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自行研制的微量热装置测定了稻种萌发的全热谱,由此得到了稻种萌发各产热阶段的热数据,并对不同谱线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亚洲栽培稻种内不同生态类型材料与籼、粳亚种杂交育性,对19份包含亚洲栽培稻种内5种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与云南温带粳品种滇粳优1号及国际水稻所选育的籼稻品种IR64的杂种F1育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栽培稻不同类型中,温带粳与籼亚种间普遍存在杂种不育,温带粳与热带粳间、籼籼部分组合也存在杂种不育,Aus类型与籼、粳亚种的杂种不育程度与品种相关.研究结果为系统研究亚洲栽培稻不同生态类型与籼、粳间杂种不育奠定了基础,为认识亚洲栽培稻的分化提供证据,并为利用亚洲栽培稻种内丰富的遗传变异来培育新品种、新组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播种装置投种机理、判别稻种投种过程中单个籽粒和多个籽粒运动速度与落种垂直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Matlab仿真获得了稻种单个籽粒和多个籽粒的落种垂直高度与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在与仿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得出,投种过程中稻种的运动规律受稻种落种垂直高度影响,且呈线性递增的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稻种发芽率检测操作复杂,耗时长,稻种外壳污染物干扰光谱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稻种糙米近红外光谱检测实现稻种发芽率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将192份糙米样品的光谱分为校正集144份和预测集48份,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分析不同老化时间糙米的光谱差异,建立糙米发芽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全波段570~1 848 nm采用二阶导数+SNV and Detrend的预处理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的模型最优,其校正集决定系数RC与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976和1.244,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与标准偏差SEP分别为0.951和1.935.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稻种糙米发芽率进行测定是可行的,所建模型在稻种糙米发芽率预测方面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代梅  付勤 《汉中科技》2009,(1):27-28
杂交水稻不同米质浸种时间的长短与发芽率差异明显:试验表明,多数情况下,浸种时间愈长,发芽率愈低;优质米稻种浸种时间不宜超过2d。  相似文献   

6.
基于稻种胚胎定向排列的排种器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超级稻种按胚胎部位定向排列播种的思想.利用稻种沿其长轴两个方向摩擦角不同的特性,设计了带有导向板的振动式排种器,实现稻种在振动板上有序排列,分析了稻种在排种过程中胚胎按序排列的机理.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排种器各参数对排序效果的影响,得到各个参数的影响大小次序和一组优化的结构参数.当导向板与播种方向的夹角为35;°筛面角为21°;振幅为3.5 mm;振动方向角为10°;振动频率为3.5 Hz;导向板摩擦角顺行为57.1,°逆行为52.6°时,播种时稻种的定向排列比例为85%以上,振动板对超级稻种摩擦阻力矩的范围为1.89×10-7N.m相似文献   

7.
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背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2μmol·L-1、5μmol·L-1NiCl2·6H2O浸泡早稻“921”种子,探讨镍对稻种萌发的影响及生理生化背景.结果表明:镍能有效加快稻种萌发进程、提高萌发整齐度.在浸种早期,镍显著增强种子电解质外渗及SOD、CAT活力;至浸种后期,镍在降低电解质外渗及SOD、CAT活力的同时,提高了POD活力  相似文献   

8.
稻种催芽器     
CY—81型稻种催芽器是由湖州农机所参考日本稻种催芽器研制成功的(文见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一般可节省种谷15%左右,适合生产队使  相似文献   

9.
对水稻高产栽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明 《科技资讯》2010,(16):150-150
本文从稻种的选择、播种时期、育苗方式、秧田管理、稻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对水稻的高产栽培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低氮(20mg/kg)、中氮(40mg/kg)和高氮(60mg/kg)水平下,测定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稻种资源苗期NUE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因氮素水平而异:低氮条件下,陆稻NUE显著高于水稻;中氮和高氮条件下,水、陆稻的NUE未达显著差异;低、中和高氮条件下,古老地方品种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代育成品种,杂交组合NUE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规品种;低氮条件下,籼、粳稻NUE无显著差异;中、高氮条件下的籼稻NUE极显著低于粳稻。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92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种子活力、根系活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926”浸稻种和玉米种,可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增加次生根数和次生根长。苗期施药,同样可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分枝,提高成穗率。其它生育期施药,可分别提高成稳率、穗粒数、粒重,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复合杂交和连续选择方法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早稻优质米新品系“92010”。连续两年的试验和示范种植的结果表明:“92010”的生育期比鄂早6号早3-4天,产量与鄂早6号相当,稻米品质为一级灿米,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合在湖北及类似地区作中迟熟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旱育保姆稻种包衣剂,应用在水稻育秧中具有省工和提高秧苗素质的效果。2005年郧西县进行多点示范,达到了 15.9%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9个品种的黑稻种子为材料,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各个品种的醇溶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①黑稻种子有2条共有的特征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6.1 KDa、21.5KDa;②亚基57.2 KDa、35.0 KDa和26.1 KDa,在每个品种中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汉中黑糯、云黑和龙睛2号中含有此类亚基的数目最多(3个);在乌贡1号中,此类亚基数目最少。  相似文献   

15.
地处钱塘江畔的浙江星野集团公司乔司农场,几年来改革耕作制度,科学合理安排麦瓜稻种植,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年产值每亩达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92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种子活力、根系活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926”浸稻种和玉米种,可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增加次生根数和次生根长。苗期施药,同样可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分枝,提高成穗率。其它生育期施药,可分别提高成穗率、穗粒数、粒重,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水稻恶苗病属真菌子囊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症状表现为秧苗徒长、细高、分蘖少、节间长。侵染途径是种子带菌、病株残体或带病菌农家肥为初侵染源,发病条件为高温、稻种破损、秧苗损伤。综合防治措施:做好选种、晒种、药剂浸种、清除病株、加强田管、减少秧苗受损伤。  相似文献   

18.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6(4):290-290
由浙江科技学院和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新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由浙江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毛建卫教授级高工为技术负责的“高含γ-氨基酸功能性稻米及制品生物活化精深加工新艺研究开发”科研项目和毛建卫教授为主要研制人员的“伽马-1(基尔-1)号功能稻种资源的创新及其应用研究”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9.
壮族是人工栽培稻最早的民族之一,是南方稻作民族。她的创世女神[女米]洛甲([女牙]六甲、麽渌甲、花婆),生于花中,给人送花送子,乃花图腾崇拜。她育了人,育了稻种,育了耕牛,她是壮族女性人文始祖,亟待抢救与保护。抢救口传神话、古歌、麽公经典手抄本、歌师歌本手抄本、花婆庙、信仰民俗和生育民俗中的[女米]洛甲(花婆)神话文化。  相似文献   

20.
稻种感染上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等的病菌或病毒后,使用这样的种子将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在田块里留下祸根,造成连续危害的结果。因此、应尽量选用健康的种子。如果种子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