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氧丙烯酸酯/烯丙基醚体系的光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乙二醇烯丙基醚(AE)为活性稀释剂,研究了其与环氧丙烯酸酯(EA)所组成的光聚合体系在光引发剂下的光固化动力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体系的聚合温度越高,体系的转化率越低;AE含量越大,体系的转化率越低;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阳离子或自由基型引发剂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光固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红外光谱跟踪体系光固化反应过程中的双键转化,比较了不同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探讨了光固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反应规律。发现光引发剂a,a-二甲氧基-a-苯基苯乙酮和a-羟基-a,a-亚戊基苯乙酮的活性显著大于安息香乙醚;升高温度、增大入射光强和在氮气气氛中反应,可有效提高光固化反应速度和涂漠的最终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芳基碘六氟锑酸盐、自由基光引发剂Irgacure2959及助剂配制成混杂光固化粉末涂料。用紫外光谱分析了引发剂的吸收光谱范围,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甲乙酮失重率的方法从转化率、热稳定性方面对混杂体系与自由基体系和阳离子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不同引发剂含量和不同曝 光时间对混杂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各体系的涂膜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混杂体系在 固化过程中整体转化率高于阳离子体系和自由基体系。混杂体系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曝光 时间为80s时固化效果最好,此时混杂体系固化膜凝胶含量达到87.7%,柔韧性为2mm, 抗冲击强度40kg·cm,硬度3H,附着力0级。相对于阳离子体系来说,混杂体系固化膜在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上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固化的液态光学胶固化过程中出现的体积收缩现象,严重影响其黏接强度和产品外观.系统研究了液态光学胶预聚物的种类、活性稀释剂的种类和用量、光引发剂的用量、光固化的类型等诸多因素对固化收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预聚物可明显降低固化收缩率.当添加的活性稀释剂官能度相同时,胶黏剂的固化收缩率随活性稀释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活性稀释剂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官能度增加,固化收缩率随之增大.而光引发剂的用量则对固化收缩率无明显影响.阳离子型胶黏剂的固化收缩率比自由基型的小,但硬度和黏接强度较低;而混杂型的固化收缩率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高亲水性软接触镜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高亲水性的软接触器材料,其主要组分为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安息香引发剂,紫外高压汞灯为光源,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探讨了聚合过程中HEMA与NVP的用量配比和添加剂甲葳丙烯酸酯类用最对材料的含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最佳配比为NV用量为60%,光引发剂安息香用量为0.2%,添加剂甲基丙烯酸酯类用量为10%,红外光谱和紫外谱定性说明了聚合物反应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单体配比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4 - 溴甲基二苯甲酮与二甲基正十八胺反应合成的季铵盐光引发剂苯甲酰苄基二甲氨基十八烷基溴化铵(BDOB),进行插层修饰蒙脱土(MMT),通过层间引发聚合法光固化制备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EA/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法对EA/MMT的光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MMT在光固化复合材料中已得到插层和部分剥离;增加光引发剂浓度及提高环境温度均可提高其固化速率和双键最终转化率,氧气的存在使体系的诱导期延长,双键转化率降低;光固化反应总级数约为6~7,表观活化能为9.8 kJ/mol.  相似文献   

8.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通过光引发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分别用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考察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夺氢型光引发剂能有效地提高单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但随着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效率会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光为光源,茂铁型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茂铁四氟硼酸盐([CpFeCp]BF4)可有效地引发脂环族环氧光敏体系的光固化。光解研究发现,其由d-d跃迁产生的在620nm处吸收峰为可见光引发的有效吸收峰。通过考察[CpFeCp]BF4/环氧化合物光固化体系的固化活性及影响因素,发现其与脂环族环氧化合物ERL-4221组成的光敏体系的光固化速度随着自然光照强度的增强和固化温度的提高,固化速度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得到作为齐聚物使用的光固化水性聚氨酯和聚乙烯醇混合乳液,降低墨水黏度,提高固含量。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光引发剂种类、含量以及染料、丙三醇的用量等因素对墨水性能的影响,确定各因素最优用量区间。最后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齐聚物、光引发剂、染料及助剂用量的最优用量,结果表明,当齐聚物75%,染料10%,光引发剂5.5%,助剂1.9%(其中丙三醇1.5%,消泡剂0.4%),稀释剂为去离子水和乙醇7.6%,配制所得的水性UV喷墨墨水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用环戊二烯对亚麻籽油进行改性,合成了改性亚麻籽油(MLO)低聚物。用丙基硫醇三甲氧基硅烷(MPTS)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的多功能巯基硅氧烷溶胶(MPTS溶胶)。把巯基硅氧烷溶胶、光引发剂加入到MLO低聚物中,制备了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混杂膜。用热失重分析(TGA)评价了MPTS溶胶对混杂膜热稳定性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MPTS/MLO混杂膜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用Photo DSC对混杂膜的光固化反应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混杂膜的热稳定性比纯MLO膜高,混杂膜具有微相分离结构, 巯基硅氧烷溶胶能够提高MLO体系自由基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12.
双官能度自由基型活性单体TEGDA在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与环氧化合物EPON-812组成的混杂光固化体系中质量比为m(TEGDA)∶m(PU) =1∶2时,体系综合性能好,感度较高,感度值为15. 2J/m2, 带有叔胺结构的活性稀释单体NVP的加入不利于提高混杂体系的感度, 感度值为196.6J/m2 。混杂光固化体系中活性单体的选择, 同时考虑其对自由基和阳离子两种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紫外光照射后,在光引发剂作用下预聚物发生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含有手性掺杂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小分子液晶的粒径大小及其在聚合物网络中的分布形态,通过三官能团预聚物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快速聚合获得了微米级液晶微滴,用旋光仪(PerkinEl mer Model 341 Polari meter)测量温度作用下手性聚合物分散液晶的旋光性变化,结果与de Vries理论相一致.手性掺杂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的旋光性、选择反射等独特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滤波片、光栅、反射显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塑料-玻璃粘接用UV固化胶粘剂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活性单体、预聚体及偶联剂对UV固化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体积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性单体A、偶联剂B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芳香族聚氨酯预聚体胶粘剂体系的粘接强度较高,活性单体官能度越高,体积收缩越大。所研制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可达5.98MPa,体积收缩为3.67%,在可见光区透光率为97%,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8.02℃。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单体,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含双键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将两种乳液混合涂膜,经水分挥发干燥成膜后进一步进行紫外光固化。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伍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用量和两种乳液配比对固化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和涂层硬度、柔韧性、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用量在3.0%~6.0%之间时,能制得表观稳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有50%左右的烯丙基双键参与了分子内的交联反应,同时残留50%左右的双键;共混乳液的固化膜凝胶含量达95%以上,铅笔硬度最大达到4H,柔韧性1mm,抗冲击强度达到45 cm。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高分子复合调剖剂(FRC)。研究聚合条件、材料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并优化聚合工艺条件,确定合成工艺。结果证明,高分子复合调剖剂(FRC)的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均聚物调剖材料,具有显著的调剖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杨桃、雪梨、绿豆芽、黄豆芽4种水果、蔬菜为原料,通过榨汁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设计处理方式有:去皮鲜汁、去皮煮沸、带皮鲜汁和上胚轴鲜汁、上胚轴煮沸;两种不同的反应体系: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结果表明.几种果蔬汁对两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超氧阴离子体系中,杨桃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74.58%大于雪梨41.02%;黄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66.2s%大于绿豆芽35.89%。而在羟自由基体系中,结果恰好相反,雪梨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86.12%大于杨桃57.9970.绿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53.66%大于黄豆芽34.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