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宁藩弋阳王孙"朱耷"之名,既非其谱名,亦非其奶名或小名,更不似其庠名,人云亦云,传呼近三世纪,其得名缘起,竞乏人问津.今检得明遗民方文<西江游草>载"僧嗒然"诗事,为八大山人与桐城方氏尤其是方以智关系的突破性研究及"朱耷"其名破天荒式解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契机;而<庄子>两晋司马彪"失其所故有"佚注,则为彻底解读"朱耷"得名颠末与音读义蕴,提供了文字学、文献学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晚清、民国江右史话派新倡“朱耷即青云圃道人朱道朗”伪说,道俗两界,哄传百年,亦纠葛百年,已成八大山人研究界亟待突破之学术瓶颈。本文首揭“清初南昌青云圃道院为南明弘光朝亡命权贵隐身窟”、“朱道朗旧友马道人为弘光权相马士英”等透镜式微观考据。为证伪“朱耷即朱道朗”提供全景式宏观视界。  相似文献   

3.
“朱耷八题”续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大山人曾否亲身参予抗清军事活动,言人人殊,向无定论;又其五十岁前之编年史缺环颇夥,空白甚巨,且于清顺治五年左右、康熙十三年前后等重大历史关节点内,盲点、疑点、误点过多,积成朱耷生平谜中之谜。本文首揭朱耷师兄一浊即南昌中洲龚夔一足,龚一足“中洲”家世及其“茶陵”抗清逸史发覆,为深切了解朱耷旧传在进贤介冈灯社与奉新芦田耕香院“竖佛称宗师”廿九年间丛林秘史真相及动向,提供了首个可靠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明遗民八大山人乃朱明宗臣,胜朝遗民,身世坎坷,颇自隐晦,为南明史研究极具争议之神秘人物。学界言人人殊,聚讼百门,多无定论。笔者爰草朱耷八题,欲穷尽典实,以发覆辨伪。本文即其中前三题之“退翁新证”,“天根初诠”与“朱鲁勾沉”三章。  相似文献   

5.
明遗民八大山人乃朱明宗臣,胜朝遗民,身世坎坷,颇自隐晦,为南明史研究极具争议之神秘人物。学界言人人殊,聚讼百门,多无定论。笔者爰草朱耷八题,欲穷尽典实,以发覆辨伪。本文即“八题”之四、五两题。  相似文献   

6.
世人多以为朱耷的最高成就在于花鸟画,而其山水造诣虽也备见才气.但与花卉杂画相比仍远不可及,故疏于剖析.本文认为,与同时代纵横艺坛的四王吴恽的泥古之作相比,八大的山水画仍高出一筹,其可贵处在以情写景,以意造境,直抒性灵,笔墨线条间充满了画家个人的感情意志与旺盛的生命力,打破了当时山水画的复古倾向。  相似文献   

7.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他以豪迈沉郁的风格,简朴雄浑的笔墨,极精简的布局,严整而放逸的画风,开创了写意画借物写心的新境界。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不媚世俗的傲岸之气,在他的书画作品中有着强烈的体现,使其作品脱尽巢臼,达到了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清康熙二十一春正月,明遗民八大山人结题<瓮颂>组诗六首,颂瓮何义? 史阙有间,语秘无诠,已难尽知.今据北魏<洛阳伽兰记>载北朝"殷之顽民"古谣,朱耷拈"瓮"话头,颂"瓮"诗案,必与其明遗民身份、殷顽人意识密切相关.八大山人所作<瓮颂>六首,虽"伸唇那到喉"、"佯狂语飞燕",似多不尽可解,有待反复考辩,但其瓮内天地,木本水源,实皆江右、江南明遗民社会"瓮"内诸顽人佚事诡幻的逸声遗响之遥远回音也.  相似文献   

9.
论朱彝尊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彝尊是清代初年重要作家之一,诗、词、散文的创作都有很高成就。朱庭珍《筱园诗话》指出:“竹坨诗、古文皆成一家,兼精填词。诗尤雄视一代,品在渔洋(王士祯)、荔裳(宋琬)、愚山(施闰章)之上。”赵翼《瓯北诗话》也说:“竹坨负海内重名,至今犹朱、王并称,莫敢轩轾。”在康熙年间,他的地位与当时主盟诗坛的王士祯仿佛,有“南朱北王”之称。又有人以“朱、王”合顺冶中的施闰章和宋琬,以及行辈稍后的查慎行和赵执信,号为“清初六大家”。不过长期以来,朱彝尊的诗名似乎被词名所掩盖,对他诗歌创作的成就与影响,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法国南部海岸色彩斑斓,充满了诗情画意,极富想象力的法国人根据每一段色彩的不同,分别为其命名为“蓝色海岸”、“银白色海岸”、“朱红海岸”等。利翁湾西北部的海岸岩石呈深浅不一的红色,因而有“朱红海岸”之称。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就属于这片海岸。这里不但有欧洲最早的原始人的遗址,而且是2000多年间朗格多克的奥克西坦人、鲁西永的卡塔卢人与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的纷争之地。至1659年之前,鲁西永一直是西班牙的属地,那里既有众多的古罗马建筑遗迹,又处处呈现出鲜明的西班牙风格。对那些满怀猎奇心的旅游者而言,这一切自然更增添了“朱红海岸”的魅力。当然,吸引他们的还有映照卡尔卡松堡古城墙的那轮落日和一抹夕阳。  相似文献   

11.
秦九韶评传     
中国传统数学发展到宋元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秦九韶在宋元四大家(秦九韶、杨辉、李冶、朱世杰)中属姣姣者。本文研究了秦氏的生平、师承关系、数学工作以及他的德行等几个方面,肯定了他在大衍求一术上的卓越贡献和他在数学之源,数学之傅,数学之用等方面的精辟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秦氏在作风品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较全面地给这位“最幸运的天才”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虽然明朝初期法律状况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还是有些问题颇有争议,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对<洪武三十年律>与<明大诰>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刑法体系而言,<大明律>并不是如有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较唐律"轻其轻罪,重其重罪";另外,明初重典治吏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其无视正常法制或像沈家本所说威竭而不振.而是因为"明刑弼教"的口号看起来重典治吏,实际上是君权的膨胀,带来的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的扩张和恶化.导致权力的滥用,从而将本来就制定的不科学的重典引向恶化,导致了重刑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朱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相似文献   

14.
朱载埔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墓在河南省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墓碑《郑端清世子赐葬神道碑》由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撰文并书丹。该碑文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著录。沁阳县文管会于1986年发掘出的该碑刻的残片,补充了方志著录的缺漏和不足。碑文详述了朱载埔世系、生平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堉载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