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尤其猪较敏感。近年来,猪的弓形体病及其继发其它病原感染的报导,愈来愈多,但就猪弓形体病继发沙门氏菌感染的具体报导,至今尚未见到。笔者在成都某猪场发现一起仔猪弓形体病继发沙门氏菌感染,并作了些工作,现报导如下,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该猪场一年前从某猪场购入的猪只中,检查有弓形体血清学阳性猪,当时作了处理。这次发病前不久,在场内发现有野猫。8月28日,某舍某圈的8头仔猪中有2头首先发病。9月12日,同舍另一圈又有2头发病,9月23日另一舍的一个圈4头仔猪发病。10月初,有三  相似文献   

2.
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嗜血杆菌病、腹泻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给猪带来危害,应及时诊断防治。  相似文献   

3.
猪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根据国外材料报导,在日本、美国,人、畜都有很大程度的感染。猪弓形体病的临床症状、剖检都与猪瘟病基本相似,给猪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我国近几年内先后在上海、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发现了猪弓形体病,并造成猪只大批死亡。近几年来我县猪的疫情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搞清我县猪病的发生、死亡原因及其危害程度,我们对我县进行了一次猪弓形体病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10、100或1,000枚刚第弓形体GT—1株的侵袭性卵囊经口接种于15只血清学阴性的怀孕山羊。其中4只接种10枚;6只100枚;5只1,000枚。另以6只怀孕山羊不接种,作为对照。在接种后4—12天之间,接种过的母羊全都出现发热(40—41℃)和呼吸困难。妊娠早期(68和70天)用100枚卵囊接种的两只山羊,子宫增大,当接种后86和88天宰杀时,见有胎膜但未发现胎儿。3只山羊在接种后9、10、和11天流产或羔羊产下死亡,其余10只产下感染弓形体的羔羊,内有8只至少有1只羔羊产下即死亡;2只山羊被感染但羔羊产下时正常。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从山羊骨骼肌分离到的刚第弓形体(GT—1株)的特征。GT—1株的一粒卵囊,缓殖体、速殖体能杀死一只小白鼠。把感染了GT—1株的组织腹腔接种于小白鼠,在感染后的9—34天,在小白鼠腹水中和肺内发现了弓形体的速殖体。  相似文献   

6.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猪的急性热性原虫疾病。目前疾病已在世界上多数养猪国家中流行。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在猪群中可以感染各种年令的猪,但以感染幼令猪为主,引起大批幼令猪发病和死亡。成年  相似文献   

7.
陈垄 《遵义科技》2006,34(2):52-52
僵猪病是猪群中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是断奶仔猪呈现只吃食不增重,生长发育陷于迟滞状态的一种病症。  相似文献   

8.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我站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四日到五月十七日在门诊治疗中发现三起共十二头幼猪发生急性弓形体病。最小的猪于八日令开始发病,最大的一头为90日令。病程分别为4—9天。经过治疗,死亡6头,占本次发病数的50%,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山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华富 《科技信息》2009,(30):268-268,270
随机选取28日龄60头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加1%山药粉,测定仔猪平均日增质量(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等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腹泻频率、腹泻指数等腹泻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山药粉,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14-28天及全试验期的日增食量和日采食量,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说明山药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有效预防断奶后腹泻。在经济欠发达的四川地区,山药分布广、价廉、经济,既能降低养猪成本,又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上旬,四川省泸州市一大型猪场627头保育猪和育肥猪相继发生水样腹泻,发病率达95%以上,死亡率为6%.发病猪日龄为6~14周龄,体质量20~40kg,仔猪从保育舍转入育肥舍(采用发酵床饲养)第5天开始出现水样腹泻,采食量减少,逐渐消瘦,感染严重的猪由于腹泻、脱水、心衰而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致病原为猪鞭虫.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我国PEDV流行情况,在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共收集160个场区、908份临床腹泻样品,采用qPCR方法进行PEDV抗原检测,并选取部分病料进行了S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同时分离获得了两株GⅡ群流行毒株,并对其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EDV病料阳性率为50.7%(460/908),猪场阳性率为68.8%(110/160)。可见,在临床出现腹泻症状的猪中,有很大部分是由PEDV引起的;对S基因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流行的PEDV主要为GⅡ群,占比为90.3%(65/72),而GⅠ群呈现零星发病,占比为9.7%(7/72);成功分离获得两株GⅡ群流行毒株,两者均对3~4月龄的育肥猪有致病力,口服后,33%~67%猪可出现腹泻,实验猪100%感染并持续排毒,最长排毒时间可达攻毒后13 d。对PEDV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和致病力进行的研究为疫病防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韩俊环  王会先  马留峰 《科技信息》2007,(22):248-248,254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这里夏季气温不继升高原因,再加上部分养猪户的盲目增加填圈数量,和一些不正确的饲养技术,使得夏季猪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最为明显的就是猪的"无名高热病"也就是当前定性为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同时猪的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也呈上升趋势。使夏季猪病产生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和变化,给广大养猪专业户构成了威胁,也为兽医人员对猪病的诊断、防治增加了一些困难。为了使大家在今后治疗及预防这些疾病时有所区分与注意。下面我们就这几种常发病,给大家一一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 豚鼠球虫病的研究 1.临床病理学观察武藤健等作者做了豚鼠自然和实验性球虫病的临床病理学和寄生虫学研究。在1968年购入的11244只Hartley豚鼠中,有410只(3.6%)因球虫病发生腹泻。春秋发病率高,死亡率为14.4%。尤其在春季出现大量致死性病例。实验诱发的球虫病临床症状为腹泻、脱水、消瘦和死亡。腹泻见于所有动物,始于感染后第11天,持续1—5天。出现腹泻后摄食,饮水明显减少,进而厌食,脱水、体  相似文献   

