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介绍了适用于香烟滤嘴棒生产过程的微机测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给出了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机测控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电磁兼容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结合“电力系统综合控制实验台”的设计,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电磁兼容设计的一般方法,提出的技术和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对微机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可显减小测控系统对外界的干扰,提高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水平,保证测控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3.
孟祥波 《科技信息》2007,(29):36-36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二线制数据、语音智能综合呼叫系统,是根据医院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要求设计开发的,是医院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想设备。电力载波技术的综合智能呼叫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模拟控制板电路在病房呼叫系统中起到连接主机电路、挂机电路和分机电路的作用,是以上三者之间传输信息控制信号的枢纽,本文主要对模拟控制板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696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4012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工作原理,并以8031单片机为例,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直流传动系统主回路电流的测量方法.该系统的控制回路由MCS-96系列单片微机软、硬件结合来实现,本文着重分析阐述了实现主回路电流检测所需的微机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电子吊秤应用广泛,它可以一次性地完成对物料的装卸和计量工作,是装卸作业实现自动化的必要设备.本文作者在西宁钢厂研制成功两台十吨微机控制电子吊秤,本文对该秤重电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微机秤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机保护与测控系统中DSP器件控制能力薄弱的问题,本文以数字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项目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DSP CPLD微机保护的设计方案。以DSP器件TMS320F206作为底层主处理器件,把所有控制电路、地址分配等设计在CPLD器件XC95144中,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化,体积小型化,功能多样化。配合硬件设计,提出了一种综合方法和软件控制流程。通过DSP和CPLD等高度集成器件的应用,增强了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6 96 3C液晶显示控制器及SMG2 4 0 12 8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 (LCM)的工作原理 ,并以 80 31单片机为例 ,论述了微机测控系统中LCM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模块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智能测控装置的人机界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是一类多自由度非线性非自治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实际。生产实践中,设计观念和维修体制的变革提出了稳定性量化分析的要求。本文首先描述了一种基于轨线保稳降维方法的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量化分析,即首先利用数值积分对高维非线性转子系统进行解耦,将Rn轨线映射为一系列R1映像轨线,并将各自由度的运动方程中除该自由度外的所有状态变量用积分结果代换,得到n个互相解耦、含有多个时变参数的单自由度方程。其次再在R1观察空间中定义轨线的稳定裕度,根据轨线稳定裕度利用灵敏度技术预测动力系统的分岔点。最后,对一个滑动轴承支承的三跨转子模型实验台建立动力学方程,并利用上述方法预测该转子系统发生分岔的参数值和分岔特性。预测得到的分岔参数值与采用直接数值积分法在Poincasé截面得到的分岔参数值基本一致,且2种方法在分岔点处判断得到的分岔性质完全相同。由此可见,该方法不仅与直接数值积分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而且由于该方法利用了灵敏度技术因而其分岔点的搜索过程比直接数值积分法快得多。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电路在EDA开发系统上的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数字电路在EDA开发系统上的实现方法.方法 以数字钟设计为例,针对两款具体的CPLD/FPGA开发系统给出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结果 下载/配置到实验板的目标器件上,经实际电路测试验证,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结论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开发方便、灵活、高效,成本低,上市周期短.  相似文献   

13.
用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根据不同企业的余热回收方案,建立总系统的优化参数模型,进而求解出系统的优化参数,借此设计的余热利用工程,必将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各子系统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数学模型.本文论述了适用于中、高温工业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典型设备,可作任意排列的余热回收系统,从而更具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控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的教学内容为分析对象,创新教学方法,以高压直流输电(HVDC)为典型的教学案例,讨论了该内容的教学特点和难点,分析了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文中从三相桥式整流、有源逆变电路、基于12脉波换流器的HVDC系统原理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采用EMTP软件搭建了整流站、逆变站以及HVDC异步联网的仿真实验平台,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依赖硬件装置、互动性差的缺点,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研究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VxWorks系统上基于M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VxWorks嵌入式实时系统下M总线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需要设置两个各自独立运行的实时任务,以达到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的功能.第1个任务负责收集命令和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设定命令优先级;第2个任务负责解释执行,并发送命令执行后的响应,两个任务之间通过命令缓存链表进行通信.此设计思想简单、高效,可以被广泛应用在与M总线相关的其他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温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适合于非线性、惯性系统应用的动态控制的方法。采用了将具有简单有效的非线性控制作用的模糊控制技术与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较强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融合的方法,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智能控制模型。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温度控制的实现过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不仅温度控制精度高,而且动态响应速度快。该控制方法的研究,为实现最佳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电力系统联网规划的分割算法.基本思路是先将大型电力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求解仅由联络线及分割子系统数确定的联络网络方程组,确定各子系统参考母线间的相位差以及各联络线上的潮流,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电力系统各节点电压相位角和直流潮流分布.  相似文献   

18.
应用李雅普诺夫分解法,对于离散大系统给出一种新形式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推出判定大系统渐近稳定(不稳定)的充分条件为只需验证2个阶数等于子系统个数的方阵的定号性。它对子系统是稳定或不稳定的系统均适用。  相似文献   

19.
线性周期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一类线性周期切换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问题,基于驻留时间的方法,当切换系统的各子系统均为稳定的情况下,给出了切换周期的最小下界;当切换系统中含有不稳定的子系统,建立了稳定子系统的驻留时间总和与不稳定子系统的驻留时间总和之间的关系:同时当各子系统的驻留时间均等时,得到了切换周期的设计条件。这些充分条件对于判断一类线性周期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具有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切换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光谱吸收型光纤气体传感器中,利用气体分子的吸收光谱,采用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DFB LD)作为光源,使光源输出中心波长精确对准气体的吸收峰,从而来检测出气体的浓度.而要使测量准确,光源的温控非常重要.提出了一种光源两级温控的思想:外壳温控和结温控制,并设计了温控电路,温控实验证明了两级温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