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产量最低为92760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于其它处理较差,说明施肥具有提高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作用;处理4(T4)(N 450kg.hm-2;P2O5315kg.hm-2;K2O 225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较好,但通过将其产量102975 kg.hm-2与处理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111360 kg.ha-2和处理5(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产量111450 kg.hm-2相对比,说明处理4的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同时也说明了外在的生物学性状在施肥过量情况下并不与产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净增收分析T4亏损2339yuan hm-2,而T5净增收2480yuanhm-2。因此,在覆膜滴灌条件下选择T5的施肥配比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既经济又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2.
采集广西忻城县红渡镇金银花(Lonicera quaponica)种植示范区人工栽培3年生的金银花样品,测定生物量及各器官的主要元素含量,并估算金银花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金银花的生物生产力是藤茎(0.79t·hm-2·a-1)>叶子(0.40t·hm-2·a-1)>根(0.33 t·hm-2·a-1)>花(0.30 t·hm-2·a-1);金银花的主要元素(N、P、K)平均含量显示花(5.68 kg·hm-2)>叶子(4.60kg·hm-2)>藤茎(3.06kg·hm-2)>根(2.93 t·hm-2);金银花年均产干花1.78 t·hm-2,年均经济收入每公顷35600元.  相似文献   

3.
宁夏平罗春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414”实验方案研究宁夏平罗县春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肥对春小麦的增产率,氮肥显著高于磷、钾肥,而磷肥又高于钾肥.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春小麦最高产量(5231.5kg/hm。)时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是258kg/hm^2(N),173kg/hm^2(P2O3),22kg/hm^2(K2O);经济最佳产量(5220.7kg/hm。)时的施肥量是257·9kg/hm^2(N),173.0kg/hm^2(P205),21.6kg/hm^2(K20),氮、磷、钾肥的施肥质量比为1:0.67:0.08.对于指导该地区农业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株高和径粗的影响,对进一步揭示株高和茎粗对优质高产番茄目标实现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在陕北地区延安市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设施肥单因素,灌水量参照番茄生长需求规律,均采用相同灌水量,试验设计7个处理,(1)CK处理:N-P_2O_5-K_2O为480-240-300 kg/ha;(2)treartment处理:20%(96-48-60 kg/ha);(3)T2处理:40%(192-96-120 kg/ha);(4)T3处理:60%(288-144-180 kg/ha);(5)T4处理:80%(384-192-240 kg/ha);(6)T5处理:100%(480-240-300 kg/ha)和(7)T6处理:120%(576-288-360 kg/ha),灌水量为80%ET(蒸发蒸腾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温室番茄株高影响显著(P0.05),对径粗影响不显著;在不同施肥水平下,T1处理对番茄株高的促进作用最明显,T2处理对番茄径粗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陕北地区温室大棚番茄推荐施肥量(NP_2O_5-K_2O)为T1(96-48-60)~T_2(192-96-120)kg/ha。  相似文献   

5.
以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样地土壤线虫群落对施肥量变化的动态响应模式.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施肥处理,分别为N1:50 kg N·ha~(-1)·yr~(-1), N2:100 kg N·ha~(-1)·yr~(-1), N3:150 kg N·ha~(-1)·yr~(-1)及N4:300 kg N·ha~(-1)·yr~(-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土壤pH值显著下降.土壤线虫的种群密度在冬小麦拔节期达到峰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线虫的数量显著增加,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施肥量的变化对食细菌性线虫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杂-捕类线虫的相对数量,N2处理显著提高了植食性线虫的相对数量,而N4处理显著降低了食真菌性线虫的相对数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线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对施肥量变化的响应并不相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线虫群落趋向简单化.以上实验结果对于寻求我国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区最佳施肥方案及田间虫害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氮肥用量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山明绿绿豆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氮肥用量NO(不施氮肥)、N1 (20 kg·hm-2 N)、N2(40 kg·hm-2N)、N3(60 kg·hm-2 N)对绿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绿豆的产量,提升绿豆的品质,N2水平是当地绿豆种植适宜的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祁翔  刘燕  向立容  王济红 《贵州科学》2012,30(4):75-79,87
