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丽珠  周奎  黄勇  王健洁 《科技资讯》2012,(19):37-37,39
天津市测绘院依据国家标准,结合天津市城市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等特点,集地形图图式、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字典和数据技术要求为一体,编写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一部分:1∶500、1∶2000。其中有一些创新点:多个标准的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单元管理、要素分类的精细化和要素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时相的GF-1数据获取NDVI时序变化、NDWI和MNDVI等指数图像数据,辅以Landsat8卫星OLI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得到了不同地物在光谱、时相和形状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分析各种地物类型在这些特征上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地物的特征提取规则,构建了一种基于GF-1数据在地物复杂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并以广州市为实验区,运用该方法、最大似然法和最小距离法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其精度评价.结果显示:基于GF-1数据在地物复杂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为85.86%(部分地物分类精度达到95%以上),与最大似然法及最小距离法相比,其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4.62%和12.24%,说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GF-1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的实际应用潜力,且有效提高了各种土地利用/覆盖地物类别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目标,利用QuickBird数据,基于地物类型光谱特征分析,结合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影响输电线路径选择的主要地物要素.研究影响输电线选线的相关要素(如居民区、道路、水体等)及其背景地物要素(如耕地、空地等)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确立以4个波段亮度值、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纹理对比度参数作为特征变量,建立了基于光谱和纹理组合的决策树分类模型,有效地实现居民地、道路和水体信息的提取,并将自适应滤波方法用于分类后处理,优化了分类结果.总体精度由82.09%提高到92.83%,Kappa系数由0.760 8提高到0.904 1.该精度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径初选优化的要求,为提取影响输电线路径初选地物要素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技术方法和基础地理数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工作实践,比较详细阐述了利用1∶1万数字线划图缩编成1∶5万地形图的地物综合基本要求,浅显探讨了各类要素在缩编过程中的取舍、综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西湖区的村镇数字地籍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晓东 《甘肃科技》2002,18(5):35-35,32
1 概述杭州市的村庄地籍调查 (测绘 )工作 ,已于 2 0 0 0年 4月全面展开 ,我司承担了龙井茶之乡———西湖区龙坞镇的部分村庄 2 .5平方公里的地籍测量任务。其村庄层次不一、情况复杂 ,主要表现为土房、老房等不规则房屋较多 ;房屋密集成片、宗地多 ;村庄的高低起伏较大等。测区的现有资料为无勘丈的宗地草图及权属调查表、测区首级控制网即D级GPS地籍控制网。作业依据是《城市测量规范》、《1/5 0 0、1/10 0 0、1/2 0 0 0浙江省地籍图图式》、《杭州市土地信息系统基础地形信息编码与分层方案》及《杭州地籍测绘电子数据成果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孙雅思 《科技资讯》2014,(30):26-27
该文通过深入研究国家制定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等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天津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天津市北闸口镇为实例,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1∶2000系统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实际情况,对于内业影像解译时易混淆地物的区分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高海拔脆弱生态环境下露天矿区的地物信息提取。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对青海省天峻县江仓第五露天矿区进行了面向对象结合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方法下的信息提取和分类。在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空间信息和地物特征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地物分为九类,并将分类结果与典型基于像素分类的最大似然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结合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方法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质量优良,可以有效减少混合像元的干扰,总分类精度为88.45%,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实现了露天矿区的地物分类。该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脆弱生态环境下的露天矿区管理发展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目标,依据多源遥感数据,基于各种地物类型光谱特征知识分析,并结合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影响输电线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地物分类与识别,特别是综合光谱和纹理信息有效地解决了裸土与居民地的混分现象。同时利用遥感立体像对数据,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了DEM,其精度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径优选的要求。综合地物和地形多要素作为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约束条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输电线路径优选。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目标,依据多源遥感数据,基于各种地物类型光谱特征知识分析,并结合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影响输电线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地物分类与识别,特别是综合光谱和纹理信息有效地解决了裸土与居民地的混分现象。同时利用遥感立体像对数据,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了DEM,其精度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径优选的要求。综合地物和地形多要素作为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约束条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输电线路径优选。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目标,依据多源遥感数据,基于各种地物类型光谱特征知识分析,并结合遥感影像的纹理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影响输电线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地进行地物分类与识别,特别是综合光谱和纹理信息,有效地解决了裸土与居民地的混分现象。同时利用遥感立体像对数据,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了DEM,其精度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径优选的要求。综合地物和地形多要素作为输电线路径优选的约束条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输电线路径优选。  相似文献   

11.
