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球车间三台利旧钛合金反应釜,自2006年投用以来,由于腐蚀、磨损等原因造成泄漏,虽经数次修复,效果不佳。针对反应釜现状,从工艺条件、材质、焊接过程细节控制、受力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反应釜对中、钛合金焊接控制、底套改进、加强维护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对反应釜的修复和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1 L、1 000 L单层桨和1 000 L双层桨非光气异氰酸酯热解反应釜的流场和温度场,同时研究了N2吹扫对反应釜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L、1 000 L单层桨间歇热解反应釜流体经三叶搅拌桨加速后均分为上下两个循环区,上循环区平均温度高于下循环区平均温度;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相比,1 000 L双层桨热解反应釜的双层桨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漩涡,且不同搅拌时间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多层桨的引入对热解反应釜温度变化速率无明显影响;N2通气速率从0增加到600 mL/min,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速率由0.180℃/s增加到0.215℃/s,因此N2的通入增加了热解反应釜内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大了釜内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导致温度变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针对氯化反应釜反应失控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和事故类型多而复杂、事故后果严重且难以有效防控的特点,以天津某制药企业为例,通过对氯化生产使用异戊二烯理化特性和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分析,给出灾害模式.针对氯化反应釜反应失控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利用TNT当量法和热辐射模型,分析评估了在氯化反应釜失控,异戊二烯全部挥发的极端状况下的事故后果.通过定量分析事故严重程度,研究氯化反应釜安全联锁装置的配备,能够有效防止氯化反应釜失控,杜绝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基于PLC的间歇式化学反应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间歇式化学反应釜滞后大、时变、非线性、反应机理复杂等特性,结合生产实际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了智能化处理,设计了由PLC和上位计算机构成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生物体的实际免疫行为设计出了实用化的免疫遗传算法 ,利用此算法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有效地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用水热合成反应釜装置可以成功实现对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这是纳米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淮北师范大学开展材料物理课程设计课程的原因.本文介绍水热合成反应釜的特点、使用操作流程、水热反应原理和水热合成反应釜在材料物理专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智 《科技信息》2011,(23):I0134-I0134,I0095
本文完成了以反应釜为对象的单片机温度控制和搅拌速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开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基本实现了对聚合反应釜温度和搅拌速度的自动控制。在对检测到的温度和搅拌速度数据信息处理后,能自动调理到生产所需状态,从而最优避障,实现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CSTR跟踪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生物体的实际免疫行为设计出了实用化的免疫遗传算法,利用此算法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有效地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国内反应釜密封型式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全封闭密封的特点,提出全封闭密封将成为未来解决反应釜轴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生产装置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了影响聚合产品门尼粘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实用的门尼粘度计算公式.为了能很好地描述满釜操作反应釜压力-流量的动态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反应釜压力-流量的自适应动态特性算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PU反应釜生产工艺的需求,设计了PU反应釜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机主电路、自动控制电路、手动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称重电路等设计,以及PLC配套程序设计。PU反应釜控制系统由PLC构成现场级控制器,行使数据采集及控制执行器的功能,执行机构由各种阀门、泵、电机等组成,完成控制动作。该系统已投入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2.
化工领域为保证生产安全,对温度、压强、浓度等工艺指标有严格的要求。连续搅拌反应釜属于典型的化工设备,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和时滞性,传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无法满足其精度要求。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辨识与预测控制的方法。首先根据模糊划分C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模糊隶属度和初始聚类中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遗传算法进一步优化连续搅拌反应釜T-S模糊模型的参数。其次,采用自适应机制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T-S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最后,基于得到的T-S模糊模型,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自适应模糊广义预测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PLC和组态王的聚氨酯树脂(PU)反应釜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软硬件部分的设计,采用工控软件组态王开发人机接口可视化界面(HMI),使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升级简便等特点.生产实践表明,该反应釜监控系统设计正确、运行稳定、实时性强,提高了聚氨酯树脂反应釜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合肥转化和复肥工段反应釜温度PID控制不精确,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实现了反应釜温度的精确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此复合控制方式控制精度在±2.0℃,控制精度更高,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造板厂制胶反应釜的温度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利用夹套内温度,采用模糊多层规则集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热滞后的负影响.实际应用表明,反应釜内反应液温度精度小于0.5℃.  相似文献   

16.
高粘度酸液酸岩反应时流体的流动情况比较复杂,很难用实验手段直接测量。本文采用流体计算力学(CFD)软件FLUENT对高粘度酸液在反应釜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粘度酸液而言,随着转速的增加,壁面速度损失愈加增大。本文得出了转速与壁面速度损失的关系式和转速与壁面速度的关系式,以此两关系式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各转速下壁面速度损失与壁面速度;将模拟结果与地层裂缝联系起来,得到了施工排量与实验装置转速的关系,从而优化实验设计。捕捉到了模拟装置反应釜内部流场的流动细节,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并对反应釜的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时流体的流动情况比较复杂,很难用实验手段直接测量。采用流体计算力学(CFD)软件FLUENT对高黏度酸液在反应釜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黏度酸液而言,随着转速的增加,壁面速度损失愈加增大。得出了转速与壁面速度损失的关系式和转速与壁面速度的关系式,以此两关系式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各转速下壁面速度损失与壁面速度;将模拟结果与地层裂缝联系起来,得到了施工排量与实验装置转速的关系,从而优化实验设计。捕捉到了模拟装置反应釜内部流场的流动细节,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并对反应釜的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N,N1,N2,N3-四(4-甲基苯基磺酰基)季戊四胺的方法:即将季戊四溴与过量15%的对甲苯磺酰胺钠充分研磨混匀后置于反应釜中,再将反应釜密封后放入烘箱中于210 ℃下反应6-8 h,产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9.
袁贵栋  李翠英  刘世宁 《科技信息》2013,(9):409-409,373
在化工领域,大量使用着利用热水(油)进行温度控制的化工反应釜系统,一般需要进行加热、保温、冷却过程。反应釜的工艺过程由热水通过环绕其外部的盘管进行加温和保温,反应完成后由冷水通过盘管进行快速降温,目前这种反应釜的温度控制过程一般由工人根据反应过程进行人工操作。利用PLC进行自动温度测量及控制的化工反应釜系统,可以实现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把工人从危险的操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烟酸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的设计问题.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釜特性不断变化,造成PID控制的困难.结合控制系统的特点,采用了模糊PID控制技术,使PID参数能够根据对象的变化进行适当的参数自整定,解决了烟酸生产中的关键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