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稻的7 个鉴别品种为材料,对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水稻稻瘟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 个鉴别品种,不论抵抗或感染稻瘟病品种的稻胚凝集素都有较高的凝集活性(25~28),在SDSPAGE中都呈4 条带,且位置相同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可溶性水稻凝集素活性均测不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表面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壁表面糖外被是半乳糖,可溶性稻胚凝集素是与N乙酰葡萄糖胺专性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稻瘟病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在对6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穗部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前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及总酚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接菌后各品种PPO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在接菌后第3 d PPO活性达到峰值,而感病品种在接菌后第4 d PPO活性才达到峰值;接菌后抗病品种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呈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感病品种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缓慢下降然后再度上升;各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均在接菌后第2 d达到峰值,然后酚类物质含量开始下降,但感病品种下降速度明显比抗病品种快.  相似文献   

3.
三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其幼苗的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不同,叶绿素和硝态氮的含量也不同,凡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亭的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也高,凡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低的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也低。华03的谷粒蛋白质含量高。其幼苗根系对铵态氮的吸收能力也强。上述结果说明,蛋白质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其生理生化差异在幼苗期已表现对氮的吸收和利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病害。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将为病菌的遗传学和病害的生态学奠定基础 ,致病类型鉴定对水稻新抗病基因发掘和抗病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对峙培养和接种的方法对云南省稻瘟菌的交配型分布、和近等基因系上鉴定能力进行了研究。2 6 1个来自云南各地州、市、县的稻瘟病菌株与交配型标准菌株杂交试验表明 ,其中 6 3个菌株能进行有性交配并形成典型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占总菌株的 2 4 .14 % ;其中 6 2个菌株为MAT1型 ,仅 1个来自牟定县的菌株A牟 0 1 1 1为MAT2型。测定了15个可育菌株在CO39、丽江新…  相似文献   

5.
施于土壤中的氮肥,不是全部被作物所吸收了的。由于土壤中硝化菌的作用,氨态氮氧化为硝态氮,硝态氮对土壤胶体亲和力较之氨态氮低,易被雨水、灌溉水冲走,同时在还原气氛下,渗入土壤下层的硝态氮被还原为氧化氮和游离氮而走失,一般水稻田氮肥利用率仅有20~50%。脒基硫脲(代号ASu)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新型药剂,它具有显著的氮肥增效作用,不仅适用于水田,也适用于旱地,由于脒基硫脲对于硝化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使用较少的量,即可达到增产的目的。据一九七四年20个点试用结果,使用脒基硫脲作为增效剂,水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增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采用正交设计法建立了一种由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硝化细菌(Nitrate bacteria)和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组成的复合藻-菌净化系统去除造纸废液中有机质和氨态氮的最优化模型,确定了藻类与细菌的最优化数量配比关系为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7120∶硝化细菌∶荚膜红假单胞菌=1∶2.17∶2.83∶5.09.比较了复合藻-菌净化系统最优化模型与单藻、单菌去除造纸废液中有机质和氨态氮的代谢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复合藻-菌系统代谢有机质、氨态氮的速率远高于单藻、单菌,其去除率分别为91.3%、79.2%;39.9%、22.7%;58.6%、68.9%.研究了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复合藻-菌净化系统最优化模型代谢有机质和氨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复合藻-菌系统代谢有机质和氨态氮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黑暗有利于有机质代谢而光照利于氨态氮的去除.藻-菌系统对有机质和氨态氮的代谢能力与系统的环境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分蘖期接种稻瘟病菌,研究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接种稻瘟病菌孢子后,叶片出现不同程度发病,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叶片的Fv/Fm,Fv/F0,F′v/F′m,ΦPS Ⅱ,qP,qN,ETR和α较对照均显著降低.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的敏感程度不同,R725接种ZA5后,叶片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光合色素含量大幅下降,叶瘟发生最重;R720接种ZC8后发病最重,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大幅下降,Fv/F0和ΦPS Ⅱ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显著低于对照;R727接种ZG1后发病最重,光合色素显著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ΦPSⅡ,ETR,qN和α也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温室无土育秧的水稻幼苗在最适温度、较低光强这种特殊环境里萌发生长,胚乳蛋白酶活性在萌发第三天达到了高峰期,肽酶活性、氨态氮含量和非蛋白氮含量在第四天达到了高峰期。萌发第三天供给含氮营养液,不但推迟了肽酶活性和氨态含量的高峰期,而且提高了峰值;并且延缓了蛋白酶活性的下降,从而使水稻幼苗处于良好的氮素营养状态,叶绿素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世界上各稻区分布最广泛的严重病害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米的重视和对日本品种的大量引进种植,稻瘟病在我省局部地区又有回升趋势,选用和培育抗病品种是综合治理该病的经济有效措施.现将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简报如下,旨在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加速抗病育种进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稻瘟菌侵染后水稻抗氧化酶类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稻瘟菌70-15小种表现抗病和感病反应的近等位基因系两水稻品种(C101和C039)为材料,对其接种稻瘟菌,结果表明:POD酶活性与抗稻瘟病正相关;而水稻抗瘟性与病害早期的SOD和CAT活性呈负相关;同时还发现,在不亲和反应的水稻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并显著高于亲和反应水稻的MDA的含量,这表明水稻叶片中有膜脂过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稻瘟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识别和发病条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加强水肥管理,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抓好叶瘟,穗颈瘟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2.