为建立贵阳地区“黄金薄荷”中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在自然变温、变湿条件和水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肥料种类、施肥配比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黄金薄荷”中苗新芽生长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年生苗对氮肥需求量大,速效氮肥较缓效氮肥对新芽生长影响大,适当比例的钾肥有利于新芽生长,钾肥比例过高抑制新芽的生长;1年生苗采用0.1%的花多多肥(N20-P20-K20)或O.1%复合肥(N17-P7-K8)+0.1%花多多肥每月喷施3次,2年生苗采用每月根施1次西洋复合肥(N15-P15-K15)10g/盆+喷施1次0.1%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O.1%花多多叶面肥+喷施2次0.1%多茵灵的施肥方案,新芽生长量最好,费用最经济。结合贵阳地区春、秋、冬季节日照偏少的实际情况,对“黄金薄荷”采取幼苗、1年生苗在50%~70%遮阴条件下生长,2年生苗6~9月30%遮阴,其它时间全光照设施栽培的光照管理措施最有利新芽生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钙质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分析了肥料的因素效应及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1)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水稻产量与肥料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2)磷和氮的效应高、钾肥效应低;(3)棕紫泥夹砂田水稻合理施肥量为每hm^2 N 125-130kg,P2O5 70kg,K2O 0-30kg,下湿紫泥田为N 85-90kg,P2O5 55kg,K2O 0-20kg;(4)地下水位高、湿害严重,是下湿紫泥田生产水平低、施肥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改造途径是深沟排水、脱潜治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西昌市紫潮砂泥田上水稻产量与氮、磷 、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6406.46+23.3105N+9.317P+47.5099K~0.07359N^20.01474P^2-0.08069K^2+0.1159NP-0.09016NK—0.1968PK。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67.17kg·hm^-2、磷肥(P2O5)111.45kg·hm^-2、钾肥(K2O)129.21kg·hm^-2,最高产量11271.53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60.27kg·hm^-2、磷肥(P2O5)111.28kg·hm^-2、 钾肥(K2O)113.47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产量11265.85kg·hm^-2。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是国内外通用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确定农用地生态补偿标准可最大化农田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巢湖流域水稻、小麦和油菜为对象,分别设置了四种不同的施肥模式:不施肥(CK)、有机肥(M)、50%有机肥+50%化肥(MF)、化肥(F),通过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种植成本、经济效益和化肥环境污染负面价值,探讨了该地区典型种植模式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种植中净利润大小排列顺序为:M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拟在探寻攀枝花市优质烤烟生产的最佳施肥方案。试验采用5个不同的氮磷钾肥配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当施肥量为N 75.00kg.hm(-2),P_2O_5112.50 kg.hm(-2),P_2O_5112.50 kg.hm(-2),K_2O 225.00 kg.hm(-2),K_2O 225.00 kg.hm(-2)时,烤烟各项农艺性状指标较好,产量产值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施肥量和密度组合处理条件下,以青薯6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测定了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组合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前期大于后期。在低施肥量范围内,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施肥量达到纯N:184 kg/hm2,P2O5:112.13 kg/hm2,K2O:67.5 kg/hm2时,叶绿素含量最高,之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但随着密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氮、磷、钾、密度对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各个因素组合的选优与总叶绿素相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为1.85 mg/g,相应的最优肥料密度组合的施肥量和密度分别为纯N:184 kg/hm2,P2O5:112.13 kg/hm2,K2O:67.5 kg/hm2,密度:6万株/公顷。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盛花期、终花期的叶绿素总含量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差异,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b含量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差异,并与理论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扎鲁特旗春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9年在扎鲁特旗分进行了春玉米"3414"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扎鲁特旗春玉米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6kg、9.9 kg、6.7 kg,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扎鲁特旗春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全氮、极低(〈1.11g/kg)、低(1.11~1.39 g/kg)、中(1.39~1.94 g/kg)、高(1.94~2.17 g/kg)、极高(〉2.17 g/kg);有效磷、极低(〈3.5mg/kg)、低(3.5~7.3mg/kg)、中(7.3~22.0 mg/kg)、高(22.0~31.9 mg/kg)、极高(〉31.9 mg/kg);速效钾、极低(〈48 mg/kg)、低(48~70 mg/kg)、中(70~122 mg/kg)、高(122~147 mg/kg)、极高(〉147 mg/kg.)扎鲁特旗春玉米施肥模型为:F(N)=-17.702LnS(N)+18.109,F(P2O5)=-4.775LnS(P)+15.044,F(K2O)=-3.5521LnS(K)+19.41.