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递阶对角神经网络(HDNN)采用动态BP学习算法,可以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且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报精度高的特点,因此本文将其引入到大坝安全监测领域,以水压、温度和时效为输入量,坝体位移为输出量,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MC)模型对预测数据进行残差计算和状态划分,确定马尔科夫链状态概率矩阵,通过马尔科夫链状态概率矩阵对HDNN模型进行反馈修正,从而提高精度。基于此建立了HDNN-MC模型并应用于某特高拱坝的变形预测。结果表明,HDNN-MC综合模型相对于单一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能更高效准确地预测大坝变形。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坝变形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监测数据的非线性、随机波动大和预测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粒子群(particle swarm,PSO)算法的混合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模型,实现了大坝水平变形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Mer...  相似文献   

3.
位移是重力坝变形监测的重要物理量,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的前提.目前已经有许多预测方法,但是大部分方法都存在易落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和收敛对初值敏感等问题.为解决或减小这些问题,提高预测精度,将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适用于重力坝变形预测的多种群遗传神经(MPGA-BP)网络算法.实例计算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出现局部极小值的缺点和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在进行重力坝变形预测中具有更高的收敛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并网风力机组运行时非线性、耦合性和大惯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修整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系统辨识方法,并通过实例将该方法与单纯的支持向量机算法、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样本修整后与修整前相比,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基于样本修整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辨识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支持向量机(SVM)参数优化方法在大坝变形预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利用人工蜂群(ABC)算法的强全局优化能力、强鲁棒性特点,将人工蜂群(ABC)算法运用到SVM参数优化中.将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σ作为ABC算法中的蜜源位置进行寻优,并运用到大坝的变形监测中.结果表明,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大坝变形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能够克服局部最优解,提升模型的拟合与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大坝变形预报的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坝变形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以及在采用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报时存在学习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提出将极限学习机(ELM)方法用于大坝变形预报。该方法不仅可以简化网络参数选择过程,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工程实例结果分析表明了ELM方法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拱坝已成为大型水利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大坝变形预测是大坝安全监控的重要内容,预测分析的难点之一在于变形监测数据往往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支持向量机(SVM)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有效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问题,因此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拱坝变形观测中.由于算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数的选取,本文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建立了基于PSO—S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拱坝坝基变形预测中,与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SVM模型用于拱坝变形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短时交通流量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对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分析模型。以小波神经网络(WNN)为基础,将以前城市采集的交通流量作为预测样本,通过人工蜂群算法优化WNN网络结构、权值和阈值,并建立城市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数学模型。实验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算法预测结果比仅使用WNN算法以及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效率更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跨海大桥处于海洋复杂运动环境中,受到海浪、飓风等因素的扰动,常规桥梁变形时间序列模型不能全面反映其变形的内在驱动性.选取了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根据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某处桥墩30期挠曲变形实测数据,构建训练样本,通过训练样本获得跨海大桥变形的先验参数,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为了避开跨海大桥变形模型非线性映射函数形式表达式及"高维数"等技术难题,引入了SE、NN、RQ三种单一核函数及SE、RQ形成的组合核函数,对这四种核函数分别进行变形值的高斯过程回归,并计算各种核函数模型的预测值相对误差,获得了跨海大桥变形值最优核函数预测值.同时,基于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实现了变形值间的非线性映射,解决了复杂模式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是评价大坝运行状态和预测大坝行为的重要方法.但是,混凝土坝的随机荷载和强非线性变形限制了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对复杂和高度非线性行为具有良好适应性.针对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常规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慢和过度拟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极限学习机(ELM-IPSO)最优参数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搜索时间长、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动态调整学习因子,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表明,IPSO算法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IPSO优化ELM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通过东江混凝土拱坝的实测资料,验证ELM-IPSO模型的预测性能.将计算结果与BPNN模型、ELM模型和传统ELM-PSO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BPNN模型、ELM模型、ELM-PSO模型和ELM-IPSO模型的平方相关系数R2分别为89.15%、91.13%、93.87%和94.36%.ELM模型的R2大于BPNN模型,说明ELM模型比常规的BPNN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泛化性能更好.ELM-PSO模型的预测精度大于ELM模型,说明PSO对ELM的优化在提高预测精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4个模型中,ELM-IPSO模型的R2最大,预测精度最高,这表明提出的ELM-IPSO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坝变形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支持回归机(SVR)可以用来解决大坝变形的拟合和预测问题,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其核心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惩罚因子和核参数.利用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LHS)和自适应移动算子的改进型混合蛙跳算法(ISFLA)对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建立ISFLA-SVR大坝变形预测模型.通过工程算例表明:ISFLA-SVR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方法在大跨度、小样本情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研究基于优化SVR模型的寿命预测方法.根据大跨度样本的特点,提出有效的预处理方法、SVR模型的训练方法及参数优化准则.以LY12CZ(2A12)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为实例,分析了高斯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及多层感知核函数对SVR模型训练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斯核函数更适用于SVR模型的训练,并通过细菌觅食算法对核参数γ及惩罚因子C进行优化选取,LY12CZ(2A12)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限元、地层损失率等方法难以考虑多参数耦合作用情况下的地表沉降预测的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BPNN)和随机森林算法(RF)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多参数、非线性拟合能力,提出了预测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最大沉降以及纵向沉降曲线的预测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PSO)确定机器学习算法的最优超参数,通过k折交叉验证方法提高预测方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误差较大,难以预测到较大的地表沉降,随机森林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地表最大沉降和纵向沉降曲线.  相似文献   

