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松阳茶产业提质增效立体开发工程"实施以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主要技术依托,通过提高茶叶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科技项目实施对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茶树良种繁育与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生产线建设、粉茶(抹茶)产业发展、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产品研发、茶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茶产业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分析,以期为"十四五"松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汉中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产茶历史悠久。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进入了快车道,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发展中还存在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面对各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汉中茶产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汉中茶产业的现状分析,以求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区的茶叶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如何让这个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这个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从茶叶的几个应用方面入手,分析了利用茶叶资源进行开发的发展策略,同时从发展的制度上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重点发展茶产业中的有机、绿色、无公害产业,让大别山区的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茶叶市场上,拥有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好的销量。茶叶销售不仅需要良好的宣传和营销手段,更重要的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茶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安徽黄山毛峰茶叶品牌建设,提出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企业信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竞争激烈、没有硝烟的茶叶商战中,松阳的茶叶异军突起,在业界引得关注。松阳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茶叶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茶叶生产发展迅猛。松阳县适时提出了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的“一县一地”生态农业区域品牌。本文拟就对松阳“一县一地”生态农业区域品牌的打造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7.
郑宏 《临沧科技》2007,(2):12-14
茶叶是临翔区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茶叶产业的经济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立起以生态、环保、健康为主体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全面提升传统的茶叶产业,是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临翔区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临翔区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市场潜力巨大,重视茶叶贸易对于发展我国茶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茶叶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多种原因,茶叶价格秩序显得比较混乱。为此,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茶叶交易市场中的供求叫价模型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去除茶叶定价的模糊性,实现茶叶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双赢,最终促进茶叶交易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茶叶科技期刊作为茶叶科学技术向生产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在传播茶科技、茶文化,服务茶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中国茶叶》为例,探讨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分析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茶叶科技期刊如何将学术论文与科普文章衔接转化、布局融媒体矩阵、开拓科普渠道,提出传播普及茶叶科技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贵州茶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大力发展茶产业,对实现贵州生态现代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贵州茶产业的优劣,从加强领导,有效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打造茶品牌和科技进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贵州茶业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科技问题尚未解决,影响了贵州茶产业的做大做强.本文在简述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机遇的前提条件下,着重剖析了贵州茶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相关科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和剖析了当前宁强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茶叶基地基础薄弱、产量低、效益不高、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提出了茶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测监,加强组织管理和政策落实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和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介绍印度、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茶叶质量控制的经验,分析茶叶加工过程现存的小规模企业多、监管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潜在危害因子未被充分认识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茶叶加工厂的升级改造、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措施,以确保加工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筠连县创建的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了四川检验检疫局、四川省商务厅和四川省农业厅联合考核组的验收,成为宜宾市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产业是筠连县的特色农产品,多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9.75万亩,其中无公害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地处浙南欠发达地区文成县,创建于1998年,2000年注册使用"日省"牌半天香茶叶商标,是一家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企业,也是市、县两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公司由九龙山茶场、茶叶加工厂、茶科所、茶叶销售部组成,现有厂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晋商开辟了一条把中国江南和欧亚大陆连起来的"茶叶之路".晋商的万里"茶叶之路",由采茶到开发基地种植、加工;由水运到驮运、车运、再驮运到欧亚大陆,是一项庞大的茶叶物流工程.祁县的古茶道路是晋商万里荼路上最重要的中心路段,祁县茶商是开辟"茶叶之路"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王飞杰 《汉中科技》2013,(5):38-39,33
西乡县凭借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使其成为主导产业之一,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正确识别茶叶主要病虫害,熟练掌握其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提升茶叶品质。笔者通过深入茶园调查,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茶叶主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提出了防治指导建议,供茶叶企业和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饮也被称为国饮。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于市场诚信的缺失,消费者无法辨别茶叶产品的质量和真伪。而有些茶叶生产企业因为经营规模小,产品无标识,很难追究责任。当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贵州茶叶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优势,提出了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方案。  相似文献   

20.
茶园土壤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与化学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指出协调良好的茶叶土壤环境与科学的茶园土壤管理措施,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保证。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性状所要研究的方向,这对促进我国茶叶品质的提高和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