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学英  赵红欣 《科技信息》2009,(29):I0527-I0528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主要是高速公路及主要干线公路用于路面基层防水、路面处理的一种新工艺,施工控制较难,本文简要介绍了稀浆封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改性沥青稀浆封层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养护中,因为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大大改善了施工条件,从装料、配比、拌和、摊铺都是在常温条件下作业,沥青和石料都不需要加热,基本上由机械自动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减轻了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又延长了道路的寿命,充分体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通过G312线凤嵋路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从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机械设备配备等方面介绍改性沥青稀浆封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军 《科技信息》2008,(15):146-146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以乳化沥青为胶结材与符合配要求的骨科拌和的浆体混合物,铺筑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养护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沥青混合物壳体。用它作为水泥稳定基层(以下简称“水稳”)的养生工艺,比用洒水,盖沙或麻袋湿养等方法所形成的水稳基层与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配合,组合的公路结构有诸多的优越之处。它既能保证“水穗”基层在优良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完成水化反应过程,又能够避免和减轻在“水稳”基层上铺筑热沥青混凝土面层后“水稳”基层表面松散,破损的病害出现。  相似文献   

4.
稀浆封层作为一种经济、快速、高效的路面表处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被广泛采用。这项技术四十年代后期发明于德国,六十年代后在欧、美得到迅速推广,八十年代后又出现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研制出了从配料、拌和、摊铺为一体的稀浆封层机械,并可用微机控制,在行进中自动上料、拌和、摊铺,减轻了劳动程度。各国根据当地的材料情况及施工条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为该技术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理论依据。在美国,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的应用范围占全国黑色路面的60%。  相似文献   

5.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这种改性稀浆封层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稀浆封层的施工方法解决上下车道破损程度不均的问题。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了安徽中部江淮地区现有石料的特点,分别选用庐江、肥东西山驿、巢湖散兵等地所产的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作中封层、细封层用)的室内配合比进行了较深入的试验研究,并对配制成的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从而确定了适合该地区公路养护用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提高了公路养护的科技含量,并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齐 《奇闻怪事》2009,(8):160-161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这种改性稀浆封层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华 《山西科技》2009,(5):114-115,117
稀浆封层是将乳化沥青、符合级配的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剂按一定的设计配比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上,与原路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坚固、耐磨的道路表面封层,大大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稀浆封层技术应用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辽宁省稀浆封层的使用效果的抽样检测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检测路段的合理选择,系统检测了路面破损状况、摩擦系数、宏观构造深度、渗水系数等.分析了稀浆封层技术在我省应用情况,并对整体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稀浆封层路面病害类型和成因分析,以及对该技术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讨论,提出了该项技术在我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固化剂对环氧胶粘涂层剪切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四种不同固化剂用量,固地环氧胶粘涂层剪切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并由此推荐出四种固化了佳用量,最佳固化工艺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半刚性沥青路面与沥青加铺层的防反射裂缝的能力,在基面层之间设置了柔性夹层.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纯沥青夹层、不同土工织物夹层进行了动态扫描,并分析了其动粘弹性,然后对夹层的抗剪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夹层满足路面抗滑移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软弱夹层对斜坡及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对其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巴东组第三段(T2b3)特殊岩体特性使风化后的软弱夹层和地下水中含有较多CaCO3,使软弱夹层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基于此,以三峡库区巴东组第三段泥灰岩和层间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对土-岩剪切试样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及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电镜扫描试验,从宏微观角度重点研究含水率、夹层厚度及CaCO3含量对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动态特性。研究表明:CaCO3通过降低土体孔隙率和改变土颗粒形态提升内摩擦角,通过增强土体胶结能力提升内聚力,从而增大其抗剪强度。低CaCO3含量下,试样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高CaCO3含量下,18%含水率以下时,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到22%时抗剪强度突降。低法向应力下,试样抗剪强度受夹层厚度影响较小且随CaCO3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高法向应力下,从高夹层厚度低CaCO3含量到...  相似文献   

14.
金属粘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各领域中,它具有粘接牢固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文对圆柱形孔-轴的几种过盈配合和粘接进行了抗扭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情况下,间隙配合的粘接能够代替过盈联接;而过盈配合与粘接的联合作用可使其结合强度成倍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石材受弯构件复合加固界面粘结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15个石材复合砂浆试件粘结性能双剪推出试验,研究砂浆种类、砂浆强度和抗剪连接件等参数对砂浆与花岗岩石材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自配改性砂浆比商品聚合物砂浆具有更好的界面粘结性能;界面植入U型抗剪连接件,能较显著提高砂浆与石材的界面粘结抗剪强度;采用自配改性砂浆和商品聚合物砂浆,其界面抗剪强度均可满足石材受弯构件加固界面抗剪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止反向裂缝,在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土工布防裂层,土工布的加铺对层间粘结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压剪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工布及其浸油量、旧水泥混凝土表面处理、粘结材料种类等因素对旧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增加旧水泥路面粗糙度、提高路面压实度可明显改善旧水泥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的粘结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数值模拟分析时有效地预测树脂复合减振钢板成形过程中的失效形式,设计了测量两表层钢板之间法向黏结强度的试验方法,获得了树脂复合减振钢板的法向黏结强度;并设计了测试树脂复合减振钢板扩孔成形性能的试验模具,获得了极限扩孔率.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和单层钢板的差异在于成形性能参数和工艺参数不同;要将复合减振钢板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必须针对复合减振钢板的变形特点而设定新的失效评判标准,并开发新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土基强度和变形标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土基的合理强度,运用美国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基于弹性层状理论的道面设计方法(LEDFAA),对比分析了土基反应模量等道面结构参数对混凝土板厚的影响.为了确定土基的容许残余变形,分析了土基均匀沉降对道面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均匀沉降对道面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基强度对混凝土板厚度的影响较其他设计参数更为明显,反应模量宜控制在40~60 MN.m-3;土基的均匀沉降主要影响道面的标高和排水性能,应小于10 cm;土基的不均匀沉降使道面结构与土基出现脱空,应控制其变形断面的曲率.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粘层材料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路面层间材料粘结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路面的整体受力状态,进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利用自行研发的多功能剪切仪,对普通沥青、SBS改性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这3种常用的粘层材料在不同温度及洒布量条件下的粘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以不同温度下的粘结抗剪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粘结抗剪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相比而言,在较低洒布量时,SBS改性乳化沥青表现出更优异的粘结性能,且最佳洒布量为0.5~0.7kg/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道路路面修补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包括抗折试验、抗压试验、抗渗试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掺入适量的CUFG可以大大提高它的强度、抗渗等级和明显改善它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它的早期强度能达到重载交通和特重载交通开放要求,其耐久性能够满足道路路面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