14.
<正> 脑胞内原虫病是由脑胞内原虫引起的慢性、隐性原虫性疾病。据国外报道小鼠、大鼠、豚鼠、猫、齁鼱、兔、狗、猪、羊、猴等多种哺乳动物出现过脑胞内原虫的自然感染。国内仅见家兔脑胞内原虫病报告,我们在1985年初的工作中遇到Wistar大鼠脑胞内原虫感染的病例,简报如下。自我院实验动物场领取Wistar大鼠128只,体重150—200克,雌雄兼有。临床观察:发育营养良好,未见偏颈、歪头、前后肢麻痹、震颤旋转运动等神经症和其它异常现象。大体解剖:脑、脊髓、肾、肝、脾等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闽西地区18个猪场送检猪血清进行BVD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同时检测这些猪血清的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BVDV的感染比较严重,血清阳性率为28.6%,猪场阳性率达到94.4%。种猪、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的BVDV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8.5%、17.3%、2.1%、27.4%,种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长猪。BVDV抗体与猪瘟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猪瘟抗体阳性猪群中的BVDV感染率较高,某些猪瘟抗体阴性猪群中也发现BVDV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扼要地评述了我们对猪抗勾体病的初步培育计划。有抵抗力的公、母猪配种出生的后代,其阳性的百分比极低(2.2%);由易感的公、母猪配种出生的后代,其阳性的百分比则很高(67.1%)。在有抵抗力的猪群中,勾端螺旋体属抗体的效价低(1:100——1:200),而在易感猪群中则很高(高达1比12800)。对勾体病抵抗力的遗传率(h~2)为0.20——0.21。也分析了母猪对勾体病的抵抗力和经济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78年,我场有两个生产队的猪,先后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热性病,其临床症状很像流感,但按流感治疗无效。因此我们进行了诊断,治疗方面的探讨,其结果如下: (一)发病及流行情况: 78年9月场直菜队50公斤左右育肥猪群中3-4天内发病16头,病猪占发病群的50%以上。病后第16天死亡7头,死亡率为43%。 78年11月份二分场十一连20-40公斤重的育肥猪,数天内发病35头,病猪达发病群的50%以上。发病5-6天死亡12头,死亡率为34%。 (二)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到40.0—41.5℃,食钦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喜卧,粪便干固,  相似文献   

18.
经多年的兽医临床,在我县发现一个“新”的猪病。该猪病,据东北农业大学史言教授说:“成书上未有独立记载。”其主要特征是:发热、出血、下痢、尿毒症。为研究“新”猪病,曾用过多种药物试治,均无疗效。后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践,终于对它有了认识和了解,选用调整代谢药物和激素药物进行试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愈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龙岩市养猪生产发展迅猛,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饲养“杜长大”瘦肉型商品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过程中,许多专业户反映:瘦肉型猪难养。为了摸清原因,我们通过对市部分猪场作了调查,发现瘦肉型猪难养的主要关键之一就是仔猪培育难,仔猪死亡率高。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仔猪拉稀死亡率高和仔猪压死,冻死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海辉  傅新友 《科技信息》2011,(22):356-356
近几年在我国多个省、市都有发生猪口蹄疫病,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有些属猪水泡病,猪水疱性疹是由猪水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猪的口、鼻、乳腺和蹄部形成水疱性病变,猪口蹄疫是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传染病,以秋末、冬春等寒冷季节多发。上面介绍猪口蹄疫病,现在再介绍一下猪水泡病。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在蹄、鼻、口腔粘膜和母猪的乳头周围皮肤出现水泡。病程10-15天,一般能自愈。病毒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污染的猪舍内可存活2个月以上。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在潮湿天气,特别是猪群密度大,卫生条件差,调运频繁等情况下易发病。发病率高达70%-80%,而病死率很低。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粪便、屠宰生猪的污水及未煮沸的泔水是主要传染源。典型的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在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水泡约有米粒至黄豆大小,数量不等,若有细菌感染,局部化脓,严重的可使蹄壳脱落,病猪趴卧。约有5%-10%病猪的鼻盘、口腔粘膜、齿龈有水泡和溃疡。部分母猪乳房有水泡出现。轻型的少数猪全身症状较轻、传播缓慢、隐性型的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不易发现。猪水泡病与猪口蹄疫病极为相似,症状难于区别。为合理正确地对猪口蹄疫病和水泡病做出鉴别,我们应充分掌握两病的基本知识,便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更好地把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做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