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玉螺(NeveritadidymaRoding)消化系统的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扁玉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食道,胃、肠和直肠以及消化腺-食道腺和肝脏组成,无唾液腺,消化道粘膜上皮有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颗粒细胞三种细胞。食道腺仅有一种腺细胞。肝脏由消化细胞,隐窝细胞和贮藏细胞组成,其中贮藏细胞未有其他腹足类动物肝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扁玉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食道、胃、肠和直肠以及消化腺——食道腺和肝脏组成,无唾液腺.消化道粘膜上皮有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颗粒细胞三种细胞.食道腺仅有一种腺细胞.肝脏由消化细胞、隐窝细胞和贮藏细胞组成,其中贮藏细胞未在其他腹足类动物肝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中华蟾蜍消化道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华蟾蜍消化道,结果表明:舌有粘膜腺,口咽腔具有皱褶,其粘膜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口咽腔及食道粘膜中有巨型杯状细胞,食道至胃的粘膜层有丰富的粘液细胞,食道-贲门区具绒毛。这些是中华蟾蜍与摄食有关的重要适应性特征。整个消化道有5类粘液细胞-大型柱状粘液细胞,I型矮柱状粘液细胞,Ⅱ型矮柱状粘液细胞,巨型杯状细胞,普通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4.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后肾腺瘤是泌尿系统罕见肿瘤,对其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手术切除的后肾腺瘤标本,应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其病理特点。结果 2例后肾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肿块;镜下瘤细胞小而密集,排列成呈腺泡状、腺管状及实性小巢状结构;核圆形、椭圆形,胞浆稀少、淡染;可见乳头样及不成熟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CD57、Vimentin阳性,CK7、AMACR阴性。结论后肾腺瘤为罕见的肾脏原发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依据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乌梢蛇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乌梢蛇 (Zaocysdhumnades)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的组织结构 .结果 :粘膜皱褶较复杂 ,主褶程“Z”字形 ,主褶上有许多不规则的侧突分支吻合成网 ,无十二指肠腺形成 .粘膜上皮为单层或假复层上皮 ,主要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两者数量比约为 2∶1.柱状细胞顶部胞质含较多的直径约 0 .16 μm的小颗粒 ,细胞表面有密集的微绒毛 ,部分微绒毛具分叉 .杯状细胞上部充满直径约 1.9μm的大粘原颗粒 ,PAS反应呈强阳性 .本文认为 :乌梢蛇十二指肠粘膜皱褶的复杂程度高以及粘膜上皮的杯状细胞丰富与其整吞猎物的捕食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中华沙鳅消化道组织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沙鳅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及亚显微结构做了较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顶壁和底壁黏膜层均由复层扁平上皮组成.食道前段黏膜上皮为鳞状复层上皮,在上皮细胞之间分布着少量的味蕾和棒状细胞.食道后段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细胞表面微绒毛发达,管腔面PAS反应呈阳性.食道腺丰富,食道肌肉比较发达,为内纵外环.胃呈"V"形,可分为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黏膜为典型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表面极度粗糙,微绒毛非常发达.上皮细胞管腔面PAS反应呈强阳性.胃腺发达.肌肉层很发达,贲门部肌肉为内纵外环,胃体和幽门部为内环外纵,其间有大量斜肌.肠黏膜皱褶发达,黏膜表面平滑.在上皮细胞之间分散有大量的杯状细胞,杯状黏液细胞自前向后数量逐渐增多.黏膜上皮肠腔面PAS反应呈阴性,大部分杯状黏液细胞PAS反应呈阳性.肌肉层为内环外纵.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  相似文献   

8.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牙锥形,为颌齿,舌三角形,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销膨大,弯曲呈J型,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为体长的1/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幽门垂4个,无括约肌,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相似文献   

9.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对皇冠沙鳅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皇冠沙鳅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5个部分组成,肠道系数为(0.53±0.02),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及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杯状细胞、粘液细胞,偶见味蕾分布;胃"U"形,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贲门部及胃体部具丰富胃腺,幽门部稀少甚至消失,幽门部肌肉层发达.肠由前肠、中肠和后肠3个部分组成.前肠粘膜褶皱数最多,中肠粘膜褶皱最高,后肠杯状细胞最多且肌肉层最厚.皇冠沙鳅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和吸收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紫彩血蛤肾脏和围心腔腺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的肾脏和围心腔腺的超微结构。在肾脏中观察到4种细胞:具液泡的立方形细胞、具液泡的长柱形细胞、吞噬细胞和肌细胞。在围心腔腺中观察到3种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实质细胞和吞噬细胞。肾脏中除了肌细胞外的3种细胞及围心腔腺中除了柱状上皮外的2种细胞内均有色素颗粒,它们能将色素颗粒转化降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长鳍吻鮈消化系统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鳍吻鮈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几部分组成,食道粗短,肠较长,在活体内呈"N"形盘旋状;消化腺分为肝脏和胰腺,肝脏暗褐色,分被、腹两叶,胰为弥漫型,分布于口咽、食道肠壁和肝脏内,肉眼不可分辨;食道上皮为复层上皮,而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少量杯状细胞分布于食道、肠前段、肠中段上皮细胞之间,肠后段杯状细胞丰富;消化道肌肉层分2层,内层为环肌,外层为纵肌。肌肉层从肠前段到肠后段逐渐加厚;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  相似文献   

