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丘脑-皮层连接的动态特性估计男性和女性丘脑-皮层功能连接的不同状态,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性别对于动态丘脑-皮层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男性和女性中各自发现了9个动态功能连接状态,且在9个状态中,男性的丘脑-皮层的功能连接显著高于女性的丘脑-皮层的功能连接,拓展了人们对于丘脑-皮层连接的理解,并且探讨了动态丘脑-皮层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数控机床铣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开发出针对立体光造型(STL)文件的接口程序,设计一种STL真实感显示工具(FMill).考虑到方便软件功能扩充的需要,采用了动态连接库DLL(Dynamic Link Library)技术,整个应用程序由可执行程序FMill.exe和3个动态连接库组成,即几何基础模块(GeomBase.dll)、二维图形绘制模块(glContext.dll)和几何核心模块(GeomCore.dll),克服OpenGL不具备面向对象功能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调用STL格式文件,以实现STL文件的真实感显示输出,并通过Master CAM 8.0输出的STL文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任务背景下腹侧注意功能网络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静息状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已经成为当前人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任务背景来获取一种更为"纯净"的静息状态,其中脑区的"任务背景"被定义为那些不会激活感兴趣脑区的任务.由于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在"任务背景"下人脑除默认网络外的其他"高级"功能网络内部是否被中断,本文研究了人脑听觉背景下腹侧注意网络内部的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在听觉背景下该网络内部存在显著的功能连接,这一结果说明简单的感觉任务不会中断人脑的腹侧注意网络.本研究首次证明在任务背景下,除默认网络之外,人脑还有一些高级功能网络内部存在显著功能连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平衡针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于针刺平衡针前后分别进行磁共振腩功能成像扫描,应用功能连接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针刺前后两组数据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后的双侧颞中回、双侧眶上同、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左侧腹背侧核、双侧额上回...  相似文献   

5.
基于标准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了一般的网络动力系统所符合的偏微分方程,不仅给出无标度网络的一个拓扑性质,而且讨论了其中每个功能函数的实际意义.接着本文扩展了BA网络模型增长的"度优先连接机制"原则,从更一般的情形出发,建立了一类具有2种不同优先连接概率共存的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知该模型具有无标度特性.最后对无标度网络的幂律指数γ的取值范围与多种择优概率并存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探索,并依据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贡献度",提出了一类优先连接概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静息态下健康人脑的功能连接模式有助于理解人脑在正常或疾病状态下的功能活动规律.利用小波变换从健康志愿者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提取时间序列,计算90个脑区的相关性,设定阈值建立脑功能网络的无向简单图,然后计算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并对度分布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脑功能网络具有规则网络的大聚集系数又具有随机网络的小特征路径长度,度的拟合显示具有指数截断幂律分布,即脑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  相似文献   

7.
网页浏览的实时连接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浏览器浏览网页是一种无连接的方式 .网上的实时交谈、聊天、寻呼等功能的实现存在着实时动态交换数据的问题 .该文给出了几种实时动态连接的方法并对其实现技术做了较细致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从19个健康志愿者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中提取了时间序列,计算了90个脑区的功能相关性,设定阈值建立脑功能网络的无向简单图,然后计算了一些网络测度.结果显示人脑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性别分层后并没有发现各网络测度在全脑水平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早期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区间效应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的差异性,基于多导联脑电信号的相位信息,利用有向相位延迟指数(dPLI)算法,对两组受试者在执行oddball视觉探测任务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θ频段,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早期VaD患者顶区到额区和顶区到中央区的连接强度均显著降低;正常老年人存在顶区脑活动相位超前、额区及中央区脑活动相位相对滞后的现象,而这种相位关系在早期VaD患者中被打破。因此,能够推测出远距离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的下降,顶区核心地位的削弱,顶区相位超前、额区及中央区相位滞后现象的缺失可能是造成早期V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该研究为VaD患者的发病机理研究、早期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和PCA的脑网络效应连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脑功能效应连接网络检测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效应连接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PCA提取感兴趣区域内fMRI信号的时间主成分,以此特征作为时间参考信息,然后计算参考信息与大脑其余每个体素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映射到全脑,形成Granger因果图(GCM).理论推导阐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研究人脑运动功能脑区在手动任务下的效应连接GCM,结果验证了运动功能神经网络理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中本地负载均衡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内容分发网络负载均衡的改进加权最小连接算法(improved 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IWLC)。