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是表达意的重要手段;汉语是声调语言,不同单音节的声调可以区别不同的字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声调、语调的异同,论证英语语音研究、教学中“以调带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音的声调是个人语气与情感状态最直接的表达,是体现汉语语言状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为了使得语音合成的逼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讲话者的话语更加具有区分度,通过加入声调参数特征实现语音语调变换,以期成为情感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准确度最有力的助推剂,弥补语音合成结果在情感特征以及语音演唱方面的不足。分别对汉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采用基频提取的方式进行声调的分析、研究,将得到的基频曲线采用多项式函数拟合的方法对汉语4种声调进行重新构建,从数学角度对汉语声调进行分析、重构,采用三角函数曲线模拟随时间变化的语音基频曲线,根据共振峰频率将曲线进行叠加,达到了95.91%的满意的识别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多项式函数拟合方法实现汉语4种声调的语音合成,更好地还原了语音的数学本质,使得抽象化的语音表现得更直观可控。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调的学习一向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点,学习者很难真正像英语为母语者那样生成自然的英语语调,其间夹杂着许多汉语声调以及汉语语调特点。本文以列举并列成分的语调为例,通过语音学实验的手段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列举并列成分的语调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调方面的不足之处,帮助其更自然地掌握英语语调。  相似文献   

4.
该文使用音高映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语音,合成出音段、音色保持不变,而只是声调变为标准语音声调的教学语音用于声调训练,减少了语音信号中声调信息之外的复杂变化带来的信息冗余与干扰。以汉语双字调的合成语音为实验材料,对日本被试进行了声调训练实验。训练结果表明:合成语音方法在声调的感知和产出的相对进步率,以及泛化产出的效果上都优于标准语音方法,远好于没有训练的对照组,大部分实验结果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实验结果佐证了语音学习时存在人脑的选择性注意机制,为将合成语音方法集成到计算机辅助汉语声调教学系统,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语调语言如英语中,语调的变化表明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而在声调语言如壮语中,声调和音高的变化标志着音住差异。壮语语调和英语语调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促进壮语学生的英语教学特别重要,它有助于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母语语调的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的在调值,音高变化位置以及音高组合变化的差异,分析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出现声调偏误的类型,最后对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进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声调语言,其语调、语气对歌唱的行腔和润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语调、语气与旋律、节拍、节奏、旋法特征结合的分析,试图找出在演唱过程中运用怎样的语调和语气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才能达到完美的二度创作、三度创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调运用状态是衡量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标尺,语调评价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汉语语调的声学特征、语调与语气关系、语调与声调关系的讨论,意在阐明语调评价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应有地位,研究新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语调评价问题上的得失并提出进一步的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个动态的生长型树型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用以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的认知发展。该网络既克服了传统的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固定网络结构限制以及容量有限性,又克服了其他类似动态网络的较弱的拓扑映射特性,可以较好地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认知的发展。模拟结果跟实验结果呈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既证明了行为实验中汉语声调的动态发展过程,也为汉语声调认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机理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李红枫 《科技信息》2009,(9):203-204
在学术领域中,人们总是强调汉语发音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对英语口语不仅有负面影响,而且也存在着正面影响。本文在结构上将英语口语分为语音和语调两个方面,然后分别论述二者与汉字读音和汉语声调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把握住这些特征来改进中国人说英语的语音语调。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声调”纠偏,是语方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空。对于日本和韩国留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和第三声的发音。分析他们的情况,从静态声调训练、动态2声调训练及语流声调的纠偏三方面加以分析。以列表方式阐述了静态声调练习结果、动态声调练习结果以及语流流语段声调练习结果,探究日韩留学生语音纠偏的方法和规律,以便在语言教学中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克服“声调”的困扰,学好汉语普通话标准音。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调的副语言特征与话语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蔚萍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115-118,121
人类交际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英语语调是一种副语言形式,不同的语调传递不同的信息和话语意义,表达不同的态度或情感,它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与价值。本文主要探讨英语语调的副语言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调的话语功能,推断话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方言在菲律宾鄢市华裔学生汉语学习中一方面起正迁移作用,另一方面也有负迁移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书面作业考察及个别访谈形式对华裔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闽南方言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华裔学生汉语学习中因闽南方言所致的常见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错误。  相似文献   

14.
豫剧演唱中的吐字与润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0):105-108
豫剧演唱中,鲜明生动的地方语言音调和丰富多彩的润腔手法是豫剧唱腔风味的基础。依据河南地方语言的声调、语气、语调,运用多种曲调性与字调性等装饰因素对唱腔进行润饰、加工,可取得独具特色、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 ,也是英语专业学生较薄弱的一个方面。学生们通过对语音学课程的系统学习 ,虽已掌握了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朗读技巧 ,但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在实际朗读中仍然毛病百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 ,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朗读水平 ,必须加强学生对朗读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加大听觉上的语言输入 ;必须改革语音课教学模式 ,加大综英课的配合力度  相似文献   

17.
郑维 《科技信息》2013,(17):203-203,260
在语言交际中,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调,并且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为了达到交际目的,避免误解,我们需要掌握和运用语调的相关知识。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语调的四大功能(表态功能或表意功能、语用功能、语法功能和话语功能)及教学,旨在为英语学习者尤其在口语学习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同时为他们能够掌握不同语调在不同情景中所表达的不同交际意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男女两性在英语语体的选择、语音语调、性别歧视等几方面的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