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送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一项配套技术。该技术具有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工效比人工沤制粗肥提高40-120倍,可使水稻增产5.5-18.2%,玉米增产5.5%,大豆增产5-10%,小麦增产7-17.3%因此,值得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应用技术要点如下: 一、秸秆细碎程度和亩用量。秸秆的切碎程度以5-10厘米为宜,最长不超过25厘米,细碎的秸秆能与土壤有较大的接触面,易吸水,分解  相似文献   

2.
有机肥主要指人、动物粪尿,作物秸秆,绿肥等经过一定时间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长效的营养,还能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有机肥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现实中有机肥却是“叫好不叫座”。为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以了解其中原委。  相似文献   

3.
张永明 《河南科技》2009,(11):17-17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而且还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应用大型机械进行操作,既省工、省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秸秆还田克服了秸秆焚烧时对土壤理化结构的破坏,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易引起火灾等。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操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秸秆要切碎.把秸秆趁鲜铡成3~6厘米长的短节,或采用机械粉碎法,以免秸秆过长压土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选择合适品种 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复合肥料;豆科作物可以选用磷钾复合肥料;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不仅增产而且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而且还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旱地占信阳地区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长期以来,旱地作物产量水平低,其重要原因就是有机肥料缺乏,土壤瘠薄,结构不良,致使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大力发展绿肥,乃是增加土壤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本试验通过柽麻、绿豆、田菁几种旱地绿肥掩青作小麦底肥,探讨对小麦的增产效果。试验地为白墡土,肥力水平较低。前茬小麦,亩产200斤。麦收后机耕整地,深度8寸。试验地划分成四个大区,面积各为一亩,分别种植柽麻、绿豆、田菁。另一个大区晒垡作对照。  相似文献   

8.
<正> 1.注意秸秆的翻埋量。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公斤以下,否则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有危害作用。 2.注意加强水分管理。秸秆直接还田,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土壤中,翻埋深度20cm左右。一定要覆土严密,防  相似文献   

9.
一忌盲目施用 一般来说,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显著;高于1.0毫克/千克时一般不需施用:就作物而言,对锌敏感的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大豆、棉花、番茄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马铃薯、圆葱、甜菜等,对这些作物应特别重视锌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0.
作物杆还田要配施氮肥董金丰董贵民作物秸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据测定每50公斤小麦秸秆还田后,可得40.8公斤有机质,肥分相当于硫酸铵1.2公斤,过磷酸钙0.6公斤,硫酸...  相似文献   

11.
<正> 锌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虽仅百分之几,但却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作为肥料应用于农业,世界发达国家开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五、六十年代仅有一些探索试验。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农业产量的提高,微肥才被引起重视,开始进入比较广泛的研究应用阶段。微肥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协调土壤养分、促进作物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分析,试验室研究和示范推广,就我省土壤含锌状况及锌肥的农业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物与土壤》1976年28卷7期25页报道〕由于豆科植物本身能固氮,许多人可能对这些作物完全不施氮肥.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对花生施少量氮肥可以增产. 研究人员在肥力一样的同一地点种植花生五年.研究每年花生对在不灌溉与灌溉条件下施肥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大多数试验中,每亩施3.78斤氮或与磷钾共施,可获得  相似文献   

13.
<正>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滴灌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灌水方法。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满头把水一滴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附近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稀土在豫北潮土区的增产作用安阳市农业局倪玉芹,张志华,王秀萍农作物施用稀土可增强作物的新陈代谢机能,提高卢量和改善品质。为了验证稀上在我市潮土区的增产效果,我们在内黄县、滑县进行了多种作物多点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稀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小麦稀土拌种...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炭是一种天然科学的质炭,可以将其用在退化的蔬菜用土壤上,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肥沃度。根据生物质炭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对土壤有不同的改善作用。其中生物质炭在物理和化学等各个方面都对土壤有一定的改善,通过改善土壤的肥度来提高作物的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的草甸土(俗称黑朽土)占三江平原总土地面积的20%;占耕地面积的39.9%。土质肥沃,养分含量高,增产潜力大。因受自然条件综合影响土壤经常过湿,耕性不良。严重影响作物生育、机械化作业和高产稳产农田的建立。土壤水汽带(非饱和带)的水文现象在水分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本文  相似文献   

17.
<正> 芝麻地膜覆盖技术是八十年代初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研究的。近十年来.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证明,芝麻地膜覆盖有提高地温、防旱防溃、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抑制杂草、减轻病害、促进生长和提早播期、扩大种植区域等作用,一般可使芝麻每亩增产25-40公斤,增产30-60%,旱涝年份增产幅度更大,可达一倍以上。如河南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1985-1987年3年48个点次试验,地膜覆盖栽培的平均亩产90.8公斤,比对照亩增29.9公斤,增产49.1%;项城县城郊乡解庄行政村1985年30亩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分析常常用于诊断蔬菜作物的营养缺乏和毒性状况.它也能用来指导对作物进行追肥. 组织分析比土壤分析的优越性在于可用来测定养分吸收的效率而不是养分利用的潜力.组织分析表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了和正在吸收什么,而土壤分析仅能说明土壤中可  相似文献   

19.
一、作用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肥料中的镁、钙、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可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经多点多种作物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硅钙镁有机肥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0%~15%;薯类和根茎类作物增产15%~40%;油料作物增产10%~25%;水果增产8.2%~14.6%;经济作物增产11.5%~26%.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传统有机肥加工方法是将畜禽粪便收集,人工进行堆沤.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进烘干法处理鸡粪的方法.近年来,各国相继用高新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加工有机肥,如生物发酵法等.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复合菌剂研究和肥料试验基础上,于1996年引进开发生物型快速发酵腐熟,工厂化生产活性有机肥技术,研制生产出蔬菜、果树、花卉等系列有机肥,对促进作物增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农作物品质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