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能量为25keV的氮离子束照射后大肠杆菌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N + 离子照射后细胞总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2)应用差异mRNA表达(DDRT-PCR)技术并与点杂交方法相结合,使用两组引物组合,成功地从E.coli(DH5α)细胞中分离了共计23条差异表达片段:12条基因表达开启(损伤诱导表达),4条表达关闭,6条表达增加,1条表达减少.证明低能离子束诱发E.coli的基因表达变化是明显和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2.
一种优化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白刺盐碱胁迫表达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NA差别显示PCR技术是分离、检测差异基因表达的有力工具 我们研究了存在的可能影响DDRT-PCR研究结果的因素 通过改变DDRT-PCR方法中的引物、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等条件,得到了一种优化的DDRT-PCR技术,运用该项技术研究了白刺盐碱胁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结果发现,运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假阳性率较低,且差别条带较长,多为800bp以上,克服了DDRT-PCR技术中的主要问题,为更广泛地运用该项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18周胎儿脑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脑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对人脑的发育,分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了一个人18周胎儿脑CDNA文库,抽提总mRNA后,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合成cDNA,分有分离柱除去小片段后克隆到λgt10载体中,转染宿主菌C600jfl后文库包装效率为4.6×10^6pfu/μg,cDNA平均郫在于1.2kbp已知序列设计引物,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生长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改进的DDRT—PCR技术,从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中分离和鉴定了盐诱导cDNA序列KDl.KDl核昔酸序列显示,5’—末端是一个含有444个核昔酸的开放阅读框架(ORF),3’—末端是富含AT的非转录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类调渗蛋白和致病相关蛋白相比,分别有63%、34%同源.结果表明,KDl是从大米草中分离出的一个盐诱导新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NSE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研究小鼠前胃癌差异表达基因,探索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反向Northern点杂交、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对其癌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得到5条在小鼠前胃正常对照组织、癌变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筛选后,对其中3个差异条带进行DNA序列测定,有1个与已知基因Tpt1高度同源,2个与同1基因片段AK085193.1高度同源.提示这2个基因与小鼠前胃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硫氧还蛋白系统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系统之一,由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及NADPH组成.硫氧还蛋白是细胞内重要的二硫键还原酶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其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转导过程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心血管疾病中硫氧还蛋白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济宁青山羊大小猾子皮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差异显示PCR(DDRT PCR)技术研究了小猾皮(出生3?d内)和大猾皮(出生30~60?d)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以反Northern点杂交技术快速剔除假阳性条带。从40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组合,其在2种猾子皮中共扩增出482条cDNA片段,其中差异表达条带为52条,占总条带数的10.79%。在所发现的差异条带中有41条为表达“强与弱”的差异带,占总条带数的8.51%;另有11条为表达“有或无”的差异条带,占总条带数的2.28%。说明与小猾皮相比,大猾皮皮肤组织中有8.51%的基因增强或减弱表达,有2.28%的基因启动或关闭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是大猾皮和小猾皮花纹品质差异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大肠杆菌XL1blue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基因,并将目的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pUC18和表达载体pTrcHisC上,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pTrcHisC-TRX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最后利用固定化金属螫合亲和层析技术(IMAC)获得较纯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硫氧还蛋白的功能及其应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美国NI公司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及其在胎儿心率数字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及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Early folliculogenesi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germ cells and somatic cells is a complicated physiological event. Female germ cells are committ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oocytes and finish complete development in the functional units of follicles. Thus there will be great significance in basal research and practices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ovarian cells to reconstitute into follicles in vitro.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12-16 dpc (days post coitum) mouse fetal ovarian cells were respectively isolated using collagenase digestion and cultured in droplets in vitro.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fetal ovarian cells of 12-16 dpc appeared to form multiple cell aggregates and tissue-like pieces in vitro. However, 12-13 dpc ovarian cells failed to form the follicles. 14-15 dpc ovarian cells were competent to form a few follicle-like complexes. Furthermore many small typical follicles were reconstituted from 16 dpc ovarian cells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mouse embryonic ovarian cells were able to form the follicles in vitro. It was a gradual progression for the female germ cells to achieve the ability to induce somatic cells differentiation and reconstitu-tion into follicles, which may directly lead to the success in reorganiz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vary in vitro. 相似文献
14.
TheexpressionofheterologousproteinsinEscherichiacolihasbecomeastandardtech niqueinmolecularbiology .E .coliexpressionsystemshavetheadvantagesofproductioneco nomicsandlogistics .TheseadvantageshavemadeE .coliexpressionsystemapopularchoicefortheproductionof… 相似文献
15.
青岛文昌鱼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昌鱼神经胚cDNA文库进行测序 ,获得含文昌鱼硫氧还蛋白基因全部读框的cDNA序列 ,并演绎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对其可编码蛋白进行了分析预测 ,还与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同种蛋白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该蛋白具有典型的硫氧还蛋白活性部位 ,与脊椎动物硫氧还蛋白的同源性大于无脊椎动物 ,说明作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典型的过渡类型 ,文昌鱼在进化上更接近于脊椎动物 . 相似文献
16.
17.
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植物基因组研究已经由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转向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分离并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发展了多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技术来研究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基因表达状况,掌握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文章对建立在RNA水平上克隆植物未知差异表达基因的几种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技术的原理、技术路线、优缺点及相应的改进方法,并对它们在植物抗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并结合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麻疯树(Jatropha.curcus)干旱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最终从麻疯树叶片中分离出8条干旱胁迫诱导下表达上调的差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和基因信息分析后发现其中4个片段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有较高同源性.对这4个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JcDD-3和JcDD-13分别与1-磷酸-肌醇合成酶(MIPS)基因及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序列有较高同源性;JcDD-16与白杨中度抗旱叶片中提取的表达序列标签(CU230383)核酸序列同源;JcDD-25与植物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型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基因序列同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DDRT-PCR技术分离和克隆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入前胚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是分离、鉴定发育相关基因的关键 ,是克隆动物发育分子机理研究的基础 .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和克隆胚胎材料的获得十分不易 ,使得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均受到较大的限制 .以DDRT -PCR为基础的单胚mRNA差异表达技术的建立 ,为克隆植入前胚胎发育相关基因及哺乳动物克隆胚胎发育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该技术及目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进行综述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