13.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详细观察了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黄石爬鮡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共5部分组成,肠道系数(肠道长度与鱼体全长的比值)为0.52±0.05,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及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杯状细胞、棒状细胞及味蕾;胃呈“V”形,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胃腺在贲门部及盲囊部丰富,幽门部缺失;肠由前肠、中肠、后肠等3部分组成,肠道由前向后粘膜皱褶数量依次减少,粘膜皱褶及粘膜上皮柱状细胞高度依次降低,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肌肉层逐渐增厚。2)消化腺由肝胰脏和胆囊组成,肝脏分两叶,胰腺弥散分布于肝脏和肠系膜上,胆囊呈椭圆形,体积较大。黄石爬鮡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扁玉螺(Neverita Didyma Roding)消化系统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多种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扁玉螺的消化系统.除直肠外,其余消化道的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和脂酶活性,其游离端质膜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杯状细胞分泌弱硫酸化酸性粘多糖.食道腺腺细胞以及肝脏消化细胞显示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和脂酶活性,后者还显示酸性磷酸酶活性.隐窝细胞含有铁.贮藏细胞含有糖原  相似文献   

15.
番鸭肠胚胎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技术,对11~34d胚胎时期番鸭各段肠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于11d肠各段分化呈黏膜、肌层和浆膜3层,未见黏膜肌;(2)黏膜上皮于胚胎早期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至17d出现杯状细胞,且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多;(3)绒毛于11d即形成,从前向后逐渐变粗变短,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呈细高弯曲状,在小肠段有绒毛的分支和融合现象;(4)肠腺于23d开始出现,由黏膜上皮下陷形成,多为单管状腺,在相邻绒毛的基部有一至多个肠腺的开口;(5)从小肠到大肠黏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逐渐增多,而在肠腺中的杯状细胞数量较少,且各段无明显的数量变化;(6)30d以前,固有层主要由胚性结缔组织构成,而后分化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绒毛内未见中央乳靡管;(7)肠各段结构内淋巴组织较少,在31d仅在绒毛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出现弥散淋巴组织,与其相邻的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未见淋巴小结;(8)20d在回肠和盲肠段出现黏膜皱襞;(9)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内环肌的厚度约是外纵肌的3~4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内纵肌层,有呈“竹节”状分布的结缔组织间隔带;(10)在胚胎早期可见浆膜下有神经丛,于31d在肌层间和外纵肌内均有神经丛出现。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组织学常规方法对蒙古绵羊32~550 mm胚胎小肠的组织学特征以及肌层、粘膜肌、粘膜上皮、杯状细胞、淋巴集结、乳糜管、肠腺、十二指肠腺等发生发育规律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在小肠各段肌层已分化出内环肌和外环肌;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在290 mm胚胎时出现了明显的粘膜肌;粘膜上皮发生发育经历了从单层细胞到多层细胞再到单层细胞的过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在各胚期相继出现了杯状细胞、乳糜管、肠腺;回肠在340 mm胚胎、空肠在400 mm胚胎出现了淋巴集结;十二指肠在290 mm胚胎出现了十二指肠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罕见的手掌软组织混合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复杂,密集增生的上皮样、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片状分布,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细胞增生明显,呈团块状排列且推挤纤维性包膜;另可见散在少许的异型性瘤细胞,间质玻璃样变及软骨黏液样变。肿瘤细胞在AE1/AE3、Vim、S-100、CD10和p63均表达阳性;GFAP呈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3%;p53在病变中呈广泛阳性表达。该病例术后建立随访,结果 为患者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软组织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病理异质性特点的间质性肿瘤,发生在手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指标S-100和p63联合检测可辅助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判断上,增殖指数Ki-67及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检测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推挤包膜的趋势或侵犯包膜的生物学行为都应作为风险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喉拟水龟和乌龟的消化道黏膜上皮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黄喉拟水龟胃黏膜上皮有发达的沟、回结构,在胃的贲门区可见指状突起的黏膜上皮细胞.胃体部的黏膜上皮细胞较大,柱状,表面多数呈五边形或六边形.在一些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明显的分泌孔.在胃的幽门区,可见突起的微脊.在十二指肠中,可见横行的主皱襞和次皱襞,表面分布着形态不规则的细胞,可见沟、回结构;表面有很多杯状细胞,大多呈圆形.在回肠,可见纵行皱襞,吸收细胞表面不规则,有很多肠腺开口.大肠的黏膜皱襞较浅,可见杯状细胞分布于其中.乌龟胃黏膜上皮表面结构与黄喉拟水龟相似.可见两种不同形状的黏膜上皮细胞,一种为中央凹陷,排列紧密,呈鳞状;另一种为中央稍突起,呈不规则型.胃底部可见很多分泌细胞,在这些细胞中可见乳头状突起,在一些乳头状突起的中央可见分泌孔.小肠上皮细胞结构与黄喉拟水龟相似.大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簇状排列的黏液分泌细胞.在两种龟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均可见胃小凹结构,但未见微绒毛结构,也无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9.
鲤鱼消化道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鲤鱼消化道,结果表明:消化道的各个部位普遍存在粘液细胞,肠中存在丰富的绒毛,粘膜层柱状上皮之间有少量杯状细胞;肛门中含大量肛门腺,这些是鲤鱼与摄食有关的重要适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表面活性蛋白SP-A和SP-D分泌细胞在呼吸系统中的分布.使用大鼠鼻腔到肺的各部位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从鼻腔到小支气管的小颗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细呈SP-D阳性;在喉腺和气管腺及其导管上皮呈SP-D强阳性;在细支气管克拉拉细胞和肺Ⅱ型细胞均呈SP-A和SP-D阳性.揭示了在大鼠呼吸系统中SP-D分泌细胞比SP-A分泌细胞更广泛分布,SP-A与SP-D对于维持肺部无菌环境起到重要免疫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