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精神文明建设有没有规律可寻?我以为是有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今天的精神文明与昨天的精神文明之间,精神文明各部分内容之间,都存在某种有机的联系。这些联系也就构成了精神文明发展的规律。本文就试图探索一下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问题,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精神等等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精神生产是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的”。①“‘精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我们党在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提高到战略的地位,这就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奋斗。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有着广泛的内容,既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大方面,又包括个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能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 ,直接表现为能推动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发展物质生产力 ,创造物质文明 ,又要发展精神生产力 ,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使市场经济各项活动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真正使我们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呢?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上。这就是说,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不难理解,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而且,物质文明基础盒雄厚,精神文明也就愈能较快地建设起来。这是相互联系的一面。另外一面,两者又不是简单地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机械对应关系,物质文明低精神文明差,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就好了,为什么?第一精神文明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政治制度;第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发展具有相对于物质文明发展的独立性,另外受各自不同性质和复杂的具体历史条件及意识相互作用的影响。精神文明相对独立运动的规律和事实告诉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不能“单打一”以物质代精神,不能搞只抓物质不抓精神,只见物不见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邓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精辟地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指的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发展状况。精神生产,主要指文化建设,即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九年政治风波前后,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他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与精神文明建设郝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这里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克生 《科技信息》2006,(5):176-177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确保生产社会需要和用户满意的产品,所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控制和协调工作,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来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信誉乃至生死存亡的的大问题。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有过得硬的产品、高质量的产品。那么如何使用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这就要从管理上下功夫,从质量管理上做文章。管理是为生产服务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我们从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各个历史阶段,越来越更加科学化、规范…  相似文献   

10.
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创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晓磊 《科技信息》2006,(7):386-387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和品位也不断提高。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那么,我国的社区图书馆本着一个什么样的创新理念来向前发展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吴建民 《科技资讯》2006,(24):219-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推动社会全面、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从宏观上概括为:物质动力系统、精神动力系统、体制动力系统等。如果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把改革看作社会主义发展的体制动力,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可持续发展既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物的要素固然重要,没有物的要素,人的能动性难以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物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死物。因此,研究、探讨精神动力系统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海 《科技信息》2010,(18):I0044-I004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既要完成生产任务。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为完成这两项基本任务,就要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人,启发人,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 时,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在发展物质生产和改善人们 的精神生活,提高和改善人的精神素质。就其主要内容来说, 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 明建设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整个 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具有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其各个组成部 分,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我认为,教育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各个组成部分中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改善学校文明单位建设,探…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是现代科技成果的知识载体,承担着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职责。面向21世纪的科技期刊的主编,应增强超前、创新意识,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科技动态,长远规划选题,组织和选择那些学术有新意、对国民经济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高科技稿件。为提高刊物的生存活力,主编要有精品的质量意识和读者市场的竞争意识。同时,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高度,充分意识到编辑队伍的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使我们的出版事业后继有人,一代胜似一代  相似文献   

17.
确保安全生产,对于企业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安全生产中如何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优势,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我们要切实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职工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安全生产是思想政治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为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现在国家提出来,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在科学技术上要创新。为什么科学技术创新这么重要呢?邓小平同志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第一生产力,就体现在很多科学上的发现会导致新技术的出现,而新技术又能导致新产业的产生和成长。下面我会举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又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