探讨星载Sentinel-1A雷达数据在高原山区进行地物分类的可行性。以贵州省安顺市为研究区,NDVI数据为辅助数据,利用单极化多时相的SAR数据提取的后向散射特征Sigma σ值,建立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专家树决策系统,进行地物分类和目标识别。结果表明:雷达数据的分类精度基本能够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特别是水域和建设用地在图像上解译标志明显,分类精度高于TM数据,分别达到90%和80%;植被和耕地精度低于TM数据,分别为70%和65%;但总体上TM数据的细节表现不如SAR数据。在分类工作时结合传统影像可以有效弥补高原山区气候和地形因素带来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促进雷达数据在此类高原山区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地物种类众多,利用各种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地物进行分类与识别,有助于对该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目前主要用于黄河三角洲地物遥感分类的卫星数据以及分类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不足,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复杂地物分类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中国黄河三角洲地物的遥感分类以及动态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中大规模复杂攻击样本分类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条件变分自编码网络的安全态势要素分类架构。该架构分为编码网络和生成网络两部分,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其基础框架。编码网络用于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提取其隐含特征;生成网络用于对降维后的样本进行重构,生成新的样本。在生成网络中引入混合密度模型优化其特征提取能力,提高重构数据的准确性。采用训练数据对该架构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编码网络作为分类器,识别样本类型;生成网络生成指定类别的样本数据,以平衡复杂样本中各类攻击样本的数量,提高分类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对比模型相比,所提分类架构具有较好的降维效果和较高的态势要素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论证小型无人机航测在大比例尺成图技术上的精度和可靠度,利用小型多旋翼高精度航测无人机拍摄测区影像,影像采集完成后,使用拼图软件输出数字正射影像DOM同时生成密集点云数据,最后用南方CASS软件绘制数字线划图,得到1∶1 000比例尺地形图。为了验证点位精度,选取36个地物特征点,以GPS-RTK测量数据作为真值与航测数据进行点位误差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平面位置上,在X坐标方向最大误差为0.143 6 m,Y坐标方向最大误差为0.109 6 m,计算得到水平方向的点位中误差为±0.06 m;高程值最大差异为0.262 0 m,最小差异为0.002 m,高程中误差为±0.10 m,均符合1∶1 000地形图的规范要求。证明小范围大比例尺测绘中无人机航测代替GPS测量的方法切实可靠,提高精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9月,应急管理部发布了《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YJ/T 1.1—2022)、《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2部分:建筑物倒塌搜救》(YJ/T 1.2—2022)、《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3部分:山地搜救》(YJ/T 1.3—2022)、《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4部分:水上搜救》(YJ/T 1.4—2022)、《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5部分:潜水救援》(YJ/T 1.5—2022)、《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第6部分:应急医疗救护》(YJ/T 1.6—2022)等6项标准(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建设规范》将于2022年12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16.
线要素光滑算法是地图综合及地理信息可视化中的一类重要的算法,它可以实现线状地物的连续化表达,增强地图的表达效果.随着高性能GIS乃至云GIS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并行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提高线要素光滑算法的效率,满足人们对地图综合的效率和地理信息表达的实时性需求成为该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调研了常见的线要素光滑算法,按照拟合方式将算法分类,每一类中选取了一种代表性的算法,对其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算法的并行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依据CATARC汽车测试评价规范的管理和应用实践,将汽车测试评价规范对象按既定的原则进行分类编码,建立了CATARC汽车测试评价规范的分类编码标准及测试评价规范基础数据库,制定了《CATARC汽车测试评价规范编号和编码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规范《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计算超高层建筑时未考虑深基坑支护侧限作用的弊端,提出一种超高层建筑箱基沉降的新的计算方法。此方法考虑了深基坑的支护作用,将箱基沉降分为两部分计算:箱基底面以下和支护结构以上部分的十体,处于侧限压缩和挤压状态,支护结构以下部分的土体,处于竖向压缩状态,分别用压缩模量及变形模量进行了计算,并与青岛中银大厦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对修订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数据采集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借鉴国内已有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自动截取、自动修图的数学模型,在图形绘制上重点讨论了批量式绘图的绘图文件生成和交互式绘图中绘图命令程序的编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型数字编码。它的特点是:对测量过程中遇到的点、线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编号,在野外采集每一个测点必须输入该点的地物类型、表示地物在同类要素中的流水量、该地物中的测点号以及与后一点的连线方式。编码由两部分组成,即:  相似文献   

20.
应用航空遥感技术,针对中小城市规划要求,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规范,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判读标志。应用航摄资料获得了城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合理布局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完成了城市规划用底图,实践证明利用航空影像图获取规划基础数据,精度可靠,适合在中小城市规划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