14.
岩爆是典型高地应力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其预测理论和发生机制的研究目前并不成熟.本文通过选择合适的影响岩爆程度的主要因素,应用BP神经网络对岩爆样本进行训练并利用预测样本进行检验,由于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阀值对网络学习效率和预测结果有影响,因此其对检验样本的预测结果往往不够理想.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BP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阀值进行优化,将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预测,预测的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表明利用PSO-BP神经网络算法对实际工程中的岩爆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BP网络具有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值,为了提高BP网络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用粒子群(PSO)算法来优化BP网络,并进行非线性函数拟合.用PSO迭代算法找到最佳的网络权值和阈值,再以网络的正向传播的最小误差作为目标函数指导PSO的优化.将该算法与标准BP算法进行matlab仿真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网络拟合误差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坑变形预测中信息的灰色性和数据的非线性性,提出用灰色神经网络预测基坑变形的新方法。用一桩锚联合支护体系实例进行了预测研究,得到支护体系的不同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误差比GM(1,1)预测模型小;与BP预测模型相比,前期误差大,后期误差小。在基坑变形监测中,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基坑变形,可以采用灰色神经网络预测与BP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改进神经网络的BP算法,提高了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和网络性能的稳定性.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可依据现场量测信息对软基路堤沉降量随时间而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预报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预测的沉降量误差小.  相似文献   

18.
宋月婵  刘光萍 《江西科学》2015,33(1):106-111
针对影响堆浸工艺铀矿浸出率的因素较多且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进行参数处理,整合冗余,降低维数,并将处理后得到的6个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测量模型输入的预测方法。在此过程中,利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核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使模型具有较高的训练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铀矿堆浸进行建模仿真,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KPCA-SVM的铀矿累计浸出率模型与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具有有效降低数据维数、在小样本条件下学习更加有效、建模采样过程更快、预测精度更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大坝变形监测的BP网络模型与预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建立有效实用的大坝安全监测模型,对于馆控大坝运行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等的不足,提出将基于误差逆传播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拟合分析及其预测预报研究,最后以福建水口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监测为例,对坝顶垂直位移实测值建立了BP网络模型,并将模型用于坝顶垂直位移预报,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的拟合和预报精度明显优于相应的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煤炭需求预测中, 存在历史样本量较小和非线性强的特点, 从而致使预测精度较低. 将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相结合, 提出了适用于小样本量学习的GA-SVR煤炭需求预测模型. 通过分析选取5项指标作为煤炭需求的影响变量;以历史煤炭需求与其影响变量值为学习样本, 结合遗传算法确定SVR预测模型参数;实例结果表明GA-SVR模型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