该算法在加权最小连接算法基础上考虑服务器性能与负载能力,引入服务器动态性能与负载水平评估因子,计算出综合性能指标以及动态权值并以此性能指标为依据完成任务调度,能较好地利用底层硬件资源,同时降低任务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构建功能脑网络时,不同功能连接定义方法所构建脑网络的可信度,弥补传统方法忽略网络结构特征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节点属性,通过多种网络结构属性,研究不同功能连接定义方法所构建功能脑网络差异的方法,比较功能脑网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说明,本方法对衡量网络连接定义之优劣非常有效。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对于使用皮尔逊相关、偏相关与小波相关方法所构建功能脑网络边的可靠性而言,皮尔逊方法优于小波相关方法,偏相关方法略差于小波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叙述了CARD方法库的动态连接技术。启动CARD系统后,系统出示3级中文菜单。引导用户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与用户解题有关的方法,并且动态地生成批命令文件,以使在系统控制下,无人工干预自动地完成动态连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深入研究和探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和相关分析在功能连接方面的应用,并应用于静息状态功能连接,考察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病理条件下人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异常,从而加深对AD病理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SSL VPN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通过利用SSL VPN能穿越NAT设备的特性,结合目前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将SSL VPN融入其中,实现了一种更优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SSL VPN的实现利用现有的开源软件OpenVPN,通过对实现流程的分析、系统安全性分析,证明了这种方案在目前网络环境下部署的可行性,以及这种方案的优点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的fMRI数据效应连接方法,并将两种方法有效联合研究手动任务下激活皮层的因果效应连接。该方法首先由统计参数图法(SPM)组分析得到任务激活脑空间图,选取感兴趣区域(ROI);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ROI内fMRI信号的时间主成分,以此特征作为时间参考信息;最后计算参考区域与大脑其余每个体素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映射到全脑,形成Granger因果图(Granger Causality Map,GCM)。理论和试验结果阐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运用该方法研究人脑运动功能脑区在手动任务下的效应连接GCM,验证了运动功能神经网络理论。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集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经预处理后结合种子相关分析方法、t-检验法以及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构建正常人脑功能网络.针对脑网络构建中种子相关分析法存在阈值设定随意性大的问题,引入两个原则,即设定的阈值需保证网络的整体性和小世界特性,使建立的脑网络模型充分具有实际系统的特征.在建模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脑网络功能连接特性,发现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性;并通过计算网络中心化指标推测出后扣带回、楔前叶、楔叶以及顶上小叶等是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网络的关键脑区.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面向连接的多级网络的虚拟需求分配(VDD)算法,它利用发送数据包来广播信息,以提高动态分配(DBA)算法的功能·并分析一个简单分布式算法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为弥漫性脑损害(精神分裂症)的脑网络研究(2011CB707805)一般性科技报告,报告概括了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并总结2011—2013度计划执行情况;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重要阶段性成果或突破;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及下年度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对年度情况进行汇总。该项目围绕研究目标,依照研究方案针对患者、高危人群与正常对照,分别研究脑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分析各自的网络属性,找寻疾病所产生的异常模式。利用多中心数据发现了:(1)脑结构网络异常:精神分裂症患者皮层厚度、灰质体积及白质解构的异常,病分析高危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大脑杏仁核存在共同的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模式;(2)脑功能网络研究:精神分裂症的脑解剖网路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被试的的脑解剖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的全局连接效率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临床和认知功能评定指标与各种脑网络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3)脑网络相关生物基因标记物关联研究: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与脑网络的研究表明DISC1不同基因型对于丘脑-皮层通路的结构与功能连接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DISC1基因的Cys等位基因携带者脑网络信息传输效率较低,5-HTTLPR与情绪相关的关系以及对杏仁核-前额环路的影响。从影像学及生物学标记物层面对脑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弥漫性脑损害(精神分裂症)对脑结构和功能网络影响的本质特性,在网络水平、基因水平上发现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的影像学标志,生物学标记为这些疾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等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全局查询效率一直是中间件异构数据库集成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目前异构数据库绝大多数是关系型数据库,所以采用半连接方法优化连接操作,并在半连接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个站点的半连接执行方案优化算法,该算法根据半连接图生成有向无序树,使多个半连接操作能够并行执行,经分析能有效地提高全局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