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各种全息透镜型图象全息干涉仪(如用于光学精密检测的自准式全息干涉仪,图象全息式全息光弹仪等)中,全息干涉图重现实象拍成普通干涉图片中存在的畸变的原因,并用和全息透镜的象差分析类似的方法分析了象差对图象畸变的影响,找出了减小畸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类似普通光学透镜的处理方法,对全息透镜在象差场用光学传递函数引导记录波前的优化设计.优化前后全视场传递函数曲线和几何象差曲线一致肯定了优化结果,为将全息透镜置入系统与普通透镜同时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柱形电子透镜的三级象差在1952年由用轨迹法解决。本文用另一种方法,即点作用函数法,决定静电柱形透镜的三级象差,得到简正形式的象差系数表式,使象差系数形式比较简洁,并且便於计算。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由小透镜阵列的费涅耳全息图和无透镜富里叶变换全息图两者产生的重复象及其象差。比较了两种光路的特点,产生象差的原因,影响分辨率和象差的各种因素,以及为提高分辨率及减少象差可以通过的途径等。实验及分析都表明,这种象差是由于原图有一定大小所产生的。当以点源阵列的全息图产生图形阵列的重复象时则不可避免地会有象差出现,这也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合。本文还给出了全息产生重复象在制造光刻掩模版中可能的应用范围。对于激光全息制版和全息术的其他实际应用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正> 在近代光学实验中,假彩色编码是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而此类实验内容所必须的设备中平行白光光源和空间滤波器是其关键的部分,但是没有现成的器件产品。我根据实验的需要,自行设计组装了这样一套白光空间滤波系统,用于实验教学上,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实验光路见图1。 LS——白光源 A——光栏 PLP——平行光管 P_1——物平面(放置待处理图象) L_1——第一付氏变换透镜 P_2——空间频谱面(放置空间滤波器滤波) L_2——第二付氏变换透镜 P_3——象平面(获得所需结果的图象)  相似文献   

6.
GRIN透镜的象差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阶光学追迹公式计算了GRIN透镜的初级象差,分析讨论了计算结果,为GRIN透镜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宽电子束聚焦普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对称静电场中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的象差理论,讨论了曲轴横向象差的定义,给出了象差方程和象差系数,并将曲轴宽电子束聚焦的象差理论应用于轴对称静电阴极透镜。所得结果适宜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电子光学系统中除几何象差以外的色差及由各种微扰所引起的其他象差。在论文中导出了高斯光学的一级微扰象差的普遍方程以及场的性质有些微扰时在未受微扰的高斯象平面上象的微扰系数的具体公式;此外也讨论了个别微扰系数的某些性质,即定出了它们在某些短透镜中的限界(上,下限),后者都是以场和轨迹特介的边界值或极值以及透镜的高斯参量和几何参量所表示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流体静力学的一个问题:如图1,容器中有一玻璃管,封闭一段空气柱,容器静止时,玻璃管在水中位置由L_1及L_2确定。问: (1)当容器系统加速上升时,玻璃管中水柱上升或下降或不动?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上升或下降或不动?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的回顾光学系统计算技术的发展已有300年的历史。早在1611年,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在他的《屈光学》一书中,首先总结出来有关透镜成象的理论问题。他的这部著作是近代光学仪器的理论基石。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初期是第一批光学仪器(照相和放映机、望远镜、显微镜)的发明时期。该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光学系统所造成的象的位置和大小,求出透镜和反射镜的焦距。在最早的一批光学仪器中,人们首先认识到作为物镜的简单单透镜存在色差,它给成象质量带来了严重的缺陷。有关消色差的理论尚未形成,色差被看成是单透镜唯有的象差,因为它掩盖了简单单透镜的其他象差,例如系统轴上的球差。牛顿对光学仪器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球面波导短程透镜的聚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光线追迹和富里叶光学方法对球面波导短程透镜进行了象差和光强分布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焦特性的理论分析,并利用我们制备的离子交换玻璃波导短程透镜进行了消象差的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维恩滤质分析器(Wien filter analyzer)即交叉场分析器的电场和磁场分布特点,粒子轨迹、聚焦成象性质和象差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推导了分析器的二级几何象差与一级色差的一般公式,并特别研究了具有类似圆透镜聚焦性能的双向聚焦维恩滤质分析器的情形;给出了横向场具有矩形分布时一级色差系数和二级孔阑象差系数的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物理光学实验中 ,焦距的测量通常使用单透镜作为待测透镜 .单透镜存在各种象差 ,会使测量结果的物理意义变得不清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学中,组成光学系统的光学零件有透镜、棱镜和反射镜等,其中以透镜用的最多,单透镜可以作为一个最简单的光学系统。因此,正确的鉴别透镜的种类是使用光学元件的基础问题之一。以下就透镜的两个曲面是球而为冽,介绍利m透镜肉身反射成像的特性鉴别观凸、平凸、正月弯、双凹、平凹、负月弯透镜的实验方法一、原理及方法1.正、负透镜的鉴别如图1所示,用一平行光(或日光万区过待鉴别的未知透镜人(图中以D表示),若会聚的为正透镜,发散的为负诉镜。2.正透镜种类的鉴别双凸、平凸、正月湾选说日反射在物方成像,如山2所示。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球面栅后加速透镜增加示波管的偏转灵敏度是一种常用的技术,但实际应用中不使用图形校正器则很难得到小的偏转非线性与光栅畸变。本文给出了非球面栅网后加速透镜的一种设计方法。仅采用后加速透镜本身就能得到最小的偏转非线性与光栅畸变。最小偏转象差的实现是使用了曲率处处改变的栅网。编制了快速的、优化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CS—PDAⅡ)。对某些型号示波管的非球面栅网后加速透镜进行了设计与试验。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良好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新的一阶横向象差半径的三维坐标曲面图形,用形象的手段讨论阴极透镜的全色点扩散函数,给出了在一股象面上归一化全色点扩散函数的表达式及若干实例。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光学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用按需滴定技术制备的聚合物折射微透镜阵列的焦距、透光性、表面粗糙度、波象差、阵列均匀性等参数,并分析了折射型微透镜阵列的光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微透镜阵列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几何形状,焦距在8~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在宽电子束聚焦理论基础上,利用非正交旋转曲轴坐标,研究了电磁聚焦成象系统的曲轴象差理论。采用象差积分函数形式,导出了二级几何象差,主轨迹色球差和曲近轴色球差的象差系数,使结果适宜计算机处理,本结果已用于实际电磁聚焦成象系统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9.
关于Л.А.Черкас的一个结果的修正和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存在着两个奇异环:一个包含上半平面y>0在其内,我们记为L_1;另一个包含下半平面y<0在其内,我们记为L_2(如图1).L_1、L_2都属于临界情况,即属于λ-1=0的情况.因此不能用λ-1>0或λ-1<0的公式来判定其稳定性.关于L_1和L_2的稳定性问题必须用另外的办法来进行研究.[1]中得出了奇异环L_1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由于计算有错误,因此影响其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将对其错误进行修正,并利用改正了的结果进一步讨论了方程组(1)存在极限环的充分条件以及极限环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无损的磁导率为μ的磁芯上,两线圈自感、电阻、匝数、匝比、互感、耦合系数分别为 L_1和 L_2、R_1和 R_2、N_1和 N_2、n、M、k。这样就得到如图1所示的变压器。根据图中所标明的同名端的位置及各变量的参考方向,现在确定两个端口上的i_1(t)、i_2(t)、u_1(t)、u_2(t)之间的关系。显然,图2中的电路是图1中的电路的等效电路,由该等效电路的原方可以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