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方言中,疑问句常采用“有没有”的提问方式,这一提问方式与现代汉语疑问句中的是非问“V没V”在形式上看起来十分相似,因此,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受云南方言语法的影响,回答问题时常出现“有V(过)”的不规范现象。本文通过对云南方言语法的调查,对“有V(过)”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山方言是汉语北方方言中云南方言的一个分支,其语法现象与普通话大体相同。然而,因文山地处边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地区性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下,文山方言的语法现象也有一部份与普通话存在着差别。下面就具体谈谈文山方言里一些地区性的句型:  相似文献   

3.
汉语南方言方言中有一些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文章以客家话、上海话为汉语南方方言的代表;以傣语为百越语代表,揭示三者共同与普通话相异的语法形式。试图通过比较探讨一些语法问题:某些语法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某些语法形式所表达的准确的语法意义以及受到百越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丰方言的“儿”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汉语中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很丰富的。但在各地汉语方言中,却存在一些民族共同语所没有的构形手段,显示出方言的语法特色。词根后面带词尾的“附加式”,这一构形法在汉语各方言中普遍有所反映,“儿”尾就是较常使用的词尾中的一个。然而在不同的方言中,这个“儿”尾在表现形式与语法作用上往往很不一样,各具特色。本文所要谈及的广丰方  相似文献   

5.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量词是汉语语法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体量词又是汉语量词系统的重要成分。文章主要通过对洞口方言和普通话中的个体量词进行统计和对比后,得出洞口方言中特有的个体量词,并对洞口方言中特有的个体量词加以描述,也对它们在形式、表达及使用上的特点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
站话是黑龙江方言分区中的一个方言岛,是正处于急遽消变中的汉语濒危方言。它是黑龙江省境内部分清代驿站的站丁及其眷属以及他们的后裔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业语言,其形成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众多原因,站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征日趋弱化:语音阴平调为曲折调;一些词汇具有鲜明的色彩意义并反映站人的生活习俗;语法特点主要体现为少数虚词,如介词"比"、副词"诚"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8.
昭通地处我国云南省的东北部,以昭阳区为行政区.昭通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中的云南次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关于昭通方言语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昭通方言语音内部产生了新的特点.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以昭通方言中的一级元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元音共振峰和舌位分布进行分析后,最终得出元音的舌位分布和声学特征,并结合目前发音实际,对元音[y]和[?]的声学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元音的发音特点.研究结论有助于昭通方言音系的归纳整理,还有利于针对方言特点进行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俞敏先生为古汉语虚词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向。他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仅依靠汉语古文献内部证据的局限,将与汉语同语系的藏语的语法作为虚词研究的重要旁证;借鉴了俄语、英语、法语和拉丁语等语言的语法及汉语各地方言的语法来对古汉语虚词进行研究;并运用语流音变对王引之提出的"声近义通"等现象进行了精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语音的变化是区分汉语方言的重要标准李如龙为方言分区应该考察社会历史情况,注意通话程序,但是主要的依据应该是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这是大家都能同意的。以往,为了划分方言而比较方言材料时,人们总是侧重于语音方面,侧重于声的调系统的特点。在方言词汇语法还...  相似文献   

11.
1.吴语的语法特征。一般都认为,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句法差别较小,比较重要的差异只是表示语法意义的诃缀和语助词之类。因此,以往的几次方言调查,语法材料简单得很。而且就是这点很少的材料,也基本上未发表。所以我们这里只能讨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並且也只能挑选有限的方言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收集持续体标记"到"的相关语料基础上,引证汉语史的材料,从语音、语法两个方面,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重点考察长江以南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到"的本字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安徽颍上方言中“搁”字的语法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搁"字在颍上方言中的特殊用法。通过与普通话中"在"字结构的比较,彰显出颍上方言中"搁"字结构在语义涵盖、语法环境等方面的特色,并尝试探讨"搁"字结构不能引进动作终结点的原因。这对于挖掘颍上方言语法的地域特色,了解其语言发展的历史踪迹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方言”性质的理解具有三维的理念,即:方言是一种语言的支裔和地方变体,它具有群体性、历史继承性和地域性。同一个族群由于迁徙的关系会分化出不同的支系,其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也会因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改变而在继承、创新、融入三方面表现出差异,从而形成方言。因此笔者主张划分方言不能仅凭语音的区别性特征,必须兼看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情况。从客家多数地区一致使用而其他方言不用的200多条特殊词(包括虚词、语法格式)来看,证明客家话可以独立为汉语的方言。笔者还认为划分方言,必须处理好语言结构与群体的来源、心理倾向、文化风貌等的关系。在江西的客家人不愿和操赣语的人认同,这与不同的祖源和文化习俗有关,两者是汉族的不同支系。在语言结构方面两者的语音多少有一些差异,加上词汇、语法结构上较多的差异,还是处理为独立的方言较好。  相似文献   

15.
"人家"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功能复杂的代词。本文采用共时和历时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广泛调查了其在各大方言中的分布,也追溯了其历史发展源流,最后得出其两个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泉州方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重叠式,这些重叠形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各有其特征.探讨泉州方言名词、动词及形容词的重叠式,目的是为汉语本体语言研究提供富有特色的方言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具有黑龙江方言特色的动词和动词性熟语,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语言、构词及语法方面的特点。重点讨论方言动词和熟语与晋通话之间的差异,方言词语的结构特点、语法特点、语法功能以及记写方言用字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柳林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中的汾州小片。以柳林三镇为中心的柳林话的人称代词比较复杂,从语法功能和语用两个方面来考察,有些词语至今还保留着近代汉语的某些用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吴福祥教授长期潜心语言研究,在汉语历史语法、汉语方言语法史、语法化、语言类型学、接触语言学和南方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论著发表,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丰富的研究经验都是一笔宝贵财富,对学界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的性质,其中客家方言就保留了不少中古汉语的词汇和语法,博白和北海属于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方,一些仍活跃在博白、北海两地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词汇、语法与古诗文的词汇、语法有惊人的一致性,用北海、博白两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还在使用的词汇、语法去解释印证古诗文文献,就可发现现代一些书本对古诗文的一些字词的解释,远不如用客家方言解释得生动形象、贴切。如能从训诂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发掘研究,将可对客家方言与中古汉语的联系有事深广的冶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