说明农学效率、施肥肥效、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模型均为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料和种植密度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谷子品种吨谷1号和龙谷31号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及肥料配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处理下,产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黑龙江省一、二积温带该谷子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佳施肥搭配组合为N:P_2O_5:K_2O=2:1.38:1,基肥为尿素85kg/hm~2、二氨200kg/hm~2和硫酸钾120kg/hm~2,追肥尿素125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山西中部地区耐密性玉米品种最佳施氮水平及氮钾配比,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制定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试验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3种耐密性玉米先玉335、郑单958及大丰30,设置200 kg·hm-2、300 kg·hm-2、35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并设1∶1.0、1∶1.5、1∶2.0和1:3.0的氮钾施用配比,分设对照,在成熟期对植株及籽粒含氮量、各处理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供试玉米品种均在施氮量为350kg·hm-2时,达到高产。先玉335和大丰30,在氮钾比为1∶1.5时,玉米单产进一步显著增加,分别达13 773.0 kg·hm-2、14 434.5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37.97%和37.10%,同时氮肥利用率分别提升到11.54%和10.02%。郑单958在氮钾比为1∶2.0时,玉米单产极显著提高,达13 464.0 kg·hm-2,增产幅度达40.62%,同时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到12.04%。先玉335以及大丰30整体对氮肥施用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氨挥发损失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施肥与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研究了新疆北部灰漠土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气挥发损失,利用土柱在网室内进行滴灌和漫灌模拟实验,通过自行设计的连续抽气装置(即实现模拟风洞法效果)研究了滴灌和漫灌方式下施肥后土壤氨的挥发损失。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N240、N360和N480kg/hm2),漫灌氨气挥发量略高于滴灌。不同施肥量比较,N360和N480处理与N240和N0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相同灌溉处理下,全生育期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为N360N480N240N0,其中FN360(漫灌N360)处理收集的氨气损失总量最高,为1.407kg/hm2,占肥料(N)比例0.39%(1%);氨挥发主要发生在作物生长的初期阶段,滴灌前3次收集的氨挥发量占总损失量的41%~56%。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巴县长岭镇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表现为低N、OP、高K、14个处理中以每667m2,施N48.9、P2O4 8.2、K2O2 4.2处理(N3P2K2)的玉米产量最高,为588.5kg,根据肥料效应方案求得最佳效益产量为521.5kg/667m2,每667m2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32.1kg、P2O5 46.8kg、K2O11.6kg。  相似文献   

19.
天然温带典型草原N2O和CH4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类型羊草草原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技术在野外连续多年原位观测草地N2O和CH4排放通量.通过对1995,1998,1999,2001,2002和2003年的野外观测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N2O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明显,草原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其具有显著的影响;CH4通量的日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植物生长状态对其影响不明显,但对于草地吸收CH4的日较差有显著的影响.多年观测资料显示:我国温带草地N2O通量的排放峰值在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低值通常出现在冬季,不同实验年份,不同季节都有出现N2O吸收通量的可能性,N2O季节通量的变化形式多样,通常是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CH4通量季节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其峰值主要出现在春季,冬季较低.在不同的季节都观测到CH4的排放通量,这同草地出现N2O的吸收通量一样不影响温带草地作为N2O源和CH4汇的功能.N2O较CH4通量的年际变化显著,两者年通量的变异系数分别是71.6%和18.7%,5个实验观测年(跨9个年度),N2O和CH4年通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14±0.82)kg·hm-2·a-1和(-3.52±0.66)kg·hm-2·a-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只有CH4的季节通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以此估算我国温带草地N2O和CH4年排放总量分别是:以氮计0.23 Tg和以碳计-0.83Tg,分别是全球温带草地N2O排放总量的23%以及全球土壤吸收CH4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干旱区春油菜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进行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2K1处理下,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籽粒重明显提高;在N2P2K1处理下春油菜产量达到最高,为5 215kg/hm2;N,P,K肥在春油菜上的增产效果为NPK;施N量186.3 kg/hm2(N2P2K2),N肥利用率最高为36.58%;施P量158.7 kg/hm2(N2P2K2),P肥利用率最高为15.32%;施K量18.75 kg/hm2(N2P2K1),K肥利用率最高为55.97%。N2P2K1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75 kg/(hm2·mm);最佳施肥(N2P2K1)较推荐施肥(N2P2K2)处理下的土地生产率、水分生产率、净收益和单方水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