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球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等危机,导致各国纷纷加入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行列。作为地球上众多能量的来源,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其内部有大量氘和氚,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氘和氚不停撞击而进行聚变作  相似文献   

2.
科技短讯     
我国将自建“人造太阳”我国一位权威科学家不久前透露,中国计划建造自己的热核实验反应堆。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可望为能源短缺的中国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已加入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氚用于核聚  相似文献   

3.
核聚变动力火箭 可行性:有可能,但最少要数十年之后 依靠核动力的太空飞行技术并不是只有核子脉冲推进器,还有其他的核能利用方式。比如,在火箭上安装一个裂变反应堆,利用裂变反应堆提供热量喷射气体,从而产生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已经所剩无几,人类如何找到理想的替代能源?50多年来的热核聚变研究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要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造出一个人造太阳,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发展的能源之需。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的即将启动为人类实现这个梦想带来了曙光。再用50年,人们能看到人造太阳吗?  相似文献   

5.
核聚变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决定将要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核聚变发电以及ITER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这是继“双星”计划和“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之后,中国即将要加入的第三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前两个项目相比,这个项目可谓工程巨大。只是建造一个实验堆,即所谓的托卡马克就需40多亿欧元,加之后续的运转费用,总计约要100亿欧元。中国如果加入的话,总共要出资约10亿欧元,这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因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偶尔也会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6.
萧涯 《科技潮》1998,(4):52-53
曾被称为历史最大骗局,是否能成世界最大科技发明?一度被定为"伪科学"的判决,并未成为最终的句号。们记得1989年,在美国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球科学界的大事:英美两名科学家公开宣布在烧瓶里实现了"核聚变"!这也许将是人类历史上  相似文献   

7.
奇云 《科技潮》2011,(12):58-63
虽然主流科学界对冷核聚变持否定态度,但是也有许多科学家并未就此罢休,22年来,不断有人坚持探索"冷核聚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1984年开工建造,1988首次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1992年τ轻子质量测量的精确结果,纠正了过去τ轻子质量约7MeV实验偏差,并把精度提高了10倍。2004年1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重大改造工程启动,采用国际先进的双环对撞技术,将对撞性能量大幅提高。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2009年,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首轮物理放电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装置,其运行  相似文献   

9.
气泡能源     
在声波的爆破下,气泡能产生氢核聚变。有朝一日,这可能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新能源。半个多世纪以来,热核聚变已被公认为一种廉价、清洁,且基本上是无限的能源。通过某种聚变反应堆,从一克氘(氢的一种同位素)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7000L汽油所产生的能量。氘富含于海水之中,理论上说,1立方米海水即可提供全世界数百年所需之全部能量。  相似文献   

10.
4月29日,中新网电,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实验室成功进行了核聚变试验,意味着寻找新能源的研究工作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激光核聚变研究活动经历了三十余年,现已发展成为新一代惯性约束核聚变-国家点装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6,(10):30
9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首次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首台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在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这一实验装置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据EAST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万元熙介绍,目前放电实验还在进行中,各项实验参数正在不断提高,显示了EAST装置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日,EAST通过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专家组工艺鉴定。  相似文献   

13.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中国和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危机,而核聚变能是公认的可以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核聚变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标志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ITER)计划的正式签署并开始建造。这是国际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1月13日,欧洲受控热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取得令世界科学界瞩目的重大进展,实现了能量约束时间2秒,反应持续1分钟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这是这项长达近40年的试验、研究进程中,向实用开发阶段突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1991年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头等重大事件。虽然最后实现商用可能还要几十年时间,但人类毕竟又向这一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领域迈进了一大步。这里谨向读者推荐这篇介绍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现状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8,(1):14-14
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集资100亿欧元在法国建造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记者日前获悉,科学岛承担的ITER部分工作已开工,此举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尹岚  饶益花 《科技资讯》2014,12(22):1-1
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现代工业化生活所耗费的能量大部分来源于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非常有限,一旦耗尽,世界将会面临一场关于能源短缺的浩劫.近年来我国的磁约束核聚变用于工程技术研究和物力体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磁约束核聚变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磁约束聚变与关键能量转换部件装置类别,重点介绍了核聚变反应堆以及磁流体力学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7.
受控核聚变     
《苏南科技开发》2007,(9):49-49
近日,科技部万钢部长、程津培副部长参加了基础研究司组织的学习会,听取了“受控热核聚变能”专题讲座。我国核聚变专家、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从国内外能源需求的紧迫状况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核聚变的优势、ITER计划的目标与任务、我国参加ITER计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我国核聚变研究目前的状况等。受控核聚变反应作为获得可持续能源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6,(2):17-17
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进入抽真空降温试验阶段。作为核聚变研究的实验设备EAST可为未来的聚变反应堆进行较深入的工程和物理方面的探索。众所周知。从1公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如果和氚发生完全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获得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磁约束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关键部件液态锂壁及液态锂铅包层研发中所涉及的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强磁场作用下的金属流体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进展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参边 《科技潮》2005,(9):21-22
法国《费加罗报》近日发表文章,解读有关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重要意义的七个问题:一问: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有何用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不能马上解决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问题,但是它将努力证明:通过核聚变反应大量获得能源是可能的。目前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反应:把大的铀原子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并在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一个涡轮机变成电能。聚变的梦想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不是把大的原子分裂成小的,而是把两个小原子合并成一个大原子。这种反应形式就是太阳内部巨大能源的来源。军方已经用上一些热核武器和氢弹,利用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