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殖隐语与原始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交际中,需要禁忌避讳的事物复杂多样,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最敏感的忌讳词语莫过于表述生范行为一类的词语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交际中这类与生植有关的事物称谓,几乎都得通过隐喻、暗示等手法,以隐语的身份出现.从古至今,在人类世界各种语言及其所属的众多方言中,都客观地存在着这类生殖隐语.其中一些含蓄凝炼、形象生动者,不仅一直活跃在庶民之四,就是不少语言大师也常采撷它们以渲染作品的生活气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性生直一方面在传宗接代上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晓芳 《科技信息》2007,(20):239-239,260
英语语言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多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英语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本身的输入,而且要进行特色民族文化的导入,使其更好的掌握语言,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入手,从具象思维方式、图腾与性生殖崇拜心理、正统文化意识等三个层面对汉语隐语行话在命名理据中所蕴含的民族隐型文化特征进行了发掘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占平 《科技信息》2009,(4):122-122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渗透于语言的各个要素之中,尤其是词汇这一基本要素。英汉两种语言都分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两个民族在各自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形成了极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颜色词。颜色词作为词汇的一个类别,  相似文献   

5.
曹博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7):112-114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声音。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非语言声音差异颇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大对这些非语言声音的中英对比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其带来的误解,使得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可以保持有效、通畅。  相似文献   

6.
在详实语料的基础上,以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演变现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的途径,阐释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对民族共同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帕尔默首次使用“文化语言学”这一名称,在西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意义。帕尔默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及认知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讨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在语言人类学三大传统及其弊端和认知语言学如何弥补其弊端方面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文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我们要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使网络文化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产生的阐述以及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特征分析,进而论述网络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亚南 《科技资讯》2006,(15):256-256
文明信息是人的生理上特有信息,其在人的生理上构件就是“文化基因”。信息的传递便产生了文献,文献产生后,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这样,图书馆便形成了。本文阐述了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明信息的不断发展促使图书馆的产生,同样,图书馆的存在也是促使文明信息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媒介,即两种物质的博弈论。  相似文献   

10.
伏牛山文化圈地处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展、演变、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伏牛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根源性特征是伏牛山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伏牛山文化是华夏人类、文字、都邑、青铜冶铸、陶瓷、姓氏等之源。  相似文献   

11.
尹伟伦 《科技潮》2011,(6):32-35
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要在物质层面改变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政治报告里,足可见高层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什么叫生态文明?其内涵到底是什么意义?生态文明的历程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什么关系?怎么看待生态恶化、生态资源和绿色GDP?迎接绿色GDP的时代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人类文明的简要历程首先谈谈人类的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第一个文明阶段,它使人类没有保障的衣食住行能够稳定下来。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到今天,我们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一个农耕文化,就形成了一个农业社会。就生态系统而言,这么多物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语用中的身体隐喻词汇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在中西语言化中都属于修辞学的一个范畴,国内很少有人从语用学词汇联想的角度研究这一现象。通过跨化研究语用学中对身体隐语及委婉语的词汇联想展开这一研究,达到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运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敏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215-215
人类创造了科技文明,科技文明又引导着人类的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移动文学”的发展新湖,对文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它是一种后工业时代消费文化的产物,既具有手机短信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文化.近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参与程度作为其重要的标志.科学技术作为理性的主要载体,逐渐地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首先是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发生作用,然后对文化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最后对文化的观念层次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我们应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使之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文明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以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本文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进行探讨.这对中英两大语言的沟通以及两大民族的文化融合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风貌,也传达了其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学、历史、宗教信仰等信息。理解一种语言的习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的文化,从而更好地应用这种语言。本文将从习语的来源入手,分别从历史地理环境、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寓言神话及体育娱乐等几个主要侧面分析英语习语,以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对其进行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智慧,因此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每一种语言的消亡必将导致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知识的消亡,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每一种语言都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的独特表述。因此,任何单独语言的知识都可能成为解答人类未来重大问题的钥匙。每消亡一种语言,我们对理解人类语言结构与功能模式、人类史前史,以及保护世界多样化生态系统的证据都会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一种共存文化,其“申遗”问题由来已久。汉字“申遗”不仅要突破语言文字作为申报主体的限制,同时还要面临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于汉字“申遗”过程的挑战。汉字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仅自身形成了独特的文字文化样态,同时还衍生出许多相关文化样态;不仅促进了造纸术、印刷术等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世界,最终形成了汉字文明体系。然而,在现代文明及新兴科学技术影响下,汉字文化及其许多衍生文化面临发展困境,急需传承保护。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背景下,汉字文明这一人类独特的文明样态的“申遗”问题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研究基于对汉字书写识读及汉字衍生文化发展危机分析的基础上,以汉字文明作为“申遗”主体具体论证“申遗”路径及其可行性,进而阐述汉字文明“申遗”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伟大伴随着人类文明而闪烁着灿烂的光耀。人类创造了文明的丰富内涵而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推动了人类的演进。人类自身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成了互动关系,所以一部人类的创造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色,但语义学家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传统语义学在解释多义词多项意义之间的联系时,虽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其研究局限于语言的内部结构,忽略了其底层的认知机制。认知语义学家认为多义现象的产生和理解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如范畴化、隐喻和转喻机制、概念合成机制等实现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剖析,试图揭示这种语言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