作物根系吸收硝态氮后,运往叫片先被还原成氨态氮,然后合成为有机氮。在硝态氮还原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起着调控作用。有关作物耐肥性的研究亦已阐明,作物对氮素的反应特性与NR活性存在着负相关,不同品种间NR活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体内酶的诱导合成水平不同而造成。由于NR是一种诱导酶,在植物体内极不稳定,诸如光强、温度、pH、CO_2、O_2分压、水势、氮的供应水平等等因素,都会导致NR活性的变化和波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两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剑叶含氮量、单叶及群体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均高于低氮处理,下降速度也比低氮处理慢.这可能是直立穗型品种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强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4.
硝态氮对不同品种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了硝态氮浓度对不同品种生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的提高,生菜的硝酸盐含量随之递增,生物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生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用基因枪法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芷蓿葡聚糖酶(β-Glu)基因、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B-RIP)基因和潮霉素基因同时导入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中,获得了个潮霉素抗性再生系,Southern blot证明2-3个抗真菌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初步抗性鉴定表明RO代转基因水稻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抗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总氮、α-氨态氮、原麦汁浓度、酒精度等四个方面对普通型、超鲜型、超干型和冰啤酒四种啤酒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普通型啤酒的总氮及氨态氮含量都最高,超干型啤酒总氮及氨态氮含量最低.酒精度与原麦汁浓度成正比.从营养角度考虑,普通型啤酒与其他类型啤酒相比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用基因枪法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苜蓿葡聚糖酶(βGlu)基因、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BRIP)基因和潮霉素(hpt)基因同时导入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中,获得了7个潮霉素抗性再生系,Southernblot证明2~3个抗真菌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初步抗性鉴定表明R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甘蔗是需氮量较大的重要糖料作物,为了探讨固氮菌对不同甘蔗品种生长过程中的硝态氮、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固氮菌DX120(A)、固氮菌296(B)和固氮螺菌(C)处理桶栽甘蔗品种ROC22和B8。主要结果表明:不同固氮菌及组合处理后2个甘蔗品种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在8—11月总体上高于对照却低于肥料处理;接种固氮菌提高了2个甘蔗品种叶片中氮素的含量,且A和AB处理对ROC22的效果较好,A、C和AC处理对B8氮素含量的影响效果较好;磷元素含量在生长期不断提高,固氮菌处理有利于2个甘蔗品种磷素含量的积累;单个及多个组合固氮菌处理对2个甘蔗品种叶片钾元素的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煤矸石是夹在煤层上下,不能作燃料的黑石头。是采煤矿区的废物,煤矸石中含有0.2~0.5%的有机氮,也就是各种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这些氮素,不转化为无机态氮,一般作物不能吸收利用。山西省晋城县北(石店)公社,把煤矸石中含有机态氮,用火自然分解成氨态氮(无机态氮)。氨态氮气体通过铁管在冷却池内遇冷后,变成液体,氨态氮溶解水中即成氨水。这种方法,设备简单,制造方便,土法上马,废物利用,是一种多快好省地造肥方法。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