,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脂肪乳外渗后肿胀、疼痛、变性坏死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x^2=4.33,P〈0.05)。结论采用将患处的渗液挤出后,再应用喜辽妥外涂患处治疗早产儿脂肪乳外渗效果良好,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放牧强度下天然沙质草场植物群落分异特征及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科尔沁沙地沙质天然草场进行连续牧压梯度试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地下生物量迅速下降,连续强度牧压下沙漠化在短期内(3 ̄7个月)强烈发展;随着牧压的增加,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也上升;放牧造成的沙漠化在初期阶段相对容易治理。  相似文献   

6.
牧区草场是自然资源宝库,实现生态平衡的屏障,也是牧区牧民生活的依靠。中国是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草场退化严重的国家。牧区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牧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草海的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一些盲目、短期经济行为,使草海受到干扰、破坏、污染。附近农民造田、放牧、破坏沼泽、草甸、草海湿地面临恶性退变。保护草海重要措施之一是发展各类高效生态经济实体;在外围地区建设林果、人工草场生态保护带、提高载畜量;发展鱼、水禽及水生植物养殖业,搞好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银行运行机制的转换受到旧企业制度的制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成了银行运行机制转换的基本条件。重要的是把银行运行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寻求转换银行运行机制的途径。它们包括:(1)重塑银企关系;(2)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4)发放抵贷款和但保贷款;(5)向企业提供调控与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由电压源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机,提出了一种适于数字实现的离散化定子电流控制方案,与现有的定子电流控制方案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1)对电机参数及电机运行状态变化鲁棒性好;2)对定子电流参考信号的动、静态跟踪性能好;3)与转子回路的状态变量及参数无关;4)控制算法简单,适合于计算机实现。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该定子电流控制方案的提出为现代高性能感应电机交流调速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久治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部,东南部与四川阿阿坝县相邻。东北与甘肃省的玛曲县接壤,西北、西南与本州甘德县、玛班县和达日县毗邻。全县有天然草场73.2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6%,其中可利用草场66.451万公顷,占草场面积90.7%,全县各类草场平均产草量为23。33公斤/公顷,据县草原站2003年调查,全县草场理论载畜量为245.66万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203.45万只羊单位,潜力1.207万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1.
腾格里沙漠南缘2种沙地灌木植物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坡头地区人工自然植被中的主要植物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光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种沙地灌木植物光合速率(Pn)、微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相对湿度RH)以及植物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比(Ci)、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种沙地灌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中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9:00左右,17:00左右出现第2峰值,这是沙地植物对强光照、高气温、低湿度的干旱自然环境条件的一种响应.2种沙地灌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既受气孔因素的影响,也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其中在7:00~9:00与17:00~19:00时,两者光合速率的增加不仅仅是由于气孔导度的增加造成的,而9:00~15:00期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以上各项光合特征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在研究区自然环境条件下,油蒿比柠条具有更好的光合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漠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和沙漠砂替代率对沙漠砂混凝土7 d、28 d、56 d抗压强度和28 d劈裂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沙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用沙漠砂替代中砂配制混凝土是可行的;综合考虑沙漠砂混凝土7 d、28 d、56 d抗压强度和28 d劈裂拉伸强度,沙漠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34、粉煤灰掺量10%、砂率30%、沙漠砂取代率30%,为沙漠砂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Hunshandake Deser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data of Hunshandake Desert in China monsoon region revealed that Holocene summer monsoon had experienced six prevailing periods and seven weakening periods. The climatic humidity and the vegetation had also undergone the similar periodical variation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periodicity. The period when summer monsoon prevailed or winter monsoon weakened and climatic humidity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relatively increased, corresponded to the global warming events;whereas the period when summer monsoon weakened or winter monsoon prevailed and climatic humidity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relatively decreased, corresponded to the arid events in middle to low latitudes and the cold events in North Atlantic. As for the changing regularity of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there were two distinct periodicities of 1456 years and 494 years, also these two periodicities had glob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鸟类区系的过渡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区共记录到鸟类 84 种,隶属于 13 目 30 科 58 属.对这一荒漠和草原过渡地区的鸟类区系、生态地理分布及生态适应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西部荒漠亚区与东部草原亚区界线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荒漠蜥蜴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密度、植被覆盖度、食物种数、密度和多样性晃决定荒漠蜥蜴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这些因子同时也是群落优势种的种群调节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通过对群落中优势种种群密度的调节调群落结构。这一理论在鸟类群落研究得到证实。在体温调节上,荒漠蜥蜴代表了一种过液类型常;一方面具有其它变温动物所具有的行为性体温调节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哺乳类和鸟类的一些生理温调节的雏型。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8):1344-1349
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益与感知成本之间的权衡.选取新疆库姆塔格沙漠旅游景区为案例,实证研究沙漠旅游者的感知价值.首先开发沙漠旅游景区游客感知价值量表并施测,采取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分析处理,研究发现,除性别外,感知价值的若干因子在其他人口社会统计指标中的不同变量间存在一些差异,各因子间大多存在相关关系,游客对库姆塔格沙漠旅游区感知价值、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得分均较高,表明景区开发较好.根据研究结果,对若干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建议有侧重地建设景区,发挥景区沙漠资源的综合功能,并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风沙环境与沙漠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遥感判读的基础上,本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风沙地貌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探讨了区域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以及风沙活动特征与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的发育与演变过程。本区主要发育新月形沙丘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垄、鱼鳞状沙丘群,沙丘的形态组合与分布规律、发育过程和运动状态受区域风向变化和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研究区风沙主要来源于各大河流搬运的沉积物,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风力吹扬、搬运再堆积“就地起沙”形成现代风沙地貌。综合分析各种地质记录表明,本区域沙漠是中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历史时期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The Tadm Desert Highway shelterbelt, located in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 is irrigated by underground saline water, with three to thirty gram per litter mineral degrees. The sustainability and stability are affected by multifarious stres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elterbelt are studied to probe into 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shelterbelt. On basis, decis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study ecological stability of the Tarim Desert Highway shelterbelt, to screen out limited factors, to establish general index system, an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shelterbelt nowadays. Finally,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stability is utilized to manage the artificial eco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ecosystem is relatively flimsy, whose stability can be increased by adjusting stand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nutrient cycl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