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过硫酸钾 -尿素为引发剂 ,span 6 0为乳化剂 ,进行了丙烯酰胺 (AM)的反相微乳液聚合 ,讨论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及聚合温度对于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同时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提高聚合物的溶解速度 ,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高分子量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 )乳液。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92 mol/L ,引发剂浓度0.30%,乳化剂浓度6.94%,油水体积比1.2:1.0(环己烷做分散相),搅拌速率300 r/min,反应温度45℃。采用过硫酸钾-脲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以获得较理想的PA M乳液,Span60和Tween80混合物是聚丙烯酰胺乳液制备的最佳乳化剂。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阳离子度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及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体积比为1∶1.6、乳化剂用量为30%、单体用量为30%、阳离子度为60%即n(AM)∶n(DAC)为2∶3,引发剂用量为0.15%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粘度较大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对产物进行了红外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污泥脱水性能,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绘制了复配乳化刑、丙烯酰胺和环己烷的拟三元相图。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相对粘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得到平均聚合速率Rp正比于[M]^2.29[I]^0.571[E]^-1.180,相对粘均分子质量Mη^—比于[M]^0.268[I]^-0.770[E]-0.953。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问世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反相(负)染色法,特别着重介绍了最新的一种反相染色改进方法—咪唑—锌盐染色法。咪唑—锌盐染色法兼具下面几方面的优点:操作简便、快速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并能检出小分子量肽片段,蛋白质回收率颇为理想,也未对蛋白质发生化学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引发聚合技术,选取合适的光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AM)反相微乳液聚合。用UV光引发AM/水/白油/(Span80+OP-10)体系聚合,所得聚合物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0^6.考察了光引发剂类型及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和聚合时间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光引发合成聚合物的较优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法鉴定出所得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PAM)。  相似文献   

7.
丙烯酰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反相乳液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煤油为油相,Span80和Op10为复配乳化剂,以K2S2O8-Na2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通过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动力学表达式: Rmax∝[I]0.68 [M]1.290[E]0.71,Mη∝[I]-3.66[M]0.640[E]-0.77;聚合表观活化能Ea=41.11 kJ/mol.反应速率-时间曲线上未出现恒速平台,聚合过程不存在恒速期;扫描电镜未观察到反应后乳胶粒径比反应前乳胶粒径有数量级的下降;搅拌速率较低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时间曲线常呈不规则形状,结果不易重复且乳胶粒径较大,这些都证实该聚合反应的成核机理为单体液滴成核.  相似文献   

8.
采用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NaA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通过光引发剂引发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共聚法合成(Amphoteric polyacrylamide,AmPAM),考察精确的单因素实验条件。结果表明:n(AM):n(NaAA):n(DMC)=1:0.63:0.15,单体质量分数32%,引发剂用量0.06%,光照时间2.3h以上,反应温度36℃为最佳实验条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符合AmPAM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关于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并比较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特性粘数及其旋转粘度 ,表明二者之间在质量浓度为(0 0 0 0 6~ 0 0 0 1 0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此规律可用于将实测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旋转粘度转化为其分子量予以表征 ,从而为快速检测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提供了方法 ,同时本实验还考察了聚合物浓度和剪切速率对旋转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一种功能性疏水长链烷基烯丙基氯化铵(RM18)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乳液(AP-AM)。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乳化剂占油相体积分数12.5%,总单体质量分数25%,p H=6~7,起始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利用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和动态流变仪对乳液AP-AM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P-AM乳液平均粒径在100 nm左右,分布集中,乳液稳定,在170 s~(-1)的剪切速率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黏度逐渐下降,最终仍能稳定在93 m Pa·s,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  相似文献   

11.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氨水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采用Span-80类复配乳化剂,以(NH42)S2O8为引发剂,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新型絮凝剂聚丙烯酸铵.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p、H值、单体浓度、油相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了共沉淀和反相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的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在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磁性铁氧化物包覆并形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铁氧化物纳米粒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VSM)和振荡样品磁强计分析(TEM);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进行TEM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和VSM的测试分析。获得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直径约为300nm,饱和磁化度为6.9 emu/g,并且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质。  相似文献   

13.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oly(DAC-A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种类、单体浓度及配比、油水体积比等因素对共聚产物的特性黏度和体系稳定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单体物质的量比为2∶3,油水体积比为1∶1.2,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或高效水溶性引发剂的条件下,得到了溶解迅速且絮凝效果好的产品.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成熟鲜柚皮中提取柚皮苷,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柚皮苷提取条件。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60 min,此工艺条件下所得柚皮苷得率为6.26%。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太子参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声提取太子参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Box-Behnken design (BBD)实验设计方案,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并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太子参皂苷的含量.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后获得的超声提取太子参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为38 min,液料比为16:1 ml/g,超声波功率为280w,优化后太子参皂苷的最大提取率为0.807%.超声提取太子参皂苷的工艺具有收率高、简单快速、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枇杷花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4%,料液比为1∶44(g ∶mL),超声温度为59 ℃,超声时间为38 min.在此条件下,枇杷花黄酮得率为106.422 mg/g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本文介绍了响应面法的基本思想,综述了响应面法在化学工业、生物学、食品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响应面法在结构优化设计、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提到响应面法在车辆动力学中的应用情况,从而认为响应面法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玉米苞叶工业化生产木聚糖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本研究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RSM)对玉米苞叶木聚糖碱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选择碱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玉米苞叶木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3个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苞叶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苞叶木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9.2%(M/V)、提取温度93.0℃、提取时间13.0 h;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提取3批玉米苞叶,获得的木聚糖平均提取率为(15.8±1.2)%(n=3),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回归模型预测提取率(16.0%)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辅助法对地榆根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研究地榆根粒度、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花青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对地榆根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81∶1(m L∶g),功率320 W,时间42.97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地榆根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